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我對你的期待更重要,我的孩子

你比我對你的期待更重要,我的孩子

《無聲告白》的封皮上寫著: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本書涵蓋了文化、身份、親子、教育等各方面的話題。小說是一個微型社會,裡面包羅的信息折射出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但作為一位孩子的母親,觸動我更多的是,如何做好母親的角色。

一、以愛之名的控制

《無聲告白》中的女主角莉迪亞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正是這萬千寵愛令其不堪重負。母親瑪麗琳將自己無法實現的“與眾不同”的夢想,全部寄託在女兒身上;而身為教授的父親詹姆斯,看上去功成名就,卻始終處於社會的邊緣,華裔的身份使他不能融入主流社會,不被認同的孤獨感令其將“與他人一樣”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他笨拙地催促女兒多交朋友,寄希望於她與她們融成一片。

父母未竟的夢想,被悄然移植到孩子身上。他們常常冠以“我愛你,我這是為了你好”的理由,讓孩子成為他們夢想的延續,去圓滿他們的遺憾。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很多孩子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包袱。他們身不由己,就像一架沒有自我的機器,一個沒有靈魂的工具,不得不去地滿足父母的渴望。

那些本應有著天真笑容的孩童,揹著沉重的書包,走在上學的路上,走在去上興趣班的路上,作業、輔導課、興趣課,使得他們早已沒有了本該屬於他們那個年紀的快樂。父母一雙雙期待、關注的眼睛,是愛更是壓力。

就像瑪麗琳對女兒說,晚飯前你可以做作業,晚飯後你會看書的,對嗎?莉迪亞看著母親溫柔而堅定的眼神,她溫馴而習慣地說著,是的,媽媽,我會的,媽媽。

瑪麗琳知道的是,莉迪亞很聰明、懂事,酷愛看書,一定能在某個領域有一番成就。然而,她所不知道的是,莉迪亞表面上是個乖乖女,但是叛逆之心早已蠢蠢欲動。

二、作為父母,你是否合格?

莉迪亞太愛她的父母,要不然,她不會假裝喜歡父母送給她的關於科學的書籍、努力地讀書,假裝打電話,造成有很多朋友的合群假象。她無法衝破父母以愛之名的期待,這份愛和期待太沉重,沉重到她已經負擔不起,沉重到她必須以死來獲得最後的解脫。

曾經在豆瓣上,有一個父母皆禍害的小組很出名,據說都是被自己父母迫害的年輕人的聚集地。的確,中國的不合格父母很多,但是在幾千年傳統的以“孝道”為核心的儒家文化道德體系的壓迫下,我們對於不合格的父母這一話題總是避而不提,甚至這個念頭都不敢在心裡多想一下,只要一想,腦子裡面那塊被傳統文化洗腦的地方立即就會響起預警,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影響極大。如果孩子出現了種種問題,你是否也捫心自問:作為父母,你是否合格?

莉迪亞的父母或許從未反思過,作為父母,他們是否合格?瑪麗琳和詹姆斯努力從自己的原生家庭裡掙脫出來,努力地想要衝破社會的偏見,他們獲得了部分的成功。剩下沒有完成的部分變成了焦慮,在潛意識間傳遞給了他們的孩子。

在這個聽話的、乖巧的、愛讀書的莉迪亞身上,他們看到了希望。那是自己的遺憾可以被完成的希望,那是可以出人頭地的希望,那是他們當父母的希望。

然而,他們在那個小小的人兒身上,看到了希望的各種可能,都獨獨忘記了這個希望的載體,這個真真切切的肉身,這個小小的人是個有自己的思想與靈魂的人。

三、你的內心豐盛,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莉迪亞的母親瑪麗琳曾經是個優等生,她一生都想擺脫母親的期待,不屑於像母親那樣把做一個完美的家庭主婦當成理想。她想要成為一名醫生,一名真正的職業女性。當她在大學戀愛並懷孕之後,就不可避免地墮入了一連串的家庭瑣碎生活中。煮飯、帶孩子、照顧丈夫,繼而她被迫中止了她的學業和夢想。

馬德琳心有不甘卻又沒有勇氣去突破。被家務瑣事所消耗,心中充滿了不得志的怨氣。這種積壓一股腦地傾瀉到了孩子的身上。她從來沒想過,只要有心,通過合理的時間和精力管理,她可以繼續她的學業和夢想。她從來沒想過,外界客觀條件的不容許只是一個小小的幫從,她自己意志的不堅定才是真正的主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之前在網上熱傳的鼎鼎有名的埃隆·馬斯克,他被稱為現實版的“鋼鐵俠”,第二個喬布斯。他的成功與他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梅耶·馬斯克60歲全裸出鏡為《時代週刊》健康版拍攝封面,63歲登上《紐約雜誌》封面。

在她的一生中,她未曾屈服過任何困難,不停地與命運做抗爭。一邊帶著3個孩子,一邊繼續自己的模特事業,甚至在孕期完成了碩士的課程。她有著常人不曾有的膽量、氣魄和自信,從來都不限制三個孩子的自由發展,而是鼓勵、支持他們的興趣愛好。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他們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不是強壓硬塞,而是耳濡目染。孩子在父母積極向上、自由平等的環境下長大,自然就會取得更好的成績,獲得更大的幸運。

四、你,瞭解你的孩子嗎?

莉迪亞美麗、溫順、善良、渴望被理解,遺憾的是,最愛她的父母卻最不瞭解她。父母對她噓寒問暖,但他們從不知道莉迪亞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小說裡反覆提到一件小事,無論生日還是節日,莉迪亞的禮物無一例外的都是書籍。

她只喜歡書嗎?並非。和所有青春期愛美的小女孩一樣,她渴望有一條閃閃發光的項鍊。但是,她從來都沒有表達過她內心的想法。她不敢說出來,她習慣地壓抑自己的想法。直到最後,父親在得到別人的建議後,莉迪亞才擁有了那個心心念唸的禮物。

每個孩子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是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會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生。父母對子女的關心,更多的應該是關心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去關心去愛。父母的一廂情願,只會讓孩子難以接受,甚至覺得壓抑。畢竟孩子開心快樂才最重要,不是嗎?

海桑在《給我的孩子》中就指出: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沒能實現的夢想還是我的/ 與你無關,就讓它們與你無關吧。

每個生命個體都渴望活出自己的本色,而不是成為一個模具。

媽媽,我能做我自己嗎?當然能,這是你的人生。因為,你比我對你的期待更重要,我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