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宦官是如何從皇帝的奴隸走向權利的巔峰的?

桂樹可嘉


宦官這一群體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 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大都設置了宦官。《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最初,宦官一般都是受過宮刑的人。直到西漢時期,宦官都是最為皇帝的奴隸出現的。有人可能會提到趙高,趙高作為宦官在秦二世時期作到了丞相,指鹿為馬,禍亂朝綱,在劉邦逼近咸陽之時又殺死秦二世,另立子嬰為帝,趙高是第一個登上權利巔峰的宦官。他的發跡來源於秦始皇對他的賞識,後恰逢秦始皇病逝,扶蘇又不在身邊,這才矯詔殺扶蘇,輔佐胡亥登上皇位,逐漸掌握朝政。但是,趙高只是個例,因緣際會登上了權利的巔峰。此時,整個宦官群體仍然只是服侍皇帝或後宮的飲食起居。

宦官勢力真正的萌芽是在漢武帝時期,此時漢武帝設置了“中書謁者令”。“中書”即為秘書的意思,“謁者”即為拜謁的人,就是替皇帝作一些跑腿的工作,此時的宦官仍然沒有權利,但正式進入了官僚體系,成為漢帝國國家機器的一部分。

宦官勢力東漢光武帝時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光武帝開始任命宦官作中常侍,此前這一職位一直是由士大夫來擔任的。光武帝時期政權很穩固,宦官沒有掀起什麼風浪來,但這位後來宦官的崛起埋下了伏筆,間接造成了東漢末年的“十常侍之亂”。

宦官勢力真正的崛起在漢安帝時期,漢安帝聽信乳母和宦官的讒言,廢除了太子劉保,貶為濟陰王。漢安帝死後,由於不滿其乳母和其他一些宦官的為非作歹,宦官孫程聯合其他19個宦官發動政變,迎立廢太子劉保為帝,劉保即為後來的漢順帝。由於迎立有功,孫程等19人被封為候。這開啟了宦官封候的先河,此前,即便是權傾朝野的趙高,也只是作到了丞相一職。

到了漢桓帝時期,外戚梁冀專權,桓帝想要誅殺梁冀,卻苦於朝中無人。桓帝找到了宦官單超,命他剿滅梁冀,單超聯合其他四名宦官:左悺,徐璜,具瑗,唐衡持聖旨調兵將梁冀家族誅滅。桓帝大喜,封這五名宦官為候,這就是著名的東漢五候家。此時,宦官正式與皇權相結合,宦官集團作為一種可以和朝中士大夫抗衡的政治勢力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越說政史


古代的宦官能夠擁有權力,主要原因是皇帝給予他們權利的,不可否認,古代無論是權臣,還是後宮或者宦官干政,其主要原因都出於兩個,一個是皇帝主動信任並給予權利,另一個是皇帝不堪重任,被奪了權或被幹擾決策。


宦官被皇帝信任

最早的閹人,來源於上古時期,部落之間開始爭奪食物與地盤,戰敗投降一方,不好直接殺了,於是想了個辦法,就是把他們閹割了,這樣的閹人沒了精氣神,力氣也小了,只能淪為奴隸,不敢再造次。

也因為這個原因,閹人一直都是當權者比較放心的一群人,尤其在父系氏族社會,閹人既沒有傳宗接代的能力,武力也低,自然對主人沒有任何威脅,於是後來統治者越來越多使用閹人作為伺候在身邊的人,閹人對主子的忠誠度也是一直被認可的,因為他們已經沒有自己的家,成了無根浮萍,只能依靠主人。


在五代十國時期,南漢有個皇帝叫劉鋹,他是個信任宦官的極端主義者。劉鋹在位時,大臣們幾乎都是宦官,當時甚至有“想當官就必須做閹人”的極端說法,劉鋹時期也被後人成為“太監王朝”。


宦官合法干政

宦官有時會被皇帝任用,有合法地處理國事的權利。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皇帝感到外部壓力過大,就是權臣太膨脹,勢力已經達到讓皇帝有了壓迫感的地步,皇帝就會用宦官來分擔部分權利,進行平衡,宦官被皇帝視為自己的黨派,把權利給了他們,也就相當於自己收了回來;二是皇帝自己內部的問題,皇帝不勤於政,出現懶惰昏庸的情況時,也會藉著給宦官權利干政,來實現偷懶的目的。

我們來看一個典型的案例:明朝時期,內閣首輔和司禮監太監將丞相的權利一分為二(即丞相權利太大,皇帝用宦官分權);內閣有“擬票”權,就是提建議寫奏摺的權利,司禮監有“批紅”權,就是代替皇帝批奏摺的權利。最初的目的是皇帝監督和做最後決策,這樣內閣和司禮監形成了相互監督的模式,也就是丞相一職不但被分權了,還能變成相互監督的兩個部門,皇帝還能從中偷點懶,這招簡直就是妙啊!


宦官也有上進心

幾千年來,宦官都被人看不起,在家不是好男兒,在宮只是好奴才,在前朝受官員指責嘲笑,在後宮受妃嬪使喚不屑,如果有一天宦官有了大權,可以掌握他人生死,甚至影響國策,他能不好好把握嗎?

於是有一天,趙高發現,“秦二世好喜歡我呀!”,“秦二世太好忽悠了!”,“媽媽說不想成為權臣的宦官不是好太監!”於是,趙高開始弄權了,開始指鹿為馬了,開始壓榨百姓了。

於是有一天,魏忠賢發現,“明熹宗寧願玩木頭都不玩奏摺!”,“咱家這麼可愛果然受明熹宗信任!”,“他不行使皇權,那咱家就替他過過皇帝癮吧!”於是魏忠賢被稱為“九千九百歲”,不跟他站一隊的,他就越權殺殺殺。


宦官禍亂朝廷

我們看看,皇帝信任宦官是什麼原因?其一,因為他是宦官;其二,因為他把“朕”伺候得舒服,對了,他還認字,能幫“朕”批紅!

