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黃昏日落時》,當愛情與婚姻碰撞,如何選擇?

《愛在日落黃昏時》是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愛的三部曲”的第二部,故事延續第一部的拍攝手法,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設計,也沒有豪華的故事背景,更沒有高科技的情景設置,只有兩位主角在巴黎的街頭巷尾閒逛、聊天。

《愛在黃昏日落時》,當愛情與婚姻碰撞,如何選擇?


傑西已成為一名暢銷書的作家,塞琳娜為一家世界環保組織工作。傑西根據他與塞琳娜在維也納一天的經歷寫了一本書。他把歐洲宣傳的最後一站設在巴黎,希望能在巴黎見到賽琳娜。心有所想,必有所應。當傑西在書店裡看到賽琳娜時,夢想成真後喜悅和平靜的表情是如此真實。而塞琳娜淡定地站在那兒一如往昔。此時的傑西已變成一位蓄著鬍子的已婚男性,而塞琳娜滿臉的膠原蛋白已流失,皺紋已爬上額頭。如九年後的我們,現實很殘酷,當青春不再時,還能擁有一段傾心不已的愛情嗎?

村上春樹說:“對於相愛的人來說,對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愛在黃昏日落時》,當愛情與婚姻碰撞,如何選擇?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愛情與婚姻的現實意義:

一、時間和距離從來不是愛情的殺手,傾聽是愛的保鮮劑

傑西和塞琳娜從莎士比亞書店出來漫步在巴黎的街頭,邊走邊聊。塞琳娜試探問:“在我們出發前,我得問你,那年十二月,你去維也納了嗎?我必須要知道,這對我很重要!”塞琳娜想要確認傑西是否真正愛過自己。傑西開始試圖否認他去維也納,可聽到塞琳娜解釋是因為祖母的去世沒有去,傑西承認去了維也納,並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留下她的聯繫方式。這裡導演用女性的視角來敘述。影片中,塞琳娜說:“我很高興你這麼說,因為我是說,我覺得自己很沒用,因為我從來不能這麼灑脫,人們只是隨意留情,甚至即使是認真的感情,人們也會分手,然後忘記,就像換另一個牌子的麥片一樣簡單”,塞琳娜說出現代女性的情感困惑,而傑西做出的回應是本片的高潮。塞琳娜沒有愛錯人,他們對待感情的態度是如此一致。維也納的一夜是他們理智而謹慎的選擇。這份愛沒有隨著時間的流失而遺忘。相反,經過九年的沉澱,他們的感情越來越深。維也納的失約是他們的痛苦,留下遺憾。九年後他們不想錯過在巴黎的重逢。為了陪塞琳娜多呆一會兒,傑西一直推遲去飛機場的時間。

《愛在黃昏日落時》,當愛情與婚姻碰撞,如何選擇?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他們之間有聊不完的話,聊他們對政治制度的看法,對人生的感悟,對衰老的表達,對簡單幸福的理解,以及對人生慾望的詮釋,真實又平凡像極了現實中的情侶,時而一方傾聽,時而兩人爭執,不會因為對方傻氣或者認真,另一方做一個批評家。

《愛在黃昏日落時》,當愛情與婚姻碰撞,如何選擇?


愛就是傾聽,因為有相同的興趣,相同的價值觀,九年的分別讓他們沒有一絲距離感。我還是那個喜歡聽你說話的人,即使是廢話和傻話都覺得有趣。原來時間和距離從來都不是愛情的殺手。

二、三種不同的婚姻狀況

九年前,他們因為意外沒能走到一起,傑西在失望之下草草結婚。他也想過就這樣將就一輩子,可婚後傑西的生活並不幸福,對婚姻多次努力到最後徹底失望,將注意力轉移到寫作中,沉浸在回憶裡,用所有的感情描述那天發生的故事。如果他不是深愛,他怎麼能把那一天的故事寫成一本書。用那一天的美好慰藉九年婚姻生活的不幸。正如傑西在影片中對塞琳娜說:“我的生活每時每刻全像是地獄,我唯一的快樂就是跟我兒子出去,我沒法用她想要的方式愛她,我甚至根本看不到我們的未來,但當我看到我的小兒子,坐在桌子對面,我就覺得我願意承受一切折磨,只要能跟他一起渡過,他生命中的每一刻,我一刻也不缺,但是我的家裡沒有歡笑,沒有快樂………愛的意義不僅僅是責任”。

《愛在黃昏日落時》,當愛情與婚姻碰撞,如何選擇?


