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轉讓中其關係人盡調詳解2

債權轉讓中其關係人盡調詳解2

本篇文章接上一篇內容:債權轉讓中其關係人盡調詳解1。

上一篇文章講到訪談不良資產關係人中的債務人情況

1. 債務人的社會關係

通過和各個關係人的訪談,盡調人員可以勾勒出債務人的基本輪廓,這個基本輪廓同時也是債務人社會關係的反射。通過對債務人以及相關人員社會關係的分析,可以鎖定下一步盡調需重點走訪的關係人。

債務人以及相關人員社會關係網中,除了其家人、親屬以及朋友外,還包括與其有業務往來的人、公司員工以及公司同事。在鎖定訪談對象時,可以選擇對債務企業存有敵意的人,比如被債務企業辭退的員工。如果該員工同時又是對公司情況比較瞭解的管理人員,那訪談工作就有可能獲得意外之喜。

2. 相關人員經濟狀況

就不良資產而言,大多數債權所涉債務企業名下都沒有什麼有價值的財產,特別是那些已處於執行階段的債權。在此種情況下,我們應當重點盡調核實債務企業法人、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的經濟狀況。

如果經核實,該類人經濟狀況良好(比如名下擁有房產、車輛以及其他財產或開辦有其他企業等),則可以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追究這些人的連帶清償責任。

抵押物

不良資產盡調訪談除了圍繞債權人以及債務人展開以外,還可以針對抵押物展開。

如果不良債權上設立了抵押權,與抵押相關的人員也應當列為重點訪談對象。具體而言,包括與該抵押物相關的承辦人員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抵押人、抵押權人,目前的承租人,地產物業管理人等。

在抵押物存在潛在買家的情況下,還要訪談該抵押物的潛在買方。在訪談中要著重關注抵押物的相關信息,包括抵押物是否被查封,抵押物權人相關信息,抵押物是否出租(如已出租,剩餘租期等相關信息),是否有購買意願者(如有,出價是多少)以及其他一些相關信息。

經驗分享

在不良資產盡調實務中,因為關係人與債務人的關係不盡相同,且每一方的立場也不同,所以一定要掌握一定的訪談技巧,才能從他們身上得到真實且有價值的信息。

下面就關係人訪談時的一些技巧與大家做如下分享:

1) 設定恰當的假定身份

盡職調查人員如果和某些關係人直接接觸,部分關係人不予配合的情況下,調查人員可以以客戶的身份對企業進行走訪,瞭解企業的產品和銷售情況,企業經營情況等。

2) 注意受訪人的謊言

有時對債務企業的相關員工進行訪談時,由於立場的不同,可能會存在受訪人對盡調人員說謊的情況。這就需要盡調人員學會識別這其中的真偽。

首先,通過受訪人的神情與言語的流暢程度,可以判斷其是否在說謊。

其次,通過問題的設置,觀察受訪人前後的回答是否存在矛盾。

最後,可以講已經通過盡調了解到的確切信息再向受訪人求證以便,看看是否與已知答案有所出入。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對於案情的介紹,讓受訪人放下戒心,明白整個過程不會波及其自身,卸下防備後才能對盡調人員知無不言。

債權轉讓中其關係人盡調詳解2

3) 對比各方的回應

對於重點關注的問題,如債務人目前的居住地址、其名下財產情況等問題,可以對每一個可能知情的關係人都詢問一遍,看看是否能夠得到統一的結論。如果回答不統一,則可能存在關係人中有人說謊或其所瞭解的已經不是債務人的最新消息的情況。

4) 驗證訪談得到的信息

很多時候受訪的關係人本身並沒有說謊的意願,只是他們所瞭解的情況時間較為久遠,已經無法和現在的真實情況相對應、匹配。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會誤導盡調人員以至於作出錯誤的判斷。所以無論盡調人員從關係人那裡得到什麼樣的信息,都需要通過工商部門等權威機構去驗證信息的真實姓,唯有此,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盡職調查"。

5) 關係人訪談應當貫穿始終

和不良資產盡調的其他手段一樣,關係人訪談也應當貫穿於不良資產的全部階段,從前期籌備階段,到處置清收階段,只要有線索就應當及時與相關人員進行溝通,有時甚至還需要回訪。

6) 格式化的訪談記錄

在與各個關係人訪談之前,就要有一份格式化的訪談模板。同時,也要根據個人關係與債務人的關係進行區分,設置根據個體區別的自由訪談內容。每單個訪談結束後,應當有受訪人及訪談人的簽名,並且記錄訪談時間。在訪談工作結束後,將所有的訪談記錄彙總統一,編輯進工作底稿當中,以便後續再使用時查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