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聯”促“五化” 服務暖民心

——黔西縣110社會聯動中心探索社會治理新機制工作紀實

  1月15日,由省委改革辦主辦的“2019年度貴州省全面深化改革優秀案例評選活動”社會投票階段於當日23點結束。畢節市案例《黔西縣110社會聯動中心“五聯五化”機制著力解決群眾訴求》以777581票位列第一。

  每一票,都凝聚了廣大幹部群眾的真心、真情,也是黔西縣110社會聯動中心服務群眾的點滴寫照。

  2019年初,黔西縣圍繞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依託大數據資源融合共享,在全省率先建成縣級110社會聯動中心,探索建立“五聯五化”體制機制,完善社會治理防控功能,及時有效解決突發事件和群眾緊急救助事項,打通社會治理“最後一公里”,推動縣域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高。

  三級聯手

  群眾訴求受理陣地化

  今年年初,記者走進黔西縣110社會聯動中心。中心工作人員聚精會神,隨時準備接聽群眾來電訴求,確保第一時間通知到涉及部門,及時為群眾辦實事。

  中心綜治科科長黃鵬說:“聯動中心接到報警後,接線員立即根據報警內容快速分析研判,隨後根據屬性通過110社會聯動平臺推送至相關部門的電腦終端及手機APP,網格員接收指令後立即趕到現場,核實相關情況後,第一時間通過文字、圖片及電話等方式,向中心反饋現場情況。待事件處置完畢後,網格員又通過手機APP反饋現場處置情況,並申請辦結。”

  為更好地服務群眾,黔西縣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陣地建設,整合相關部門資源,確保服務群眾有陣地,實現“只進一扇門,解決所有事”的目標。

  建縣級聯動中心。將原綜治中心司法“三中心”等多個指揮系統整合建成縣110社會聯動中心,中心內部建成“烏蒙雲”大數據平臺,系統自動對數據進行清洗、分類和整理,實現部門間信息交換共享,為中心指揮調度提供數據服務和支撐。

  建鄉級綜治中心。將鄉(鎮、街道)7站8所功能整合成黨政綜合辦、經濟發展辦、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等“兩辦一中心”,建成集視頻監控、指揮協調、上下聯動、服務群眾、矛盾化解於一體的鄉級綜治中心。目前,該縣建成鄉(鎮、街道)綜治中心30個。

  建村級服務窗口。合理佈置群眾接待室、矛盾糾紛調解室和視頻監控室,建成簡單實用、功能齊備的村級綜治服務窗口,並通過110社會聯動平臺推送信息的方式完成辦事流程,實現窗口服務“一崗多能”,做到數據跑路、即時辦理。

  數據聯網

  群眾訴求收集多元化

  廣泛收集各方數據,目的是讓群眾享受到“智慧”治理帶來的便利,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黃鵬介紹:“110社會聯動中心,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以部門聯動為主體,以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全覆蓋為基礎,實現了部門聯動聯手處置各類社會問題,運行過程中堅持‘三個三’運行模式。首先是三條路徑發現社會治理問題,其次是老百姓報、網格員‘尋’、大數據‘掃’。”

  大數據“掃”。充分發揮大數據“千里眼”“順風耳”作用,將全縣人、事、地、情、物等信息錄入平臺,並將數據導入“烏蒙雲”系統。同時,整合運用“天網”“雪亮”等工程視頻監控系統及各類社會視頻監控資源,實現對社會問題早發現、早掌握、早處置。

  網格員“巡”。以村為單位,把3至5個村民小組劃分為1個網格。此外,整合駐村幹部、大學生村官等人員擔任網格員,並邀請村民小組長及“五老人員”等擔任網格協管員。各網格員通過巡訪群眾查找問題,及時分析研判後錄入上報並進行初期處置。

  老百姓“報”。建立社會聯動中心110服務熱線,整合公安110、消防119、急救120等各類應急服務電話,與微信、微博、手機APP、短信等聯通融合,集中受理群眾應急訴求。同時,把“雪亮工程”監控探頭按照就近原則接入老百姓“村村通、戶戶用”有線電視機頂盒,下載安裝一鍵報警智能系統,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以適時觀看附近社會治安狀況。

  “沒想到,現在的110這麼貼近民生,哪怕街上的井蓋壞了,我們一個電話打去,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人來處理。”市民葛洪說,“這些越來越快捷、高效的服務方式,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部門聯通

