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慮嗎?如何在不確定中確定我們的“內心秩序”


你焦慮嗎?如何在不確定中確定我們的“內心秩序”


“不要問醫生你該做什麼;而是問醫生,如果他處於你的情況下,他會做什麼。你會驚訝地看到其中的差異。”

有時候問題總比個人日常能力的容器要溢出那麼一點點,比如這段疫情期間只是恐慌疾病,口罩難買著急,出不了門空虛無聊嗎?

隨著雲上課新媒體的挑戰,家長們手忙腳亂要應付各種撲面而來的新工具,老師們要忙著從面對面迅速成長為“十八線”新主播。

據說在家時間長了與家人的交流由於短兵相接,日久生事,無路可逃,也醞釀出很多新狀況。

學生們也是不容易,沒有藍天白雲、操場足球課間操小夥伴的日子,和父母網課相伴,是那麼容易打發的嗎!

猛然間遭遇這些新狀況,大概會有這麼三種反應。

一種是遇到任何新情況新問題會自動化把它標記為一個入侵的敵人。面對新敵抵抗不接受,冒出很多內心獨白,或者大家會一起吐槽解脫鬱悶。

“怎麼這麼多新狀況呀!”

“真是讓人手忙腳亂!”

“這一代家長真是好難啊。”

“孩子們也是不容易。”

隨著時間變長,看著這個不請自來的“敵人”安營紮寨,在生活中駐紮下來,一時半會兒沒有要走的意思。抵抗大部分會變為接納。“由他去吧,只要彼此相安無事,慢慢等它過去也就好了。等他走了,生活會一切照舊的。”

具有“內心秩序”的人會有第三種反應類型。新情況新問題出現後,能迅速搞定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打量遇到的問題,積極和問題溝通,尋找問題背後的規律,挖掘自己的資源,謀求在與新問題的相遇當中,能夠按照一個相對積極、有效的內在秩序開展行動。

在新冠肺炎疫情報道的病人中,看到的故事裡有兩個特別有內在秩序和內心力量的人。

一個是華中科技大學建築學教師萬謙。大年三十,45歲的他與妻子、岳母、8歲的女兒先後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由於當時武漢醫療資源緊張,床位不足,身為輕症病人的他們決定在家隔離按醫囑吃藥自療。

那時整個社會對新冠肺炎還處於比較混亂的摸索階段,對於未知的危險,內心的恐懼和外界的傳聞互相催化滋長。面對外部世界的混亂,萬謙選擇了冷靜和剋制。

他和家人演示了一場教科書般的自救。

冷靜分析自己的病情,看待家庭的具體條件,制定儘可能現實可行的應對方案。

盤點家中物資,集中好家中的衛生紙、酒精、84消毒液、口罩、大號垃圾袋。

四個人分散居住,戴口罩做好隔離。

打印吃藥備忘表,標記每天的吃藥次數、時間節點、注意事項。每次吃完藥,大家都在上面打鉤。

為確保家人集中發病體力不支時候的營養,他準備了一個大鐵桶,只需將事先準備的半隻雞放進去煮,就能解決特殊時期的營養問題。

對全家人的垃圾及廁所等進行全面消毒,避免病毒向外界傳播。

另一個是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的“清流哥”,他因為躺在病床上專心看書的照片走紅,他當時閱讀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也成為網上暢銷書。

越是在不確定和危險的情境下,能用最短的時間穩定情緒,採取有效的行動顯然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行為。

雖然對於任何人來講,面對不確定的危險產生恐慌焦慮情緒都是最自然不過的一種反應,但是在情緒的洪流中掙扎的時間越長,越會消耗更多寶貴的精力和內心空間去處理真正重要的部分,妨礙採取真正有效的行動。

我想面對全家確診,萬謙教授肯定也產生過巨大的情緒波動,但是採訪顯示萬謙是一個有強大內心秩序的人,在他看來,“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護家人和其他人。”“保護自己,首先就是冷靜與理智。冷靜分析自己的病情,看待家庭的具體條件,分析各種應對方案的利弊,作出最合理的選擇。”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穩定的內心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強大的情緒處理能力。

情緒處理能力既有先天特質,也可以後天練習培育。簡要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是快速識別情緒,為情緒命名。恐懼焦慮情緒通常會製造一系列災難化的想象,或者一些消極的內部獨白,比如“太可怕了,這下全完了,太絕望了”等等,災難化想象的鏡頭及畫面有時還會伴隨心跳加快、呼吸受阻等軀體化反應。

如果能儘快意識到自己處於恐懼焦慮情緒的洪流之中,觀察情緒帶來的身心反應,避免被情緒執導的故事搶奪了內心秩序和理性的主導權,就得到了駕馭情緒的第一個窗口和機會。

二是識別並支持情緒的正向意圖。比如,疫情中的恐懼感主要來自於強烈的求生慾望,而求生欲是為了提醒一個人更好地生存。如何支持恐慌中蘊含的正向意圖,塔勒布的《反脆弱》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不要問醫生你該做什麼;而是問醫生,如果他處於你的情況下,他會做什麼。你會驚訝地看到其中的差異。”

醫生的不懼源於對病毒傳播規律的瞭解和把握,透徹瞭解能消除大部分理性照耀不到的黑暗之處潛藏的恐懼。所以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去招呼問題背後的規律,避免在問題的前臺張望太久。在媒體如此發達的時代,儘可能從權威科學的食堂獲取所需信息和知識的外賣。

但是作為普通人又不需要對所需信息過度求索,以免消耗此時此刻應該用來行動的寶貴精力。如在萬謙教授遇到的處境,必要的隔離防護知識及遵醫囑進行用藥就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知識邊界。

三是將問題思維框架轉換成課題思維框架,就是把遇到的工作生活問題當作自己要探究的正向課題看待。比如,如何解決孩子在家網課效率不高的問題,轉變成正面描述的課題可以是——如何提升孩子網課的學習效率。課題如果比較大,還可以繼續拆分成更小的子課題,比如如何更快進入學習狀態,如何保持上課專注,如何激發學習積極性等。

四是要把行動具體化。就如萬謙醫生所做的,盤點家中物資;分散居住做好隔離;打印吃藥備忘表;準備雞湯;對生活垃圾做好消毒處理等;如果要解決的課題是提升孩子在家的學習效率,或者提升與父母家人的溝通質量等,也需要在找到規律方法之後,制定具體化的行動。具體化行動的環節一定要足夠具體,還要允許行動過程中不斷試錯,保留有用的,剔除效果不佳的。

越是在不確定的情境中,越是需要穩定的內心秩序。做自己能做的事,做可以對事情的發展起到積極影響的事。找對了自己能做的事,就獲得了一份確定感,就找到了一份穩穩的內在的力量。

任何情境中,如果把自己想像成風雨中隨時會被吹滅的蠟燭,就等於交出了自己最寶貴的內在力量,那就是心態的選擇權、情緒的選擇權和行動的選擇權。

把自己當作能散發明亮氣質的陽光,傳遞溫暖的風,或是一把倔強的雨傘吧,我們就不僅僅是被影響的那一個,也會成為能夠施加積極影響的那一份力量。


韓明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