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英談古鎮

英談村坐落在距邢臺市70公里的路羅鎮境內,有著一座靜謐宜人、古韻悠長的百年石寨。相傳,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曾經在此駐紮營盤,召集群英,商議大計,故得名英談。明朝永樂年間,山西一戶路姓家族遷居至此,因誠信經商而家道日盛,成為當時順德府赫赫有名的富家大戶,經過幾百年的建設發展才有了今天的太行遺珠英談村。

邢臺英談古鎮

英談村三面環山,東面臨河,端莊古樸、別有洞天,素有“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美譽。村落靠山而居,依形就勢,高低錯落,層層疊疊,具有典型的太行山區建築風格,遠遠望去,猶如一座精巧緊湊的紅色城堡,是我國北方保存最完好的石寨之一。

邢臺英談古鎮

英談村座落於狹長的“一城四門”之中,雄偉的寨牆寬3米,高低不等,蜿蜒起伏、繞村兩千餘米,宛如一條紅色的彩練綢緞,騰空而舞,據記載,寨牆清代咸豐7年,也就是公元1857年,當時有災民沿路乞討來到英談村,英談先人們仗義疏財、樂善好施,主動搭棚舍粥,災民感動不已便主動為英談建起寨牆和寨門。四個寨門中,東門最有特點也是村民出入的主要通道,獨一無二的內外雙券設計,城內看是大券,城外看是小券,藏經蓄銳,寓意吉祥,厚厚的兩扇寨門各有五塊門板拼接而成。城門大開寓意“五福臨門”,城門閉合則為“十全十美”,在這一開一合之間足以讓我們對古人的智慧敬佩至極。

信步在村落當中,滿眼都是紅褐色的石頭,村內有大小石孔橋36座,還有石樓、石欄、石街、石院。以及隨處可見的石碾、石臼、石磨、石灶,在這一方石頭的世界裡,石頭透著古樸和神秘,石頭也變得溫暖而畫滿年輪。

邢臺英談古鎮

英談村大部分建於明清兩朝。“外看三層樓,近看不是樓,一層一個院,無梯能上樓”這便是村子裡房屋建築的真實寫照,因為山谷空間狹小,房屋多拔高地基、盤山而建,隨坡就勢,高低錯落,以增大建築面積和居住空間,從遠處看房屋高聳,威嚴莊重,腳下是陡峭的十八盤,頭上是狹窄的一線天,令人蔚然生畏。沿著石階步步登高,不用樓梯就可以逐層進入各家宅院。多數院落彼此連通,並且留有隱秘的暗道通往外部,在戰亂動盪的年代,這些密道發揮了重要的軍事意義。

雖然英談村的建築原料以毛石為主,但其結構上的神工天巧、匠心獨運仍然可見一斑,石塊之間凹凸咬合,嚴絲合縫、建築線條筆直剛勁,稜角分明,這也使得英談村和其他太行村落比起來多了幾分富貴和英氣。路氏家族的四大院落,以堂號命名的德和堂、汝霖堂、貴和堂、中和堂,更是體現了英談建築的美輪美奐,講述著英談過往的輝煌和富足。

除了硬朗、粗野的石塊,英談也不失文雅風情。古色古香的門樓氣派莊嚴、雕刻精美,寓意吉祥的鳥獸蟲魚,歷經數百年的風雨剝蝕,仍栩栩如生。宅院裡的窗欞裝飾也十分講究,圖案或繁或簡,或粗獷或圓潤,有波浪形的,有菱形的,有梅花瓣形的,有銅錢眼形的,都是明清官式建築的主流紋理樣式。海棠錦紋,象徵家道富貴,龜背裂紋,寓意益壽延年,精美的紋飾圖案不僅代表了精湛的木雕技藝,更是一種厚重文化的傳承,也是滄桑百年之後,歷史對英談昔日輝煌的銘記和見證。

時光流轉,歲月更遷,英談先人“積善重德孝信天下”的八字組訓流淌在英談人的血液裡,代代傳承。面對貧苦難民他們仗義疏財,面對民族大義他們也義無反顧。日軍侵華戰爭期間,大批英談村民踴躍參軍,守衛家園,這裡也成為國民黨時期河北省政府和冀南銀行總部的所在地,劉伯承、鄧小平等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此居住、指揮全民族統一抗戰。村裡至今還完整保留著八路軍129師的被服廠、造紙廠、印刷廠等歷史舊址。

2007年,英談村被國家建設部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但英談的內涵和厚重遠不止一個稱號那麼簡單。

邢臺英談古鎮

山中無甲子,寒暑不知年。遠離鬧市的喧囂浮躁,時光似乎對英談格外地寬容,溪水潺潺石板鏘鏘,英談先祖用智慧將石頭化為神奇,澤披樸實、孝信的後人初心未改,千百年來英談村靜默安詳,飽經風霜雨雪,依然保留著歲月伊始的原樣風貌,像一曲唱不完的歷史長歌,靜靜的等著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