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樑博剛剛好

有一年,那英帶了個小夥去見崔健,對他說:“我給你領了個小夥,他唱搖滾挺不錯。”

崔健是搖滾教父,一年裡要見很多這種愣頭青,往往一上來就舔個沒完,然後繞了一大圈都是想請崔健幫他們宣傳,可崔健一看,他們的歌不行啊,沒那個質量,就沒那個幫他們宣傳的心情。

但看著那英的面子,崔健還是見了這個小夥,預備例行公事,聽他吹一番就結束。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結果,這小夥見面後一句話不說,上來就先抱著吉他先唱了首歌,把崔健搞得的崔健一愣一愣的。

唱完後,崔健聽他唱的不錯,準備誇他幾句,話還沒出口,這小夥直接哭了,稀里嘩啦的。

問他為什麼哭,小夥說,崔健是他偶像,能在他面前唱首歌是他的夢想。

現在夢想實現了,情不由己,先哭為敬。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事後,崔健跟那英說:“這小夥,在新生代歌手中,有種難得的乾淨。”

這個小夥就是梁博,那時他剛拿下中國好聲音的冠軍,是紅極一時的存在。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人狠話不多

當年,他還是大四的學生,穿了一件土氣的綠色T恤,抱了把吉他就去參加比賽了,剛比賽時不太出彩,導師們都不轉身,最後,那英決定賭一把,咬咬牙就轉了。

回頭一看,這不是個高中生嘛,又青澀又靦腆的,正扯著嗓子唱高音,一吼出來就驚豔了,他的高音很獨特,在即將沸騰的時候又能緩一下,不幹燥,讓人聽著很舒服。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到了導師問話環節,眾所周知,這個環節主要是留個選手講故事的,好製造話題性和看點。

但梁博有點憨,問了半天,啥都沒問出來。

楊坤有心想幫下這個孩子,就問他:“你把你的吉他看作你的什麼?”很明顯,這是讓他憶往昔崢嶸歲月,講講他學音樂的感人故事的。

但梁博一句話就把楊坤的幻想封死了——“它是我的戰友”。

楊坤接著問:”沒了嗎?”

“沒了”。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一句沒了,話題終結,隨著這句沒了,他的演出片段也沒了——導演看他沒啥看點,直接把他出場的片段給剪到30秒,變成了一個“插曲”。

梁博的爸媽守在電視前,等他的節目等了半天,剛看到他,一晃就沒了,爸媽就慌了,打電話問他咋回事。

梁博笑著說:“沒事兒,我去參加節目,沒想太遠,就單純想把我這幾年的努力,給四位導師們看一下,我就滿足了。”

不說話,不會說話,從他出道以來,就一直是他如影隨形的一個標籤。

他也沒想著去拿掉它:“說不好,就乾脆不說唄。”

那年的好聲音,梁博成為了最大的一匹黑馬,直衝決賽,並最終拿到了冠軍。

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問他,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梁博拿著話筒,憋了半天,最後說:“有機會真的想讓大家聽到我自己寫的歌。”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聽他這麼說,黑粉就跑到他微博下面嘲諷他,說他年輕氣盛,做不出什麼好作品。

梁博沒有回應,比賽結束,拿了冠軍後,大家原本以為他會趁熱打鐵,接商演接廣告,大撈一把。

結果,他一個人卻一聲不響的跑到了美國去做唱片。

這一舉動,讓大家很是不解,但他性格有股倔勁,認準了的事情就很難改變。

到了美國,他很有信心,因為他帶的樂隊是從大學時就一直陪伴他的,配合很有默契,而專輯的製作人是邁克爾傑克遜曾經的合作伙伴。

梁博與製作人Michael Bearden見面時,身邊的人就跟對方介紹說梁博是中國好聲音的冠軍,Michael Bearden微微一笑,梁博明白,別人根本不在乎他這些名頭,這剛好與梁博的性情相投。

於是,梁博就沒說話,直接把調音設備打開,一口氣把12首小樣都放給製作人聽了,製作人聽完,很滿意。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2014年5月,消失已久的梁博帶著他的專輯回來了,第一件事就是先給那英寄了一張,收到專輯的那英很感動,以前她總擔心太耿直的梁博會被浮躁的浪潮淹沒,但那一刻,她放心了——梁博成熟了。

