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勸江歌媽媽去原諒劉鑫了,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2017年的12月20日,“江歌案”兇手陳世峰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兩年後的同一天,微博話題#劉鑫#和#劉鑫改名#相繼登上熱搜榜。

還記得“江歌案”嗎?

2016年11月3日,中國留學生江歌在日本被劉鑫的前男友陳世峰用匕首殘忍殺害。案件發生前,劉鑫與前男友陳世峰發生矛盾,搬到江歌處與她合租,陳世峰來到江歌和劉鑫的住處糾纏,劉鑫先進了房間,而江歌在門外為了保護劉鑫被陳世峰慘無人道地用刀多處刺傷脖子和胸部,最終因失血過多喪生。其間,劉鑫躲在門內一直沒有開門。

一扇門,隔開了生死,江歌倒下了,而劉鑫卻過得風生水起。


別勸江歌媽媽去原諒劉鑫了,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在江歌遇害1143天后,網友發現,劉鑫已經改名為劉暖曦,其微博id@劉鑫6-6有32萬粉絲,發佈的長文下有5萬多元的打賞,儼然成為一位大V。

微博接到大量用戶投訴,在進行調查和核實後於12月22日封了劉鑫的微博賬號。

江歌媽媽以生命權糾紛起訴劉暖曦(曾用名:劉鑫)的案件終於在2019年10月28日立案成功。

對江歌媽媽來說,她恨的是劉鑫在女兒死後對她後事不聞不問、刻薄辱罵。

有網友評論稱,“江歌媽媽,女兒都走了700多天,你怎麼還不放棄?”


別勸江歌媽媽去原諒劉鑫了,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針不紮在你身上,你感受不到疼。

別再勸江歌媽媽去原諒劉鑫了,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不要去道德綁架江歌媽媽去做個完人,她不是。

她只是一個痛苦的,失去唯一女兒的媽媽。

她只是一個可憐的,要為死去女兒討回公道的媽媽。

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讓江歌媽媽去選擇原諒,因為我們不是她。

她有不原諒的權利,畢竟她只是一個普通的母親,而我們無權苛責。

用悲憫的姿態勸人放下仇恨才是真正的殘忍


別勸江歌媽媽去原諒劉鑫了,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有一部電影韓國叫《密陽》。

講的是一箇中年喪夫的女人,一個人帶著兒子,來到一個叫密陽地方。她打算和兒子開始新的生活,卻沒想到唯一的兒子被人殺害了。

痛不欲生的她,開始信教。

教眾們紛紛勸導她,要學會寬恕,要學會原諒。

她每天做禱告、唸經,真得覺得自己能原諒那個罪犯了。

直到有一天,她去監獄看那個殺害她兒子的兇手。

那個兇手告訴她,早在她原諒他之前,他就已經得到了上帝的諒解。

那個女人憤怒地衝出監獄,她瘋了一樣開始報復行動。

她還沒有原諒他,上帝憑什麼原諒他?憑什麼?

是啊,憑什麼?

憑什麼壞人做了壞事,只要放下屠刀就能成佛?

憑什麼受害者就要大度地去原諒?

憑什麼受害者就不能堅持?


別勸江歌媽媽去原諒劉鑫了,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什麼是原諒?

原諒(forgive)一詞,在韋伯斯特字典中給出的定義是:停止對(冒犯者)的不滿,放棄對(侮辱)的憤怒,或放棄要求補償來作為代價。

這是對壞人的寬容,卻也是對受害者的苛責。

因為,有一些創傷,是無法彌補的。

江歌媽媽曾經說過:我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更不是一個完美的受害者媽媽,我有正常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我的文化水平、個人修養、社會地位等等一切註定我處事也不會完美,更不會討得諸多網友的滿意。

獨自把女兒撫養長大,卻要面臨女兒慘死的苦痛,你要她怎麼大度?


別勸江歌媽媽去原諒劉鑫了,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郭德綱在一個採訪中也曾說:“不明任何情況就叫你一定要大度的人,這種人你得離他遠一點,雷劈他都會連累到你。”

有人在知乎提出:為什麼我越來越不喜歡江歌媽媽了呢?

知乎@胖貓咪scofield回答說:“因為江歌媽媽沒辦法滿足你所有關於‘正義’、‘聖人’的人設期望,暴露出了普通媽媽的慾望與世俗。你沒有女兒,也沒有女兒慘死,沒有遇上冷漠無情的現實,人生的世事無常和世界的冷漠還沒能波及到你。江歌和江歌媽媽的遭遇,不過是你刷微博知乎刷到的一個獵奇事件而已,你開始時付出一些關注,然後轉發來抒發一些廉價的同情,當事件發酵時,你突然發現你無法感同身受,發現陳和劉也不是那麼無法理解,你覺得何必呢?坐下來過好生活不也挺好的嗎?為什麼要做那麼多動作呢?一定是作秀吧!你的明天可以繼續過,江歌的遭遇只是一個互聯網上消遣時光的事件而已;而對於江媽來說,她失去了對未來的所有希望,以及未來的經濟來源——這些本來都是寄託在江歌身上的。“

刀沒有刺在你的身上,你感受不到那種疼。

那就不要讓那個被刀傷的人,不喊疼。


你覺得刀刺在身上疼不疼?

