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廢水吃幹榨淨”,科創板新股金科環境如何領跑水深度處理新賽道?

4月23日,被選為全球水淡化和水再利用項目TOP15開發商的金科環境(688466,SH)即將在科創板上市發行。

金科環境是一家專業從事水深度處理及汙廢水資源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依託公司自主研發的膜通用平臺裝備技術、膜系統應用技術、膜系統運營技術等三大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裝備及技術解決方案、運營服務以及資源化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家對汙水深度處理等領域的愈發重視,以及有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汙水深度處理領域近年來正獲得飛速發展。萬聯證券近日發佈的研報則指出,“十四五”啟動,水處理有望迎來政策推動。新興前沿技術結合政策利好,金科環境的上市,正備受外界關注。

領先水深度處理新賽道

早在2004年就已經成立,並曾獲得北控水務、中國中車戰略入股的金科環境,此次擬公開發行股票2569.00萬股,預計募資7.39億元,其中網上發行732.15萬股。

在兩大知名行業翹楚企業紛紛戰略入股背後,是金科環境亮眼的業績支撐。在2018年~2019年被很多環境企業視為產業寒冬的兩年裡,金科環境的招股書顯示,其2018年、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6696.77萬元、7471.99萬元。而2020年一季度金科環境則預計可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152萬元至6447萬元,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22.21%至132.87%。

實際上,金科環境的業績一直十分搶眼,在所處的飲用水深度處理、市政汙水和工業廢水的深度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水深度處理新賽道上均取得較好的市場地位。

其中,在自來水深度處理領域,金科環境在國內率先實施了納濾膜技術的規模化應用,處理規模超過30萬噸/日,市場佔有率達到36.24%,居國內首位。

在市政汙水深度處理超濾領域,金科環境承接的項目總規模則達到81.50萬噸/日,該細分市場佔有率為16.86%。其承接的應用雙膜法(超濾+納濾/反滲透)將市政和工業園區汙廢水深度處理及再生水回用項目的總規模為19.16萬噸/日,市場佔有率為26.66%。

此外,在長江流域,金科環境在江蘇無錫新城的再生水項目將太湖流域出水水質處理達到地表水準III類標準,日處理規模17萬噸/日。

核心技術打造行業壁壘

值得注意的是,金科環境從一開始就將自身定位於膜裝備及應用商,在膜技術應用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實際上,金科環境所依靠的正是自主研發的膜通用平臺裝備、膜系統應用、膜系統運營這三大核心技術的支撐。

其中,金科環境自主研發的膜通用平臺技術,解決了行業內不同膜廠家的膜元件不能通用互換的行業問題,這填補了國內空白,屬國內首創。金科環境指出,膜通用平臺技術可實現多種超濾膜元件的通用互換、單體設備處理規模大型化,有效降低系統投資和運營成本。

而金科環境研發的膜系統應用技術,則是針對不同進水水質,有效控制膜汙染,提高膜系統處理效率,延長清洗週期;膜系統運營技術(包括水廠雙胞胎–運營管理平臺、膜管家),可以實現汙水處理廠數字化運營和智慧化運行管理。

此外,作為十多年來一直專注於水深度處理及汙廢水資源化領域的企業,在飲用水深度處理領域,金科環境也研發出了自有組合納濾技術,並於國內率先實施了納濾膜技術的規模化應用。

金科環境指出,與傳統工藝相比,納濾技術可以更高效去除水中有毒有害物質,保證供水的生物安全性和化學安全性,並通過適度保留對人體有益的礦物元素,實現飲用水從“安全性階段”到“健康學階段”的進階。

而憑藉這項領先技術和服務,金科環境也在疫情之下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標了“張家港市第三自來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微濾納濾膜系統”項目。這也是國內第二座10萬噸級採用納濾深度處理技術處理微汙染地表水的大型自來水廠項目。實際上,國內首座10萬噸級納濾水廠——張家港市第四水廠擴建工程項目也由金科環境承建。金科環境預計,這兩個項目建成後,業主累計納濾產水規模將達到20萬噸/日。

行業市場廣闊,再生水成新機遇

水深度處理一直是金科環境的核心業務,2018年這一業務營收2.69億元,佔總營收的67%;2019年這一業務營收上升至3.49億元,佔總營收69.09%。而無論是在市政汙水深度處理領域還是在自來水深度處理領域,近年來,對水深度處理的需求都大大提升。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便顯示,近年水處理政策頻出,同時輔之以財政資金配套,表明政府對水環境治理的堅定決心。在市政水處理行業,我國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問題突出,水廠深度處理規模嚴重不足,飲用水深度處理存在廣闊空間;汙水處理方面,排放標準趨嚴,汙水提標改造需求擴大。同時,我國水汙染問題較為嚴重,水體汙染引起地表水喪失使用功能的劣V類水質比例達6.7%,地下水V類水質佔比達15.5%,重金屬及無機鹽超標嚴重,水汙染治理任重而道遠。

對此,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幾家具有為20萬噸/日及以上處理規模的超濾水廠代表性企業之一的金科環境表示,作為專業從事水深度處理及汙廢水資源化的高新技術企業,有望享受行業紅利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金科環境也指出,未來隨著水需求的不斷增長,通過高品質再生水-新生水解決水資源問題會成為新模式。

實際上,《2020年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就提出,在未來規劃中,越來越需要考慮“非常規”水資源。在實現安全處理、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回用水(或再生水)是常規水資源許多用途的可靠替代。

而在實際生活中,也已有不少將城市汙水再生處理後用於飲用水水源補給的案例。其中,美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使用再生水補給地下水,以防止海水入侵和地下水位的下降。

金科環境則先後推出了“PIPP”和“藍色生態園”模式。PIPP,即“政府-工業-投資人”合夥制,在BOT的基礎上利用汙廢水生產高附加值的再生水,並出售給工業企業。而藍色生態園則更進一步,不僅生產再生水,還要把水中其他的汙染物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產品,將廢水“吃幹榨淨”。

金科環境所主導的唐山再生水項目就採用了藍色生態園模式,這一項目也入圍了GWI第十三屆全球水峰會“2019全球水獎Global Water Awards-年度最佳工業水處理項目”,是中國唯一入圍的工業水項目。未來,面對行業市場機遇,金科環境有望繼續深耕,再創佳績。 文/晨曦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