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3個月,瑞金援湖北醫療隊員申請了8項專利、遞交39項醫工交叉項目

口罩氣密性不夠有感染隱患怎麼辦?天氣轉熱防護衣又悶又熱怎麼辦?防護頭套容易移位影響操作怎麼辦?日前,剛剛圓滿完成馳援任務的瑞金醫院第四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感染科副研究員項曉剛與隊員們一起向國家專利局遞交了4項專利申請,分別是“一種增加口罩氣密性的裝置”、“一種改良式一次性隔離衣”、“一種新型醫用防護頸套”和“一種新型防護頭罩”,並同步啟動專利轉化工作,希望儘快實現量產,為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同道送去更好的防護裝備。

抗疫3個月,瑞金援湖北醫療隊員申請了8項專利、遞交39項醫工交叉項目
抗疫3個月,瑞金援湖北醫療隊員申請了8項專利、遞交39項醫工交叉項目

在疫情防控中,最為重要的一道防護裝備就是N95口罩,但如果口罩穿戴時的氣密性達不到要求,對於進入傳染源暴露的隔離艙中工作的醫護人員會帶來極大的感染風險。目前所有N95口罩在氣密性方面僅是依靠鼻夾上面附加的一根金屬條,通過調整金屬條與鼻夾的鬆緊度來調節氣密性,較難達到非常好的氣密性要求;而醫護人員不得不通過加大金屬條與鼻樑間的緊度來增加氣密性,鼻樑被金屬條長時間壓迫,很多醫護人員出艙後會出現鼻樑皮膚被壓迫受損的情況,面部皮膚破損將會直接暴露在高濃度的新冠病毒環境中,增加被感染風險。項曉剛設計的這項專利通過在口罩本體邊緣黏膠粘接有彈性體替代現金屬條的方式,即可將彈性體緊貼在面部提高氣密性,也能增大口罩的覆蓋面並避免金屬條對皮膚的損傷,有效解決了口罩氣密性及皮膚損傷的問題。

防護衣是醫護人員在進行新冠患者救治時的保護屏障,但再牢固的防護服遇汗漬浸透後也會顯得“危機四伏”,而且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在沒有空調的情況下,高強度的工作量往往令醫護人員不一會兒就全身溼透。醫療隊員們在實踐中思考,受假衣領外觀設計啟發,設計了一種“脫離衣身,作為獨立設計的新型頸部防護構造”。徐雯莉、沈瀟雲、項曉剛遠程與瑞金醫院臨床醫學院創新工作坊一起,通過感控、結構、材質等多方面的探討,確立了方案的可行性。兩項申請專利產品從一線人員的安全角度出發,不僅提高防護措施的時效性與安全級別,也增加了防護措施的安全性及舒適性,給一線工作人員吃了顆“定心丸”。

抗疫3個月,瑞金援湖北醫療隊員申請了8項專利、遞交39項醫工交叉項目

除口罩、防護服外,防護頭套也是感控的重點,但現在使用的頭套不固定容易移位,影響操作者視線,有時會妨礙近距離操作。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想法和改進,郭穎、項曉剛與創新工作坊一起,針對頭套進行了改良優化。使用磁性頭箍置於頭套內緣,與頭套外緣的磁性軟材料相吸合,從而能夠對頭罩本體進行很好的限位固定,繼而確保操作者通過透明罩的視野不會移位,有效地改善目前防護頭套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佩戴舒適性,同時也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抗疫3個月,瑞金援湖北醫療隊員申請了8項專利、遞交39項醫工交叉項目抗疫3個月,瑞金援湖北醫療隊員申請了8項專利、遞交39項醫工交叉項目

“抗疫戰場上什麼最重要?當然是防護最重要,因為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保護病人。隊員們在開展醫療工作的同時,發現很多當前使用的防護裝備上存在一些可以優化的空間,所以我們就利用工作之餘,把臨床工作中不合理或得不到滿足的設備或流程變成發明創造的方向,針對醫護防護裝備的完善和升級提出了一系列改進和優化方案”項曉剛說。

抗疫3個月,瑞金援湖北醫療隊員申請了8項專利、遞交39項醫工交叉項目

此前,項曉剛已帶領隊員劉瓊、梁曉虹等申報了兩項用於加強醫務人員防護的實用新型專利,分別是“一種面部防壓傷保護組件”和“一種咽拭子取樣防護裝置”,目前兩項專利產品已完成轉化實現批量生產,為一線醫護人員帶來福音。同時,在項曉剛的指導下,隊員們還攜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上海理工大學共同成立的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積極開展醫工交叉合作,共遞交醫工交叉合作課題項目39項,其中12項已入選抗擊疫情一線急需研發項目。

挖掘創新思維,改造目前新冠抗疫一線得不到滿足的醫療條件,一邊救治病人一邊思考,這是瑞金醫院一直以來的習慣。在上海市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中,來自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李慶雲主任醫師,也與他的後方團隊一起,遞交了兩項發明專利,分別是“氣溶膠傳播範圍與軌跡的可視化系統”和“可局部照明並有效避免飛沫傳播的咽拭子”,為今後進一步定量分析氣溶膠的傳播軌跡、傳播範圍和滯空時間和咽拭子採樣提供了更好得保障。

由此,抗疫3個月,瑞金援湖北醫療隊員已累計申請8項專利,遞交39項醫工交叉項目。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呂春璐通訊員:唐文佳編輯:趙旻責任編輯:黃麗娜

抗疫3個月,瑞金援湖北醫療隊員申請了8項專利、遞交39項醫工交叉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