這張專輯的質量很高,獨特的風格讓聽眾耳目一新,憑藉這張專輯,梁博也完成了前些年在中國好聲音頒獎禮上那句諾言,他做到了。

2019年,梁博參加了《我是唱作人》的錄製,一向被稱為“熱搜絕緣體”的他,卻破天荒的成為了熱議的焦點。

在節目中,梁博的“難聊”不但沒有招來觀眾們的反感,反而為節目貢獻了大量的笑點。

歌手耿直直接到,官方都忍不住下場玩笑的地步,也是實難了。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汪蘇瀧和梁博在一個房間裡等比賽結果,獨處一室,汪蘇瀧想製造點話題聊兩句,他就問梁博:“你怎麼看投票結果。“

梁博頭也不回,撂了一句:“坐著看。”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同期參加比賽的陳意涵與梁博互相欣賞,媒體就想把他們兩個湊成CP來製造八卦話題。

一次採訪中,主持人就問他們對彼此的初次印象和評價如何,臺下已經笑成一片,陳意涵很聰明,直接說:“我覺得博哥很帥。”

輪到梁博,他再次使出絕技,一招“你別想套我話”終結話題。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他對自我的認同一直是歌手這個身份,所以他自覺退出了一切的喧囂與熱鬧,他只願意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把作品做好。

所以,在他剛獲得冠軍的時候,他可以拋下一切,毅然決然的回到大學讀研究生,繼續忍受那種寂寞與辛苦。

“一個人,首先得把自己的第一職業做好,其次,才是其他的東西”。

反觀與他同期在中國好聲音取得名次的選手,一個個都忙著經營自己,有人馬不停蹄地巡演和商演,有人在春晚露臉,有人突入一線,有人代言國際大牌。

大家都腳不沾地,奔忙不休,梁博卻主動選擇放下這一切,選擇了那份清淨。

正如在《非常靜距離》的現場,李靜讓他用與其不如造一個句,他脫口而出:“與其跟你們說話,不如給你們唱歌。”

想說的話都在歌裡,在他的骨子裡透著一種豪氣,彷彿豪傑聚飲,說的最多的那句:“閒言少敘,情意都在酒裡了。”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怎麼舒服怎麼來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這句評價對梁博來說,十分貼切,聽過他歌的人都知道,雖然他唱的是搖滾,但他的歌聲裡,並沒有明顯的感覺到80年代傳統搖滾的那種激烈,叛逆,與憤怒。

更多的是,從他的歌聲裡,人們經常能聽到一種平和或溫柔的東西。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有人曾問過他這個問題。

梁博的回答是:“因為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一個傳統家庭,我的生活很平和,並沒有經歷過那種很激烈的東西,我沒有必要去為了憤怒而憤怒,讓自己假裝出那樣一種姿態是很難受的。”

梁博第一次看到吉他的場景,還是在一個鄰居的家裡,當時它就靜靜的躺在窗簾後面,陽光輕輕的照在上面,還有好聞的春天的泥土味在鼻子裡徘徊。

從那以後,他就夢想著有一天自己能擁有一把吉他。

13歲那年,他的夢想成真了。

父母用一百塊,給他買了把紅色的小吉他。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有了吉他的梁博,突然發現生活有了全新的意義,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基本上吉他就沒能離開的他的手。

那時,作為一個東北大男孩的他卻迷上了唱粵語的Beyond,為了學Beyond彈吉他,他就謊稱自己要學英語,讓爸媽給他買了一個復讀機,從此,Beyond成為了他音樂之路的啟蒙者。

但沉迷音樂,荒廢學習的事情最後還是敗露了,梁博的父親擔憂啊,覺得他走這條路風險太大,但也沒有明確說禁止他學音樂,而是讓他先搞學習,把音樂當作一個愛好。

可已經“入魔”的梁博根本難以從對音樂的迷戀中抽身而退,那時在學校認識幾個朋友,湊成了一個小樂隊。

就著一臺電子琴,兩把吉他,玩瘋了,在教室裡,折騰各種調音臺和線,很晚才回家。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梁博的父親一看,這孩子確實是真愛音樂,不是那種一時興起的衝動。

父親就對著梁博說:“ 你就走這條路吧,不要學習了。”

