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有一部電影,在各大知名平臺上被譽為“女生成長必看的電影之一”、“單身女性必看Top1”.......

這部經典之作不商業,不浮誇,不華麗。

講述的就是幾對友人看似錯綜複雜其實很普遍的愛情故事,給予觀眾不同的視角去看每一段獨立的愛情,最終讓人去回望自己身邊或者親身經歷的感情。

(順帶一提,明星陣容很強大哦~)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愛上一個人,首先是他對你產生了吸引


電影的開頭很有趣:幼兒園裡的小女孩,紐約高級餐廳裡的白領,日本的時髦女孩,非洲某部落的土著。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每一個角落裡,都有女生在問:

為什麼他沒有給我打電話?為什麼他不來找我?為什麼他突然失去了聯繫?

而女生們最愛的聽的回答就是:“他這樣做只是因為太愛你了”,“也許他害羞”,“也許他自卑”,“也許他不知道怎麼聯絡你”,“相信我,他肯定是喜歡你的”……

由於性別差異和個體特徵,我們無法通過一些細節去定義整體,但我們可以從人性出發。

  • 吸引力法則

吸引定律又稱“吸引力法則”,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它吸引而來。

同頻共振,同質相吸。

這八個字的意思是說:

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同樣性質的東西會因為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

共振會產生同質性,同質性會產生吸引力,吸引力會把這兩個共振體牽扯到一起。

所以,假如共振性沒有改變,則在吸引定律之下,一樣東西將會不斷地持續擴大、成長。

這種成長是自然的,而且是根植於自然法則的三大本質的,所以其威力是如此的強大,以至於沒有任何外力能夠阻擋它。(百度)

《戰國策•齊策三》中有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反觀我們生活中,證實這句話很容易,

每個人都傾向於和自己有共同點的人相處,尤其是在一段可以自主選擇的長期關係中。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男女相處在西方文化中的特點是直接、大方。而中方文化有所不同,我們更崇尚男女有別,含蓄內斂。

就如《詩經》中所言: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詩經•陳風•月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周南·關雎》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鄭風·將仲子》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在21世紀,在逐漸西化中,一些古老,保守的傳統也在時代的變化中轉變。科技不斷進步,我們和他人創造聯接的機會則越來越多,若是你與一個人有緣,不必等,不必患得患失,他會珍惜。


愛情離不開經營


古往今來,愛情貼上了無數純潔,神聖,高尚的標籤,很多人把你愛的那個人當作站在神壇上拯救你的人。

就像《大話西遊》中風靡多年的那句經典臺詞: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的雲彩來娶我。

後面半句話卻沒有宣傳過:

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

生活中很多人的感情也是如此,不管是愛情長跑的結束,還是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讓原本彼此相愛的人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不會經營感情。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認為,人類具有一些先天需求,人的需求越是低級的需求就越基本,越與動物相似;越是高級的需求就越為人類所特有。

同時這些需求都是按照先後順序出現的,當一個人滿足了較低的需求之後,才能出現較高級的需求,即需求層次。

(百度)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從出生起,我們會在人生旅途中收穫親情、友情、愛情。

  1. 親情,我們別無選擇,是上天安排好的,我們能夠在其中首先感知到溫暖和關懷。
  2. 友情,意味著咱們擁有了一個社交圈子,並且建立起了除親人外的另一種聯接。

回想一下,朋友相處中最重要的便是相處的舒適度。俗話說,得投緣。

因人而異,每個人有許多不同條件,比如說要有共同愛好、要開朗、要有趣、要誠實……

但種種條件的背後都圍繞著理解、尊重和欣賞。

3. 愛情,不同於親情和友情的情感,有著不同於世間任何人的親密,是你的另一半。

我的看法是,經營愛情之道,既要有親人般的溫暖和關懷,又要有朋友般的理解、尊重和欣賞。

電影中的Ben 和Janine的愛情 本是一段是從校園走向婚禮的浪漫故事,或許曾經愛過卻不經意間製造了許多令人失望的瞬間,厚積薄發,感情就變質了,而這兩人沒有過多注重過程中的“體驗感”,便匆匆奔向了承諾的殿堂——婚姻。在平凡的生活中,Ben越來越不上心,懷疑婚姻,Janine得不到歸屬感和安全感,漸漸變得神經質和無趣,婚姻成為了他們愛情的墳墓。


真誠與溫暖是真愛之匙


前些日子,網絡熱議的北大學生PUA事件,給予我們沉重的思考:高學術水平和低道德素質共存的人將會給未來社會帶來什麼變化?

時代節奏變快了,人心也慢不下來了。

“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愛一個人。”——木心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獲得他人的愛與贊同。浮世繁華,到最後,每個人的內心會再次追隨那一份返璞歸真的簡單。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我們都是情感建築家,可以輕鬆建立一段關係,但不是人人都是“鎖匠”,很難打開真愛這把鎖。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電影中的Gigi是一個勇敢的女人,她看起來有些急迫和莽撞,也不懂男人心意,以至於她在一開始誤認為她的“愛情顧問”Alex暗戀她。誤會解除後,她直接、坦誠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雖然有些直指Alex痛點,但最後他也明白了愛一個人的那股勁兒。

不管怎樣,萬變不離其宗。真誠是感情信任的基石,溫暖是感情親密的保障。愛自己才能學會愛別人,接納自己,才能散發出光芒,照耀真愛。


隨遇而安,知足常樂


我們無法去把握外在的事事物物,比如機遇,同事,原生家庭,社會環境……

我們一定能駕馭的,是自己的這顆心。

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夠把握自己的內心,他人的評價,他人的行為,他人的生活……都是讓內心不安分的誘惑,因此會懷疑、迷茫、不知所措,或許還有更糟糕的打擊、失敗、一蹶不振。

如果長時間困在那些“孤島”上,你會錯過許多美好和風景。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最後我想說的是:

  • 人生在世便是一場修行,一切來到你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都是在度你,煉你,你要學會去悟,去思考。
  • 珍惜眼前的所有,不抱怨,不頹廢,為手中擁有的而感到由衷的滿足和快樂,人生不會等你停下來的腳步。

為此,我們只有在不斷跌倒中,不停前行。


愛的磕碰:不斷跌倒,不停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