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就登記結婚,未婚夫把存款全給了他父母,這婚結還是不結?

以下文章來源於meiya ,作者meiyayibu

下週就登記結婚,未婚夫把存款全給了他父母,這婚結還是不結?

meiya

愛生活,愛成長,改變就趁現在,成長從心開始。meiya,暢銷書作家,心理諮詢師,已出版《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等書。目前從事心理諮詢行業,專注個人心靈成長。成長,是一個緩慢持續的過程,和我一起,從“心”開始吧。

下週就登記結婚,未婚夫把存款全給了他父母,這婚結還是不結?

1.

對方不帶一分錢進入婚姻,這婚結還是不結?


嶽玲和大剛已經定好了下週五登記結婚,可就在今天,她獲知,大剛將他的八萬元存款全部給老家的父母拿去蓋房了。


真是晴天霹靂!嶽玲又急又氣。


她和大剛戀愛兩年,同居一年,一直以來他們的錢都是各管各的。生活花銷也基本AA制,大剛付房租,她負責生活開銷。


馬上就要結婚了,大剛把存款都給了父母。有考慮過她的感受嗎?


大剛的老家在農村,父母蓋了新房,他們以後頂多過年時候去住住,平常根本就住不上。


他們倆結婚後也會一直在深圳,工作都很穩定,雖然深圳房價太高,他們短期內買不起,但是可以存錢買廣州的房子啊!大剛有八萬,嶽玲有六萬,他們過一兩年就可以在廣州買房。


雖然,還沒有結婚,但是憑什麼大剛他一分錢都沒有,要和自己裸婚?而自己卻要帶著婚前的財產進入婚姻?不公平!


如果自己把存款全給老家的父母他又會有何感受?大剛根本就不在意自己,不考慮自己的感受,甚至就不愛自己。


最讓嶽玲無法接受的是,大剛把所有存款都給父母蓋房,和自己一句商量的話都沒有,實在太不尊重自己了。


嶽玲越想越窩火,覺得這婚沒法結了。


最後,她和大剛大吵了一架,隨後陷入冷戰。


大剛覺得她一點都不懂事,不理解自己,不考慮他父母的需要,父母把他養大也很不容易;嶽玲則覺得大剛不在乎自己,自私又自利。但她又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不懂事,真的太計較了?


錢變成了他們情感的考驗,彼此都通過錢衡量對方對自己的情感。


對嶽玲而言,這錢的事代表著大剛對自己的在意和尊重。對大剛而言,這錢的事代表著嶽玲對自己的理解和對他父母的體諒。


他們從來沒想過,錢會破壞他們兩年多的感情,在此之前他們從來就沒有談過錢的事。


2.

金錢太可愛了,可是我們卻說不出口


近日,日本一家儲蓄軟件公司對該國夫婦的家庭經濟管理進行了一項調查,其中關於夫妻間是否會談及經濟問題的內容,有7成受訪者表示想談卻說不出口。


據報道,在回答“你的夫妻關係間能談錢嗎?”這一問題時,有大約4成的受訪者回答“沒能充分談論”,另外有高達7成的受訪者表示,“想更多地談論這一問題”。


此外,關於“夫妻間吵架的理由”,回答最多的選項為“有關錢的問題”,佔到了45%。


這個調查讓我們看到,夫妻間錢的事,是大事。但是很多夫妻談錢卻說不出來,但生活中又常常因為錢的事情發生爭吵。


錢有多重要,不必多說,大家都知道,有句話說,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婚後生活要涉及到柴米油鹽醬醋茶,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費,一家人的醫療費用……樣樣都需要錢。錢可以給我們帶來物質上的保障和精神上的安全感。


金錢影響著一個人的核心價值。一個人努力賺更多錢,從月入三千到月入三萬的過程也是對自我價值認同和提升的過程。


錢還意味著更多的自由。


張小嫻寫過一篇短文,講自己某一天心情不好,很想馬上離開香港,於是她就預訂了去東京的機票和酒店,她說“那一刻,是我第一次感覺到有錢真好。”“金錢太可愛了,它偶爾可以用來治療沮喪和悲傷。”她嚮往一種“有足夠任性的錢”的幸福。


有錢並不能完全讓你想幹嘛就幹嘛,但是它可以讓你不想幹嘛時有底氣去說“不”。金錢能為人帶來了更多身心的獨立與自由。


錢這麼重要,可為什麼我們在關係中無法開口談錢?


●我們覺得錢是骯髒的,談錢有羞恥感。


在很小的時候,我媽媽就告訴我錢很髒,摸了錢之後要洗手,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謹記母親的教誨,每次摸了錢必定洗手,不洗手就覺得自己手很髒,無法忍受。


其實,所謂的錢髒並不僅僅指錢本身在流通的過程中沾染了很多的病菌,背後還有另一層含義:錢會讓人變骯髒,變壞。


我們的文化和家庭教育賦予金錢太多負面的道德屬性,讓很多人奉行 “金錢是不好的”“金錢是醜惡和骯髒的”“金錢使人墮落” “金錢是萬惡之源”等消極的金錢觀,使得他們的內心信念與現實分裂,造成了內心的衝突和痛苦,導致他們不敢大大方方地談錢,尤其是在關係中,談錢似乎就成了件很羞恥,道德低下的事。


●我們談錢容易引發衝突,而我們害怕衝突,於是迴避談錢。


有句話說,談錢傷感情。很多夫妻、家人在談錢的時候容易引發矛盾、衝突。錢淪為了我們表達情緒的工具,結果談錢就成了吵架,談錢就傷了關係和感情。很多時候,我們也會藉著錢,發洩在關係中的不滿情緒,攻擊對方。


長期以往,“錢”就成了負面情緒的代名詞,成了衝突點,也成了一種條件反射式的迴避。


3.