再看看皇帝信任的大臣:一,這人是“朕”的老丈人/舅舅/兄弟……;二,這人雖然迂腐/魯莽……但他忠心/賢德/聰明/有學識/愛民如子……

皇帝信任宦官基本上是不太需要硬性條件的,全靠主僕感情支撐!一旦宦官有了強烈的“上進心”,皇帝又恰好用昏聵無能和當下的制度給他鋪了路,那麼手握權利的宦官還會顧及多少主僕情誼呢?

自古權利蒙人眼,有這麼好的條件擺在眼前,宦官肯定要好好爭取一下。權利越大越好,最好能接近皇權,皇帝越昏庸越好,最好啥事不管,還對咱家信任有加,大臣越膽怯越好,最好龜縮起來,不敢反對咱家任何一句話一個決策!

結語

人類對於自由的嚮往是本能,對於權利的追逐是本性,宦官也是普通人;越壓制到谷底,反彈起來力量就越是驚人,在周圍都是體面人的環境下,宦官已經被所有人壓在身下,沒有比他們更低微的人了。所以古往今來,宦官要麼默默無聞做著安分守己的太監,要麼也要在權利場上瘋狂地力爭一番,心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


月上歷史


中國歷史上,宦官亂政最嚴重的朝代有三個,即漢朝、唐朝和明朝。

但並不是說其他朝代就沒有宦官亂政現象,實際上這幾乎是每一個朝代都有的情況,而宦官這一群體之所以能亂政,主要還是為了平衡“君權”與其他權力。

這一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宦官所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


科舉之前,平衡君權與世家大族之爭

在科舉制度形成之前,職官的任免等權力雖然在名義上是屬於皇帝的,但實際上是被世家大族所掌控。

在先秦時期,貴族與平民之間的地位非常鮮明,所有官職基本上都被貴族階層壟斷。當然,平民也可以擔任一些像“帝師”一類的角色,但也得是“士”階層中比較優秀的人,數量極少。

因為即使在“士”階層裡,真正優秀的人也是貴族居多。

而當秦代設置了“博士”這一官職之後,“帝師”一類的角色徹底消失了,所以這一階段開始,官職開始完全由貴族壟斷。


即使是在平民當了皇帝的漢朝,察舉制、徵辟制以及後來出現的“九品中正制”等形式下,世家大族真正掌控著職官的任免。

雖然這些勢力沒有直接任免職官的權力,但他們有舉薦人才的權力,而朝廷任用官職的人選就是從這些舉薦人才中選用的。

所以,很多職官在最開始就帶有著立場,他們背後代表著不同的世家大族。

那麼,久而久之,整個封建社會中的大小官吏都有著世家大族的背景,那麼他們在朝堂上的底氣就很足了。

比如三國時期的袁紹一家,汝南袁氏為什麼那麼出名?就是因為“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他們登高一呼,全國各地都有人響應。

這對君權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威脅。


從這個過程就能看到,朝代初建到王朝末期,雙方博弈下君權其實是不佔優勢的,君權的地位會被影響力越來越大的世家大族所衝擊。

所以,宦官亂政現象都是出現在王朝中後期,初期一般是不會出現的。

君權必須找一個盟友,一同來對抗世家大族,這個盟友就是“宦官”。

在這一點上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宦官”往往和外戚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世族。

這兩方勢力都有共同的特點,即對於皇帝有極高的忠誠度,“外戚”只有支持現有君主,才能保持自己“外戚”的身份;宦官只有和皇權聯合,才能保證自己的地位。


這兩方勢力因此也被皇權極度信任,甚至不斷放權,用它們來奪取世族手中的權力。

科舉之後,平衡君權與朝堂上的朋黨之爭

世族的沒落是從科舉開始的,職官選用的方式出現了根本性變革,世家大族不再掌控人才選拔的權力,自然就會被其他勢力所取代。

之前說過,世族之所以能有那麼大勢力,就是因為手握著很多官職的人才選用,如果這個權力被收回,那麼“門生故吏遍天下”的現象就不會再出現了。

科舉就是完成了這樣一個結果。

所以,自唐代科舉完善之後,世族衰落,寒族興起,朝堂上幾乎見不到世族與君權的鬥爭了。


而這時候的鬥爭就變成了君權與黨爭。

“黨爭”雖然在朝堂內部分為幾派,但實際上是不考慮君權的情況的。它們的數目一定要大於一,否則就會被君權所瓦解。

所以,各方“朋黨”之間爭歸爭,但面對君權的時候也是一致對外。

這些結黨的理由五花八門,有“同科”,也有共同理念,還有同一地域,總之結黨肯定是有共同的利益,標準根據利益變化。

如果對這些人不加以分化和節制,那麼顯然“朋黨”將成為又一個世族,最終會架空皇權。

所以,君權用寒族對於職官的渴望,瓦解了世族的統治;又為他們樹立起另一個敵人,也就是宦官。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君權和宦官的聯合,是一起合作,共同面對世族;而這次君權與宦官的聯合,是一個隱於幕後,另一個成為標靶。

如果沒有宦官來作為朋黨與君權之間的緩衝,二者勢必會出現直接衝突;但是有了宦官的加入,朋黨有了攻擊的對象,皇權有了表態的對象。

二者的博弈就顯得大有餘地了。

所以,宦官的地位在每一朝每一代都非常重要,越是到王朝中後期,宦官的權力也就越大。


從實際情況來說,與其說宦官是從君權手中獲得權力,不如說是隨著與君權對抗的世族、朋黨等勢力的增長而增長的。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