而塞琳娜的感情生活也不順利,多次戀愛都失敗。她沒辦法跟任何一位男士深層次的交流。影片中塞琳娜對傑西傾訴道:“我的感情生活不太順利,所以我總是裝作,好像我不在意它,但我真得痛不欲生,因為麻木而痛不欲生,我不能感到傷心和興奮,我也不會感到苦澀。”直到她讀了傑西的書,她才明白。塞琳娜說:“直到我讀了你寫的那本書,它讓我想起了,我曾經真正的浪漫過,我對於世界有過多少希望,而我現在已經完全不相信任何愛情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所有的浪漫,都在一夜之間消耗光了。”一番敞開心扉的對話,令熒屏前的我們無比動容。如果時光回到九年前,傑西和塞琳娜如願走入婚姻,不可否認他們會生活比現在幸福。可是電影沒有給我們這個圓滿的結局,因為真實的人生總是留有遺憾,也正是那些遺憾使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如傑西說“我想回憶可以更改,只要你還活著”。愛的意義不僅僅是責任,當愛情與婚姻碰撞時,又該如何選擇:

1、喜歡的婚姻。

很多人認為結婚一定要跟喜歡的人在一起,這樣他們才能幸福。事實上,這種喜歡是單方面的。認為自己瞭解喜歡的人其實並不瞭解。我們常常用自己的感情投射自己的喜歡,說穿了,想象一個符合自己喜好標準的人,這樣我們就很容易忽略對方的缺點,選擇性的盲目,不想面對現實的問題,避免內心的疑慮,最後為這種“喜好”付出代價。這樣的一廂情願喜歡,忽略了現實,很多時侯是盲目的感性行為,當激情冷卻下來,雙方的差異就會全部暴露,這樣的婚姻狀況比比皆是,結局令人唏噓。莫里在《相約星期二》中說:“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


《愛在黃昏日落時》,當愛情與婚姻碰撞,如何選擇?


2、現實中“匹配”的婚姻。一段教育、背景、職業和收入相匹配的婚姻。

很多女性,特別是那些被賦予“剩男、剩女”稱號的婚姻。到了該結婚的年齡找一個各方面年齡差不多的人結婚,滿足現實中人們對“好婚姻”的條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第一層生理需求。將就婚姻就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第一層。相互匹配,生活條件穩定優越。在世人看來,這是一樁美滿的婚姻。在影片中,傑西和妻子的婚姻就是世人眼中的好婚姻。如果傑西和妻子婚姻不是以條件匹配為出發點而以愛為匹配的基礎,我想傑西和塞琳娜的重逢就不會擦出愛的火花。傑西向塞琳娜承認,他的家裡沒有歡笑,沒有快樂,他從來就沒有愛過自己的妻子,而他的妻子長期得不到傑西的愛變得非常冷漠,他們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冷淡而壓抑的。他們只是假裝維繫著婚姻,過著那種人們認為你應該過的好日子。這樣的婚姻對所有人都是傷害,孩子長期在這樣的冷暴力婚姻中成長,他們的性格會變得自卑,極度敏感,對待他人冷漠,缺乏安全感,與他人溝通也會存在障礙。

《愛在黃昏日落時》,當愛情與婚姻碰撞,如何選擇?


3、情投意合,相互欣賞,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的婚姻

聖經有言:“有的時候,人和人的緣份,一面就足夠了”。

電影用現實主義的手法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普通的日常聊天,真實平凡的愛情模樣,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溫暖。以愛為基礎的婚姻是我們人人嚮往的。2000年前有沈復與芸娘情投意合的婚姻,留下了《浮生六記》這樣佳作。今有錢仲書和楊絳相互欣賞、相互支持、相互輝映、相互包容的婚姻成全了兩位文學大家,他們的故事一直被人稱頌,兩人風雨同舟,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才是婚姻中最好的狀態。

如果這世間有信仰,我認為愛是唯一的信仰。跨越山海也要在一起的誓言,不是為了實現某個目標而一起生活。愛是簡單和純粹的。影片中,傑西和塞琳娜經過九年的時光,面容已露滄桑,可是他們之間還是相互吸引。對於美好的婚姻平凡人可遇不可求,好的婚姻不是完人和完人的結合,是理解和珍惜以後的相知相守。婚姻關係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真實理智的看待愛情,讀懂婚姻背後的需求,願我們都有一段幸福的婚姻。


《愛在黃昏日落時》,當愛情與婚姻碰撞,如何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