談錢是一項技術活


談錢是一項技術活,該怎麼談錢呢?


有好幾個讀者曾問我:夫妻之間錢該怎麼管呢?是各管各的,還是合一起管呢?或者我是不是應該讓老公上交工資卡呢?


其實關於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管理金錢的方法。但是談錢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可以參考。


●先了解錢對彼此而言意味著什麼?


一般來說,我們很多人會在關係中把錢和愛,和情感需求、安全感以及信任感聯繫在一起。比如:丈夫在七夕為你發一個520的紅包,這個錢就不僅僅是錢,而是代表著愛。


瞭解錢對各自的意義分別是什麼,當我們說我們在意錢時,真正在意的是什麼?這對於我們談錢很重要。


我在諮詢中,遇到很多妻子很在意錢,但她真正在意的其實是家庭未來的生活與發展的安全與保障。錢對她而言是一種未來的安全感。如果丈夫理解這一點,就不會責怪妻子在錢上的在意和計較。畢竟,家裡面如果兩個人都對錢不在意,這個家庭也很難很好地運作下去。


● 看見並接納彼此對待錢的態度、方式,以及消費觀上的差異。


很多女人會把錢和愛、安全感相連,很多男人則更多的把錢和信任、尊重、尊嚴相連,看到彼此的差異,接納這個差異很重要。


很多夫妻談錢起衝突,往往是因為消費觀有差異,並對這個差異不接納。


有這樣一對夫妻,妻子喜歡貴一些,品質好一些的東西,丈夫喜歡實用的,性價比高的東西。


有一回,他們因為買碗的事情大吵了一架。妻子在一個工藝品店裡買了兩隻漂亮的飯碗,一隻碗要80塊,丈夫氣壞了。丈夫認為妻子太會花錢,不懂得過日子,愛慕虛榮;妻子則認為丈夫摳門、小氣、一副窮酸樣。


他們每次發生衝突並不是因為大家的消費方式有差異,而是因為互相評判,互相看不上,互相蔑視。


其實這些都是評判,都是指責和否定,沒有人喜歡被評判,被否定,如果僅僅看到差異,而不去評判這個差異的好壞,就不容易引發衝突。


接納彼此關於錢上的差異,做到和而不同,我們談錢就不容易吵架。


●不要什麼都涉及到錢所代表的情感需要,很多時候,談錢也可以很實用和理性。


比如,丈夫不願意把工資卡給妻子管理,可能並非不愛妻子,只是他對自己管理金錢、理財能力更有自信,覺得妻子不懂理財而已。


或者丈夫沒有給岳父岳母花錢買東西,也不是對他們不孝順或者有什麼不滿,只是他不懂得買東西,不知道送什麼禮物而已,如果妻子提要求,他很願意配合。


談錢的時候,我們需要澄清很多的“自以為是”,可以更實際和理性地談錢。


●對家庭中有關錢的分工達成一個基本的共識。


比如錢是各管各的,還是合在一起管理?合在一起又是誰管理家裡的財務?各種賬單由誰付,是分開付,還是由一個人付?


我見過有的家庭妻子的收入用於家庭的開銷,丈夫的收入則存起來,用來以後買房、買車和孩子上學用。有的家庭,丈夫負責房貸,妻子則負責家庭的生活開銷,孩子的教育兩個人共同分擔。還有的家庭,妻子決定什麼時候付錢以及平衡收支,丈夫只負責賺錢,以及在花大額金錢時參與決策……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金錢分工,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雙方像一個團隊那樣去共同處理財務問題,提出某個計劃之前,要向對方表達你的需求、想法或者擔憂。


有人說婚姻是兩個股東組成的合作公司,既然是公司,那你想要花多少錢和你想在什麼東西上花錢要和你的合夥人溝通、商量,這其實就是財政預算。心理學家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中寫道:“需要儘量確保預算的達成不是犧牲任何一方而得到的,否則只會積累怨氣。”


文章開頭提到的嶽玲和大剛的案例,雖然他們還沒有結婚,但鑑於他們馬上就要結婚的情況,大剛在做出將”所有存款都給父母蓋房“這個決定前應該和嶽玲溝通,進行商量,談談自己的想法,他和嶽玲之間的衝突極可能就會避免。


●分享你們各自的財務目標以及制定你們共同的財務目標。


戈特曼說:“彼此分享各自的財務目標,尋找你們的相似之處,討論你們的看法。”

“想出一個長遠的能夠幫助你們實現目標的財務計劃,為了確保你們仍然意見一致,要經常(如一年一次)修訂這個計劃。”


貧賤夫妻百事哀,有錢夫妻也不必然幸福。錢不是萬能的,在婚姻中也是如此。《傲慢與偏見》中有句話說:“不談錢的婚姻是愚蠢的,只談錢的婚姻是荒謬的”。


婚姻裡面談錢很重要,但是婚姻裡又不能只談錢,還需要談愛、談責任、談合作共贏、談理解和包容。


我們認認真真地去談錢,是為了我們能更好地在一起,更幸福地生活。


作者簡介:meiya,暢銷書作者,心理諮詢師,四年心理諮詢經驗,已出版《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改變,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等多部作品。諮詢微信:meiyang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