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三十而立,而我三十去修行

在2018年的10月份有幸進入到豐玄子先生的企業家同頻會,以前從來都不知道修行是什麼,以為修行是那些看透了世俗的人的事,他們要遁入空門,跟我沒有關係。通過豐玄子先生三天兩夜的企業家同頻會,我真正的認識到了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不是那麼高大上的事情,我們每個人時刻都在修行。修行就是為了讓自己活明白,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意義。而中華傳統文化就是修行的大門,也讓我真正的意識到原來被稱為“國學”的中華傳統文化還可以應用在企業領域,可以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完全顛覆了我以往所有的思維,我的人生每一個節點,豐先生好像都知道,整個三天兩夜都好像是在對我講一樣,原來所有一切都是有規律的。我現在才明白,這個世界根本沒有神,那些能先知先覺的預言家,他只是掌握了規律,按照事物發展的趨勢進行推演而已。這三天兩夜下來讓我五味雜陳,感覺自己這麼多年都白活了。我第一次重視規律,認識到有規律,這是我從不知道天道規律到知道天道規律的第一個階段。

男人三十而立,而我三十去修行

通過這三天兩夜讓我收穫非常大,我以為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了,一下子好像什麼都知道了,原來問題都在這。我覺得自己都看懂看明白了,因為這對我而言太應心了。可就在真正的遇到事情,在與人相處時,那種固有的心智模式馬上就出來了,藏都藏不住,知道的只是知道了而已,和我就是這樣的完全是兩碼事。

去年11月份開始跟在豐先生身邊學習,當時還只是覺得豐先生有點能力,有點本事,想從他這再學點本事。而且他人很不錯,能讓我就這樣跟著他學,至少我人生中還沒有出現過這樣厲害的老師,願意把我真心的帶在身邊。在外面想跟著這麼厲害的老師,沒有個幾十上百萬的,別人怎麼會帶著您呢?所以,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也是我一直渴望的。

跟著豐先生幾個月下來,深深地被豐先生的大德和情懷打動了,他遠比我想像的有德行,比我想像的好。還有跟在他身邊的這一群人,在這裡我特別安心,特別喜悅,成長也特別快。我們每天在一起學習共修,在維度上一門深入精進,在各位領袖的引領下,各位同仁之間相互尊重託舉,沒有攀比。不論你以前是做什麼的,現在什麼身份,什麼背景,有多少財富,多大年齡,我們只比奉獻,比德行,大家相互成就。

男人三十而立,而我三十去修行

剛到豐先生會所的時候,我不太愛說話,但是一說就很多。之前以為自己就是這樣的性格,花了差不多三個多月的時間才看見自己的心智模式。不愛說話是打心理對別人的不稍,目中無人,說的很多是愛表現,愛證明,就是想證明自己比大家都厲害。這就是《素書》中所說的“名不勝實者耗”。

我是什麼樣的人,其實只有自己不知道,所有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只是不說,不想說,或不願意說而已。跟著豐先生的每個人都練就了一雙火眼睛睛,別人是什麼樣的人,一看就明白。以前就是活在別人的眼裡,在乎別人的想法,天天費勁的去裝。就在這樣的狀態下,在這群人中過了三個多月,在一次上完企業家同維會後,跟林賢統老師聊天,因為自己在會上的一個小細節,他啟覺到我了,回答豐先生的問題還要開玩笑,不懂得注重場合,這代表了什麼?目中無人,四個字深深地印入我的心裡,觸動著自己,發現我一點都沒有改變,還是那樣的自我,我頭疼了兩天。從那之後,開始注重自己的行為。我把這個階段稱為我修行的第二個階段,看見真實的自己。