  群眾訴求派送流程化

  說起聯動中心,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實現了部門之間的聯通,緩解了以前各個部門“單打獨鬥”的現狀。

  接線接報、指令簽收、辦理處置、延期申請、辦結反饋的工作流程,也有效地打通部門壁壘,實現聯通共治。

  不僅如此,中心還依託大數據信息系統和科技手段的融合運用,通過 “110平臺”統一接報受理,實現群眾報警、求助、諮詢、投訴“一號通”,並按照“條塊結合”的原則,實行橫到邊、縱到底的處置方法,進一步明確職能部門工作職責,確保在規定時限內處理群眾訴求。

  今年1月,黔西縣水平村張銀文和小孫子因為煤氣中毒昏倒在家。村民撥打報警電話後,110社會聯動中心迅速將任務指令下達到派出所接警員及社區網格員,為中毒者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接到聯動中心指令後,我們就立即出警,同時,帶著120救護車迅速趕到事故發生地,僅10多分鐘我們就把老人帶到縣人民醫院進行搶救,及時挽救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黔西縣水西派出所民警謝張波說。

  水平村支書李理說:“當天,圍觀群眾紛紛表示,‘現在這個110太厲害了,打一個電話,就把所有該聯繫的都聯繫了,太省事了。’他們也對各部門的辦事速度,豎起了大拇指。”

  處置聯動

  群眾訴求回應高效化

  “轉盤人行道有個井蓋損壞,請立即前往處理。”

  2019年10月25日下午,一條指令從黔西縣110社會聯動中心發出。1分鐘後附近網格員到達現場,設立警示標誌,並把井蓋大小、型號等信息反饋至城管局。10分鐘後,城管局車輛載著新井蓋到達現場。15分鐘後,井蓋更換完畢。

  群眾訴求得到及時回應,真正體現誰主管誰負責原則。

  這一切看似簡單的處理過程,前期凝結了各級各部門的處置聯動。為著力解決群眾訴求,該縣110社會聯動中心積極完善縣級協調、鄉級處置、村級調解機制。

  成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把領導小組各涉及部門按照聯動事務的多少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值守單位,統籌全縣開展綜合服務、維護穩定、風險評估、跟蹤督辦等工作。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鄉(鎮、街道)分別建立“1+N”領導模式,在縣社會聯動中心指揮調度下履行治安防控、矛盾調處、網格管理、聯勤聯動等職責,統籌開展綜合治理、維護穩定、風險評估等工作。

  以網格為工作單元,網格員和網格協管員通過走訪巡查、宣傳政策、傾聽群眾訴求等方式,積極化解群眾各類矛盾糾紛。同時,將走訪情況錄入“烏蒙雲”大數據管理平臺,對重大的疑難複雜矛盾糾紛和社會風險,切實摸清實際情況,及時報告鄉級社會聯動中心。截至今年1月,全縣364個村共化解矛盾1265個,解決群眾困難1236個。

  如今,“更細緻、更精準,更符合群眾需要”成了黔西縣不少群眾的共識。

  考評聯貫

  群眾訴求解決長效化

  群眾撥打110反映“煩心事”只是第一步,更關鍵的還在於問題最終是否得到解決。

  而建立完善考核評價、追責問責、群眾評價機制等,則是確保群眾訴求事項能落實落細、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每天,我們都要對已辦結的事項進行回訪,看看是否著實解決了群眾訴求,並形成‘每日綜述’,發送至各級各部門負責人手機上,各事項辦理情況一目瞭然,而且,完成情況還與年終考核掛鉤。”黃鵬說,“對於群眾訴求,我們推行辦結訴求網上評價,定期抽取平臺民意測評數據,對部門在受理、處置、反饋、結案等環節進行分析彙總,將訴求辦結情況通過短信告知群眾,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並作出評價。事情辦得好不好,關鍵還是看群眾滿不滿意。”

  同時,該縣還圍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和“三升三降一滿意”的目標任務,制定社會聯動中心工作考核辦法。

  千舸競航風正時。黔西縣以110社會聯動為根基的綜治中心鞍實步穩,翹首待奔,發揮情報收集精準、預測研判精準、指揮及時精準、處置有效精準的作用,為全縣平安穩定開創新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