肯定特別疼。

那如果是再活生生割下一塊肉呢?


別勸江歌媽媽去原諒劉鑫了,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裡有一個志怪小故事,講了一個食人族“瑪哈沁”的食人紀錄。

說一個遣犯的妻子入山採樵的時候被食人族劫持了,被脫光衣服綁在樹上,左大腿一塊肉被活活割下來。

正在這個時候,在附近牧馬的士兵用鳥槍打山雞,卻誤打中了馬尾,驚了群馬,一下子都跑入山中,士兵們就呼喊著追過來。

食人族以為士兵是來殺他們的,嚇得趕緊放下女人逃走了。

而被士兵們救下來的婦人從此就信了佛。

她對人說:“我信佛並非為自己求福。天下最痛苦的事莫過於臠割凌遲,天下最恐怖的事,莫過於被捆綁等待被臠割。我每一次見到屠宰生靈,就想起自己發生的事,它們的痛苦恐怖肯定跟我一樣。所以不能下嚥,食不甘味。”

如果我們沒有看到前面的故事,只看到她信佛,見不得屠宰,可能會說她善良、有慈悲心,而知道了她的遭遇就會明白,她這是真切的感同身受。


別勸江歌媽媽去原諒劉鑫了,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只在劇情裡見到凌遲,可能會讓人覺得殘忍,但當你真正成了那個待宰的“羔羊”,當那刀子扎進你的身體,割下你的肉來,那痛是實實在在落在了你身上的,你才會明白“凌遲”的痛,你才會如同那個婦人般不忍屠宰生靈。

因為受過了,經歷了,痛了,就懂了。

楊冪在採訪時說:

“我們生活中所擁有的恐慌,絕大多數都是來源於陌生,而大部分不能言說的傷痛,常來自於失去,我們很難了解彼此,或者說感同身受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我們沒有感受過“凌遲”,所以不會明白那份痛。

同樣,我們沒有經歷江歌媽媽經歷的一切,所以,更沒有辦法去體會她在失去唯一女兒後的苦痛與掙扎。


別勸江歌媽媽去原諒劉鑫了,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在電視劇《神鵰俠侶》裡有這樣一幕:一燈大師拖著快到死了的裘千仞,到瑛姑跟前,去祈求原諒。

一燈大師勸瑛姑放下執念,脫離苦海。

相信那時候有許多觀眾坐在電視機前,看著裘千仞苦苦哀求的人,心裡都那麼一刻會動了善念,暗怪瑛姑太執著,為什麼不能原諒他呢?

我們看到的是奄奄一息的裘千仞,而瑛姑記得的卻是那個一掌拍打在她剛出生的孩子的胸口,還發出朗朗笑聲的裘千仞。

不是瑛姑鐵石心腸,不是她不想原諒。

而是那個生生捱了那一掌的被打死的,是她的孩子。

就像江歌媽媽,那個死去的,再不能跟她微笑撒嬌的,是她養育了二十多年的女兒。

我們,又憑什麼要她寬容,要她大度,要她原諒?


別勸江歌媽媽去原諒劉鑫了,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對於江歌媽媽的不放棄不原諒,知乎上有一段評論一針見血:

“因為沒有人能夠替她痛,沒有人能感同身受,所以那些人才會如此地偽善。你可以因為害怕,而見死不救,那麼為你失去性命的那個女孩,你至少要懂得感恩,她已經為你失去了生命,讓家裡父母痛不欲生,你可以做不到正常人一樣去感恩她父母,但是你不該去拿你的生活去刺激她媽媽,而且還語言攻擊……那些說江歌媽媽的,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痛,自己千辛萬苦生下的孩子,小心呵護她長大,是自己的心頭肉,一輩子的寄託,就這樣為一個塑料姐妹兒丟失了性命,劉鑫的所作所為,讓江歌媽媽,覺得她女兒用性命保護的人,確實這樣的不堪,為女兒不平,為女兒不公,有什麼錯……”

有人說,中國式寬容的本質,其實就是慷他人之慨,表面上有一顆寬厚的心,而實際上不過是通過犧牲別人,來成全自己。

讓江歌媽媽去選擇原諒的人,先捫心自問,如果是你,你是否能原諒?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就別再說讓江歌媽媽原諒的話。

因為你不是她。

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資格,去勸她原諒,勸她放棄。

唯願逝者安息,生者擁有改變現實的力量。

#劉鑫微博賬號被封# #劉鑫# #微博# #不完美媽媽# #感同身受# #不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