梁博就讀了中專,後來考上大學,他依然在玩樂隊,那時,他幾乎參加了大學裡所有的表演會,只要他一上臺,臺下就歡呼聲鼓掌聲一片。

“ 上臺就是為了表達,你表達的那一瞬間,大家會最認真地聽,然後給你掌聲,對我來說就值得了。 ”

梁博愛上了這種在臺上表達自己的感覺。

若干年後,梁博站上了《歌手》的舞臺,他唱的《靈魂歌手》中第一句歌詞就是“靈魂歌手,開場瞬間,能擊碎萬顆心”。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這麼多年的熱愛與堅持,從這一句讓人直起雞皮疙瘩的歌詞中宣洩而出。

在演唱之前,他不允許任何人接近他,有一次,一個化妝師冒冒失失的就進去了,準備給他補妝,梁博當場就發了火。

事後,他對他的經紀人說:“不要在我上臺之前,讓與音樂無關的工作人員出現在我身邊,除了你。”

那一瞬間,對梁博來說至關重要,他的身體和心理必須完全進入演唱的狀態,不能被破壞,不然他就沒辦法把演唱發揮到極致。

正如他歌裡唱的那句 “你不會為了誰,失去自由自在”一樣,梁博從來不會為了某些利益去扭曲自己,得到的或許少一些,但對他自己而言,做自己才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有樂評人曾評價梁博:很少看到這樣不會營業的歌手了。

成名後,公司給他安排拍寫真。

拍照時,梁博就倚著調音臺,一隻手插褲兜,一隻手在臺面上來回劃拉,目光基本沒離開地面,過了一會兒,稍微揚起下巴,直視前方:“這真是我的極限了。”

出道多年,梁博依然沒有適應“明星”這個角色。

拍照片,連基本的姿勢都不會擺。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選衣服時,設計師給他安排了很多顏色鮮豔,時尚潮流的衣服給他,他拿著衣服,搖頭拒絕。

用堅決的語氣提出了他的標準:

風衣衣領不能遮住嘴,

顏色必須是深色系,

不會用手將西服撐過頭頂……

最後,他選了白色T恤和牛仔褲的搭配,穿上後興奮地說:“這身太舒服了。”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舒服,是梁博對著裝的絕對標尺,一切的搭配都要以舒服為前提。

參加中國好聲音的時候,導演建議他戴個鏈子,加個logo,這樣看起來酷一點。

梁博拒絕了,他覺得穿衣服,舒服比酷更重要。

縱觀他的演出生涯,不難發現,每一次出場,黑白T恤配西服,是他的標準配置,雷都轟不掉。

對此,他這樣解釋到:“人跟衣服搭到一起,要讓喜歡這個人和喜歡這些衣服的觀眾都滿意。”

這種對“舒服”的高度追求,也體現在他的歌唱上面。

比如,人們一再詬病他的——“面癱,僵硬,沒有互動”。

在中國好聲音的決賽上,他與另外一個歌手合唱《北京北京》,對方又蹦又跳,發動機轟鳴般的聲音,引爆現場氣氛。

梁博唱歌,臉就一個表情,情緒高或情緒低都一樣。

唱到動情處,乾脆閉上眼睛,啥都不管,更別提與觀眾的互動了。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不喜歡他的,覺得這是他的缺點。

但梁博並沒有因為這種外界的質疑而動搖自己的堅持,他認為在舞臺上的狀態,因人而異,一個不擅長互動的歌手不要勉強自己去迎合觀眾,找準自己的狀態才能呈現出最好的音樂效果。

很多粉絲就是從梁博的演唱中,看到了一種乾淨與剋制。

有時候沒有“躁”和花哨的簡單,反而更能打動人。

在創作歌曲的時候,梁博經常會情不自禁的流淚。

錄到中途,想到一些過往或者一些感動的瞬間,他的眼淚就控制不住的往下掉。

錄《靈魂歌手》《變了》《男孩》都哭過,對此,他直言不諱。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有人會說他作為一個大老爺們兒,這樣有些矯情。

但梁博卻不這麼認為,他說:“創作一首歌曲,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聽眾。”

