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之下,智商人士該怎麼應對

說真的,這個2020年過得太離譜的。

先是新冠肺炎當頭一棒,大家都沒有過好年,還在家裡關了一個月,好不容易熬到控制住了,解放在即……全球卻淪陷了,而且越來越嚴重,而且從國外輸入型現在又來了,讓人防不勝防。

股市也是非常的慘,連美股十天熔斷四次,堪稱史詩級暴跌。大佬們也扛不住了,巴菲特虧了800億,美國四大科技股——微軟、蘋果、谷歌、亞馬遜市值更是蒸發了1.3萬億美元……普通人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迷茫,或許是你現在最大的感受。

危機之下,智商人士該怎麼應對

2020年現在看起來實在難熬,但若干年後回頭看,可能會發現,這其實也是一些人和公司騰飛的契機。既然危機無法避免,那就好好去思慮下有沒有什麼機會,而不是束手無策站在原地。

拿破崙曾說過,機會對於普通人來講,是象天書一樣的東西。為什麼機會這麼難以把握呢,這裡有三個層次的難度,第一層,是你能發現機會,第二層,你發現了後,還能將機會給你們夥伴講懂;第三個層次,你們達成共識,都認為這是一個我們的機會,並且馬上付諸行動。

如何應對呢,既然危機危機,即是危也是機,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發現新的賺錢機會;再分析自己的的基因優勢,從而找到自己依附的系統,做系統需要的事情。

危機之下,智商人士該怎麼應對

那麼機會是如何被發現出來的呢?

第一步:機會就是用戶的需求,就是用戶的痛點、癢點、爽點都羅列出來。

第二步:遇到問題抽象出來

第三步:根據本質提出解決方案

對於問題我們一直有個誤區,就是遇到問題或者用戶需求就去解決,就試圖去滿足,並沒有真正去澄清問題,澄清這是否是用戶真正的需求,或者否是問題的本質。很明顯有些問題並不是真正要去解決的,又或者那不是真正的用戶的需求。這需要用到如何去澄清,找到本質。

如何澄清問題,找到真正用戶需求呢?

分為兩步:

第一步:澄清理解偏差:搞清楚關鍵詞的概念、定義。

特別問題中關鍵詞的含義(特別是一些形容詞、主觀詞)

解決這個問題的背景、目的、相關性、時間節點、可用資源、最後要達到什麼效果。做這一步的目的是拉平兩方可能存在的知識、經歷、思維上的差距,將其拉到同一理解層次。

第二步:澄清隱藏的需求:判斷用戶否隱藏了真實需求,並挖掘對方真實訴求

對方真正需求是什麼,這可以用痛點、癢點、和爽點判斷。

爽點,爽”就是用戶被壓抑很久的需求突然

被滿足,讓用戶非常愉悅,而且能讓用戶一直被滿足下去。而每個人的痛點都是他的恐懼,人們會為了解決恐懼,毫不猶豫地花錢,我們人生最大的恐懼就是對生存的懼怕,這就包括教育、醫療,也是這幾年賣焦慮式的產品如此之火的原因。對於知識付費產品賣的就是用戶的癢點——告訴用戶一個“真實故事”,平凡的你也可能象我這樣成功,讓用戶成為理想的自己。

總結一下,每個人的痛點都是他的恐懼,他的愉悅就是他的爽點,他的理想的我,現在還沒能實現就是他的癢點,人們會為了解決恐懼,滿足愉悅,和成為理想中的我,會毫不猶豫地花錢,那麼這就是用戶的需求,這就是市場機會。

那麼對於機會需要有以下的特徵:

首先這個機會具有廣泛的需求,是被儘可能多的人所需要的,而且最好還能是足夠剛性的。其次是高頻的,我們做互聯網都知道電商需要做爆款,就是用一個高頻的帶動低頻的消費;最後是對核心的服務或服務一定要有較好的用戶體驗,不然用戶可能就會永遠的失去了。

如果發現了這樣的機會,那麼就要探索這個機會是否在一定時間週期內,將需要被很好的滿足,其實也就是順勢而為,也就是要看趨勢。這個趨勢一定是指未來3-5年內非常大量的還沒有被很好地滿足。或者說因為新的技術或者社會環境的變化引出來的一些新的需求。這就是我們看到現在開個餐館或者小超市是非常難的,這也是我不是特別看好現在在做的社區拼購,因為無論是海鮮還是水果,都並不是沒有被很好的被滿足,而且這不是新的,你很難挖掘到很賺錢的機會,因為這不是一個新的需求。那麼對於這次疫情來看,未來醫療,在線教育肯定就是一個大的趨勢機會了。

那麼我們未來可以做什麼呢,比如是不是還可以做房地產,對這個問題,我說機會至少沒有以前好了,那麼看現在教育是非常火的,那麼這個其實是跟一個國家宏觀的運行有關的,在某一個階段是靠什麼來驅動,人口,資本,技術,不同行業的貢獻是不一樣的,那麼從我們制定2025這個大的策略來看,我們其實是走到一個需要靠技術驅動,還靠以前資本驅動,這種動力其實是越來越弱了,這個大家多看看新聞是能體會的。

另一個是醫療,今年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元年,但在疫情的加速下,醫療行業有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為什麼它有一個跨越式發展呢,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遠程醫療或遠程問診的興起,各醫院的發熱門診的開放。醫療公司很多,為什麼有些企業在這個疫情期間發展了,看看下面一個公司的操作。

危機之下,智商人士該怎麼應對

A醫療公司為釋放醫療資源壓力,滿足群眾問診需求,正確引導患者及時就醫,A醫療公司推出“在線發熱門診”產品。藉助於騰訊大數據能力,A醫療公司在原本的“發熱門診引擎”上增加AI導診功能,針對新冠肺炎快速部署實施的線上諮詢應用。患者端輸入症狀之後,先由AI機器人進行問答判斷,如果符合問診條件,再轉至線上醫生問診。在醫院具備微信服務號、企業微信的前提下,48小時內即能開通發熱門診,讓一線的醫院客戶快速便捷使用應用。

以微信服務號、企業微信為基礎,為醫院搭建部署患者端、醫生端及管理端。

在患者端,患者從醫院微信服務號進入發熱門診,選擇醫生免費諮詢、獲取防控信息;

在醫生端,醫生註冊(醫院審核)後進入企業微信接診,可在線查看患者信息、互動諮詢,提供問診和防控指導;

醫療行業,大家都能想到有一個很好的發展,那我們再說一下製造業。口罩成了最熱銷的年貨,很多企業不是口罩廠,卻在這次過程中變革獲利。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總結一下大概就是以下三點。

當企業遇到一定瓶頸時,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積極轉型,可以跨過當前危機,為之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