“女人結婚後孃家不是家,婆家也不是家”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高高萱萱辰辰


女人結婚後孃家不是家,婆家也不是家的說法,我個人有不同的理解。

孃家是每個女人公主生活開始的地方,也是一輩子中無憂無慮最輕鬆的地方。那裡有給了我們生命的最親最親的親人,無論什麼情況下父母家都是我們心中最溫暖的地方。

無論女人在外邊過得好壞;無論女人長得怎麼樣;無論女人有沒有錢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會嫌棄你,只有父母不會。

當女兒出嫁了,父母老了需要女兒照顧關心的時候,孃家就還是家。

婆家是女人因愛上一個男人走進去的陌生的地方。這裡除了老公之外,可能所有的人都把女人當成外人。要想真正的融入到婆家去,需要多年甚至一半輩子的接觸,能不能真正的成為一家人都不確定。

大多數女人結婚後跟婆家的關係都需要很長時間磨合,在這期間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跟公婆只見拌嘴,家務事有不同的意見都會拉長了了疏遠的距離和時間。時間久了,就讓媳婦有了婆家不是家的感覺。

女人結婚後有了孩子,孩子老公在哪,哪裡就是家。這個家裡的人是陪伴女人大半人生的全部,也是結婚後女人全部精力投入所在。這裡才是女人心中最踏實的家。

一句話,哪裡有真愛有真情哪裡就是家。





靜觀百變


這種說法要是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人人都認同。因為那個時代,男尊女卑,女人地位很低下,說女人就是男人奴隸也不為過。過去流行這樣一句俗語:“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意思是說只要嫁出去的女孩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是收不回來的。你就不是孃家人了,是婆家的人。再回孃家吃住都不方便了。還有句歇後語,“小媳婦捱打又一頓”。意思是說,小媳婦捱打就像天天吃飯那樣多。你就想想那個年代,做個媳婦確實不容易。

當今社會這種說法不成立了。因為現在不是封建社會了,男女平等女人能頂半邊天。現實生活中女人比男人有能力的多的很,女人說了算數的不在少數。當今社會計劃生育計劃的又好,每個家庭一個孩子的多。孩子都養成了很自我,父母圍繞著孩子轉。她們在那個家裡生活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況且當今社會男女比例失調很嚴重男多女少,女人成了香餑餑。處處受人捧愛,誰敢對她們怠慢一點呢?就這樣少有一點不順心的事,動不動就鬧離婚。弄得婆家百依百順,唯恐煮熟的鴨子會飛掉。並不是說沒有不受氣的媳婦了,還是有的那是極少數。如不相信你找你的親朋好友,前後左右鄰居,打聽打聽就知道了。


隨心所欲56417719350


女人結婚後孃家是親戚,對待好的會招待,不然的話就生疏了。結婚到婆家,女主婦還是婆婆,那有讓你在這個家指指點點。這個話題是有點尷尬,也是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