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荊壩往昔

在赤峰,有這麼一處“天險要塞”。它橫亙我國兩省區四旗縣(兩省:內蒙古和河北省,四旗:喀喇沁旗、寧城縣、圍場縣、隆化縣),山高路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屬燕山山脈七老圖嶺餘脈。是赤峰通往承德、北京的交通要道!也是遼河、灤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更是蒙古喀喇沁王進京朝聖的必經之路!而茅荊壩隧道全長6776米,有“關外第一隧”之稱。

茅荊壩往昔


據清《承德府志》卷17載:茅荊壩“四無居民,壩上有連陰寨,秋冬積雪不消。又有一石樑廣丈餘,名閻王鼻,陡臨深澗,險絕無極,輪蹄過此,必留意焉。俗稱‘茅荊大壩’即此”。由此可見,茅荊壩地理位置之險峻自古以來就引人矚目。

茅荊壩名字的由來自古成謎,也許是各路文人墨客對茅荊壩異常喜愛,又或許是茅荊壩命中註定要擁有謎一樣的身份,以此來吸引遊客的注意。無論哪種緣由,最終都是確定命名為“茅荊壩”了。

茅荊壩往昔


乾隆年間:清朝吏部主事李調元路過茅荊壩時,所寫五言詩和所著《出口程記》中稱之為“毛金大嶺”、“毛金壩”、“毛金大梁”;由和珅等撰寫的《欽定熱河志》卷66《山川》條中明確記載茅荊壩,但是寫的是蒙古語名,叫做“察罕陀羅海山”,漢譯為“白首山”。

道光年間:山西學者張穆撰寫的《蒙古遊牧記》中用蒙古語記載,叫做“默沁察罕陀羅海山(又稱默沁達巴罕山)”;親自登臨茅荊壩並留詩的翁牛特旗著名詩人、學者趙玉豐所著《泥蓮書室文集》中作詩《茅荊壩》。

茅荊壩往昔


光緒年間:到內蒙古東四盟巡視的善耆、陳祖墡、吳祿貞、貢桑諾爾布等路過茅荊壩時,留詩文以記之。陳祖墡撰寫《東蒙古紀程》:“四月初一日九時至十一時過毛金壩”,並留《過毛金壩》五言詩一首。吳祿貞撰寫的《東四盟蒙古實紀》中記載:“由熱河至喀喇沁,惟茅荊壩盤道,長八里,寬二密達(米)五十生的(釐米),高一千五百密達以上。”

民國時期:趙爾撰寫的《清史稿·地理志》中記載,其蒙古名稱“卯金插漢拖羅海山”,同音不同字,與《蒙古遊牧記》一致,只是用的漢字不同罷了。

茅荊壩往昔


由此看來,最終確定的名字,應該是參照吳祿貞所記載的茅荊壩。吳祿貞為軍事家,參考價值頗高。而“茅荊壩”的漢名極有可能是由蒙古語“默沁達巴罕山”的諧音借轉而來的。“達巴”或“達巴罕”意為“山嶺”,茅荊壩應是“茅荊達壩”的簡稱。但是因何又曾稱“毛金壩”,這應該是當年旗民百姓的訛稱,或是非正式的音譯。偶爾途徑旗境的文人墨客不知底細,因此也這樣延續下去了。

解放前的茅荊壩地區,偏僻荒涼,許多打家劫舍的亡命之徒於此嘯聚山林,追捕的官兵面對疊疊群山、茫茫林海,一籌莫展,最終徒勞而返。也有為仇者所逼,遁入密林,於此耕田狩獵,終身不再出去。

茅荊壩往昔


茅荊壩奇峰崛起,山路狹窄而崎嶇,彎道頻現,小鬼臉、判官肚子、閻王鼻子,這些地名聽了讓人聞風喪膽、望而生畏。解放後,道路經多次改建,加寬路面、減緩坡度等,路況大為改觀。

說起茅荊壩,不得不提的便是清代皇家獵苑——這木蘭圍場,光聽名字,腦海裡便閃現皇族子弟、王家公子們騎馬涉獵的場面,好一幅英氣逼人的畫面。

據說,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皇帝巡視塞外,於烏拉岱大宴蒙古王公。席間皇帝提出:我朝以武功取天下,而今太平日久,八旗子弟武功日漸廢弛。為江山永固,需要在塞外建一圍場,以供八旗子弟狩獵習武。當皇帝說完之後,蒙古王公個個都心知肚明。於是忍痛割愛,向玄燁奉獻土地,供皇家狩獵之用。茅荊壩屬喀喇沁右翼旗王爺的領地,喀喇沁王又怎敢不獻。據史料記載,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以喀喇沁右旗、翁牛特右旗和敖漢旗所獻之地,建立了木蘭圍場,茅荊壩因此屬皇家獵苑範圍。而此次令王公奉獻土地,實際上也是朝廷削弱蒙古王公實力的手段之一。

茅荊壩往昔


對於此次土地奉獻,當年的喀喇沁王是不甘心的,但是卻敢怒不敢言。多年後貢桑諾爾布王在《古北口道中》一詩中寫道:

山脈崎嶇接古關,峰巒疊繞水回還。

邊疆自昔多雄姿,此地當年屬朵顏。

在另一首《熱河有感》中,這種無奈的情緒則是更加明顯:……東望茅溝西古北……昔日遊牧地,今日避暑園……河水依舊山宛在,令我唏噓回憶數百年之前。

而在當時,清朝108圍中,木蘭圍場72圍,稱為西圍,其它36圍就發生在茅荊壩地區,稱為東圍。康熙、乾隆皇帝在這裡進行過一些大型狩獵活動。現在旺業甸韭菜樓山頂上,時常見到殘瓦碎陶、箭鏃矛頭,據說就是當時皇帝行獵時留下的歷史遺蹟。

茅荊壩往昔


茅荊壩歷史古蹟甚多,除韭菜樓皇家獵苑之外,還有康熙御道和山神廟。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在第三次東巡時,於七月自京師啟行,為了避免傷害山海關外的莊稼,命令取道古北口外。途經茅荊壩時,見山路多歧,秋景入目,感而賦詩:

古木蒼山路不窮,霜林颯沓響秋風。

臨流駐蹕歸營晚,坐看旌旗落日紅。

乾隆皇帝自承德避暑山莊去往盛京,亦曾途經此御道。

歲月滄桑,而今康熙、乾隆走過的御道已湮滅在雜草叢林中,亂樹縱橫,碎石遍地。御道寬約6米,長約十幾裡,沿山峰緩坡盤旋而上,在其平整路段,還印有深深的車轍。喧囂過後是平靜,當年豪華的巡狩場面,消逝在遙遠的歷史時空,留給後人的則是一縷懷古情思。

茅荊壩往昔


民國年間,山神廟改為關帝廟,因較偏僻,坐北朝南,廟前是一片開闊地,雜草離離,廟後雜樹枝柯交錯,陰森蔽天。現在重修的關帝廟設於原廟遺址,為改革開放之後當地居民集資所建,但其規模、設置已不可與當年廟宇同日而語,只是一間小廟而已。

茅荊壩氣勢磅礴,雄渾偉岸。歷史上諸多文人都被它折服。不但自然風光壯美秀麗,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登上山巔,舉目四極,緬懷往昔史實,聞聽古老傳說,吟詠前人佳句華章,令人激情滿懷,心曠神怡。

參考資料:喀喇沁旗文史資料

作者:風瞬作者團—小柒

本文為原創轉載須經作者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