在梁博的認知裡,錄歌流淚,是一種心理的自然流露,沒什麼好剋制的,想哭就哭個痛苦吧。

對待自己的粉絲,梁博也一直不願意用“粉絲”這個稱呼去對應她們。

他多次表明,自己不是偶像,所以不需要靠粉絲來維持生計,喜歡他與他的作品的人,他更願意稱呼他們為“朋友”,因為偶像與粉絲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

但每次現場表演的時候,樂迷們都很容易被梁博老師氣勢磅礴的互動,營造出軍訓時被教官支配的慌張,聽著那一聲聲中氣十足的“謝謝”,就忍不住想要立正。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站著把錢掙了

在這個熱衷於凹人設的時代,眾多的樂迷把喜歡梁博作為一個不慕名利,清高脫俗的象徵來標榜自己的獨特。

誠然,梁博確實當得起“清流”這個詞。

無論是他的零緋聞,不炒作,不參加娛樂節目,還是他的堅持唱原創,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都值得人們把他劃入“脫俗”這個行列。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他對作品的要求在業界是出了名的嚴苛。

他會細緻到去確保每一個鼓的尺寸;

他會變態的要求所有的錄音都同期錄完一次過關;

他會在彩排時因為一個燈光的位置不對而調整幾個小時;

他會耐心的巡查舞臺的每一個細節確保沒有紕漏;

他會在演出前不允許任何人進入他的房間來確保自己進入最佳的演唱狀態;

他甚至會悶在錄音室裡幾天幾夜,一個人完成作詞作曲編曲的全部流程;

張靚穎曾專門發了一個微博來讚賞梁博的認真: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對梁博的讚譽,推崇最多的,莫過於他的這份執拗,與絕對的不妥協。

但在如今的這個商業化時代,一個絕不妥協於市場的歌手,發展的困難似乎不小。為此,曾有人專門提醒梁博:“你沒有商業思維,不知世故,歌也不會火的。”

但梁博對於這些的回應卻有些特別。

他既沒迎合粉絲對於他清高形象的幻想,也沒有因為別人的建議而徹底妥協,完全去迎合市場。

“我是一個被大家過度解讀和神化的人,大家都認為梁博不愛錢,不愛名,不愛利。除非我不是正常人,正常人都會追求這些東西。”

梁博從不拒絕名利,他也曾坦承自己想多賺點錢,買個好點的房子。

這點可能會讓一部分粉絲失望。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但梁博也並不是完全放棄了自己的堅持。

“ 所謂的妥協,是為了更大的不妥協。在一定程度的改變後,我依然有一條底線在那裡,我很清醒。”

作品一定要有質量,同時歌一定要能賣錢。

這是梁博目前最想要的結果。

梁博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想用一種他想要的方式去賺錢。

“只要不逾越底線,本質上,賺錢並沒有什麼錯。”

弄明白這些,就會發現,梁博這幾年已經在作出一些改變了。

他在創作歌曲的時候,也會參考市場的反饋,在參不參加比賽這個問題上,他也不再囤於一室,閉門不出了。

在訪談節目上,談話也自在隨和了很多。

可梁博的底線他也沒有忘記,他創作歌曲的主要動力依然來源於自己對音樂的絕對熱愛;他參加比賽依然堅持唱原創歌曲;接受訪談時,依然會對那些為了炒作而莫名其妙的無聊問題予以迴避。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正如梁博一直把自己比作的農民一樣,在種植糧食時,可以勤奮,專注,沉默。

但在扛著糧食去市場上賣時,也要適當的吆喝兩聲,只是姿態一定要擺好,不能像是在求別人買他的東西。

有一句電影臺詞,梁博一直很喜歡,那就是《讓子彈飛》中的“站著把錢掙了”。

這句臺詞,形容梁博的狀態很貼切,梁博自己也在追求這種狀態的路上,正不斷努力著。

民謠太安靜,搖滾太喧囂,梁博剛剛好

任何人都是不能通過簡單的幾個詞語就框定了的,梁博也是如此,他並沒有一頭鑽進象牙塔,成為一個孤芳自賞、曲高和寡的隱者。

也並沒有為了迎合市場與商業,而放棄一如既往的堅持與渴求。

一直以來,他與媒體大眾之間保持的這種疏離感、親切感、幽默感是並存的。

他的沉默,自然,與不妥協也正變成只屬於他的獨特魅力,而在這個泥沙俱下的時代裡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