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六大區”,東莞能否完成蛻變?

2017年3月5日的“工作報告”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讓灣區內的人民都沸騰了起來,毫無疑問這是包括廣州、深圳、東莞在內的珠三角核心區11城的巨大發展機會。

打開世界城市發展的地圖我們發現,發展條件最好的、競爭力最強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灣區,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三大灣區了。在全球排名前50的特大城市中,灣區型城市佔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90%以上,而且這些城市中很多都是全球性城市、世界之都。

大灣區+“六大區”,東莞能否完成蛻變?


李克強總理親自吹響的“粵港澳大灣區”號角是國家級戰略,其對標的必定也是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三大灣區,而這些灣區城市不僅是本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發動機,也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增長極,發揮著引領創新、聚集輻射的核心功能。正是從全球座標出發謀劃增創競爭新優勢,不僅強化了港澳地區的“超級聯絡人”地位,而且也將進一步推動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形成。

身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位置的廣州、深圳、佛山以及東莞未來的發展也將是以紐約、東京、舊金山為目標,甚至超越這些城市,但是熟悉珠三角經濟發展的朋友都知道,珠三角經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其南面的港澳與北面的廣東毗鄰灣區城市間的經濟文化整合深度不夠,且灣區東西兩岸城市的發展極其不平衡,東岸強、西岸弱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平衡,將是大灣區發展的制約。

大灣區+“六大區”,東莞能否完成蛻變?


從珠三角區域位置來看,東莞可以說是位於珠三角的核心位置,而且從近幾年東莞經濟發展的數據、人口流入數據以及樓市的發展來看,東莞已然是東岸的一個強二線城市,加上東莞積極探索深莞一體化、廣莞一體化,各種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已經逐步完成對接,未來東莞將在大灣區的發展、融合中起到銜接作用。

東莞的GDP總量已經超越美國拉斯維加斯,這個面積僅僅2500平方公里的普通地級市,也以難以想象的速度一路馳騁。2015年,東莞經濟總量超過965.4億美元,是珠海的三倍,是中山的兩倍。2016年GDP達6827.67億,相當於1個甘肅省、1.7個海南省、2.6個青海省。

為了乘上粵港澳大灣區這班經濟快車和起到應有的作用,2017年4月東莞召開了全市園區統籌片區聯動協調發展工作推進會,將全市劃分為六大片區及14個重點發展先行區。六大片區包括城區片區、松山湖片區、濱海片區、水鄉新城片區、東部產業園片區和東南臨深片區。

大灣區+“六大區”,東莞能否完成蛻變?


東莞市委書記呂業升指出,促進全市均衡協調發展是全局性、戰略性、歷史性的任務。推進園區統籌片區聯動協調發展,核心是統籌,關鍵是聯動,目的是發展。也就是說要整合地域資源,優化區域空間結構,突出區域功能側重,促進區域間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以點帶面,帶動全市經濟發展。

內部自我尋求改變(六大區)和外部國家戰略的推力(大灣區),這種“內外結合”的發展機遇下,東莞經濟將迎來再一次起飛,並且這一次有可能飛的更高,這也給東莞的房產投資打開了新的大門。

房子的價值等於房子周邊國家公共配套的價值總和,這些配套包括學校、醫療、交通、產業和商業。我們把學校和醫療放在前兩位正是體現了其對房產投資的重要性,因為我們知道未來的接盤俠幾乎都是為了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和老人能夠得到更好的醫療環境而接盤的,這也是房產的兩大重要支柱。基於此,東莞的優質學校和優質醫院的佈局也將是我們房產佈局的重要依據。

在新劃分的六大片區中,城區片區(包括南城街道、莞城街道、東城街道、萬江街道、高埗鎮、石碣鎮)有著東莞市最優質的學校、醫院、商業、公園等市政配套設施,該區未來樓市的發展值得我們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