男人三十而立,而我三十去修行

修行更需要踐行

這個階段也只是看見了自己,還沒有真正面對現實的自己。平時愛證明還是愛證明,愛表現還是愛表現,只是收斂了,謹慎了,更怕犯錯誤了。記得有一次,和豐先生在一起聊天,因為自己心智不夠堅定,對未來不確定,沒有看到全局,所以特別糾結。我就問豐先生,我說:先生,我卡了。他直接給我回了一句你卡什麼卡,你就是想自我證明。我說我沒有啊。他說,大家看,是不是想證明自己,我說我真的沒有,我沒有這個感覺啊。他接著說,你這就更嚴重了,愛證明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還不知道。

我那個時候的心吶,簡直崩潰了,委屈啊,心酸啊!怎麼會這個樣子呢?難過了一下午到晚上。到晚上睡覺了還是過不去這個坎,那怎麼辦?我想這樣也辦法啊,我是真的沒有要證明自己啊,只是豐先生他還不瞭解我而已。你豐先生說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我就這樣,怎麼滴?這樣想一想,心裡就舒服了,算是把這個坎過去了。

還別說,在這之後啊,真的再也沒有因為別人說我而糾結過了,我不在乎了,活自己的。但是我沒有頹廢,沒有退縮,我仍然每天在努力精進。天天想著要提高維度,要成長,要活出來。這就進入了第三個階段,接受自己的階段

男人三十而立,而我三十去修行

通過這一次呢,真的是知道自己有很多臭毛病,很自大,愛證明,也接受了這樣的自己了。所以,這個時候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對別人的自大,對別人喜歡錶現喜歡證明就能理解了,從理解慢慢的也就能接受了。這是我的第四個階段,接受別人的階段

接受別人,其實就是允許他這樣。因為自己也這樣啊,還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不這樣呢?以前是不接受自己這樣,也不允許自己這樣,更在乎自己是怎樣的,在乎在他人面前是怎樣的。

接受了之後,對不同的人的不同相處方式就能理解了,從理解他人中就會發現自己原來是多麼的可憐。幸好,我遇見了國學,遇見了豐先生。同時也看到了他人活在痛苦中找不到方向,迷茫、困惑、無助。想起這一切就會淚流滿面,因為這樣的痛苦我都經歷過,我完全能感同身受,特別想讓他們變好,只要他們好,我做什麼都願意。

而自己的身邊,還有多少人都像我以前一樣過著那樣的生活,甚至比我以前過的還要痛苦,每天都在迷茫中掙扎。每個人都很努力,到處學習各種能力,想通過能力和經驗做出點事情來,真的已經不可能了。人生活在自然宇宙中,必須掌握自然的運作規律,就像是宇宙的遊戲規則,只有遵循規律的人才能活的更好。活在自我認為,我覺得,我以為的認知裡,想靠個人能力很難做出什麼成就。只有走在規律的道路上,遵循它,順應它,才能活出我們人生的意義。《素書》中講:“有道則吉,無道則兇。吉者百福所歸,兇者百禍所攻”。“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如此理身理家理國可也。” 這一切,古聖先賢早在幾千年前就總結了。

男人三十而立,而我三十去修行

張良

就《素書》這一本書,張良只是領略了其中一二,就能從一個莽夫變成一個謀士幫助漢高祖劉邦打下天下。我是越學習,越發現老祖宗的智慧浩瀚,非常的浩瀚。這本書把人生所有的一切規律都呈現的非常清楚,人是如何成功的,是如何失敗的,如何從成功到失敗,如何從失敗到成功的,而我人生中所有經歷過的事情,在這本書中都有講到,所以,就越瞭解越覺得自己渺小,內心越臣服,就是這麼一回事。這可能就是我修行的第五個階段,

擁有仁愛之心的階段

這是對天道規律的臣服和敬畏,對人,對萬物的敬畏,在這種敬畏下,自己變得越來越謹慎,越來越臣服。這種虔誠、恭敬、臣服給我帶來了很多力量,讓我很受益,讓我時刻處在喜悅中。這就是我的行修之路,我已經走在這條光明大道上,這一輩子,我只做這一件事,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讓更多人來了解聖賢智慧,活出自由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