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笑話不好笑?心理學教授為你支招,只需一個訣竅!

講笑話不好笑?心理學教授為你支招,只需一個訣竅!

當我們心情鬱悶時,看笑話成為了不二之選。

那麼什麼樣的笑話會引人發笑呢?

人們發笑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答案盡在理查德·懷斯曼的心理學著作《怪誕心理學》中。

講笑話不好笑?心理學教授為你支招,只需一個訣竅!

懷斯曼被稱為"英國大眾心理學傳播第一教授",他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研究人們日常行為與心理學之間的聯繫。

講笑話不好笑?心理學教授為你支招,只需一個訣竅!

對於笑話之所以引人發笑的心理學原因的探究,懷斯曼做了一個實驗。

實驗初期,他用了一年的時間收集和尋找全世界最搞笑的笑話,共有70多個國家35萬人參加了這次評分。

結果,在4萬多條笑話中,得分最高的幾個均有一個共同點,即在讀笑話的同時讀者產生了強烈的優越感。

講笑話不好笑?心理學教授為你支招,只需一個訣竅!

笑話裡的內容和人物顯得越愚蠢,好笑程度也就越高。

比如,在西方,人們樂於嘲笑金髮女郎智商低以及猶太人吝嗇等等。

懷斯曼認為,這些笑話背後所體現的優越感,其實來源於我們的社會同一性。

社會同一性指我們對所認同的團體具有一致性和歸屬性。

講笑話不好笑?心理學教授為你支招,只需一個訣竅!

舉個例子,我們在向別人介紹自己時,會將自己歸入某個類別。

如我是中國人某某,她是英國人某某,我是學生族,她是上班族,或者我是一個堅強獨立的女性,他是一個猥瑣邋遢的鋼鐵直男,我是東京大學畢業生,他是清華大學研究生等等。

講笑話不好笑?心理學教授為你支招,只需一個訣竅!

在平時和他人的交流過程中,我們會無意識將自己所在的團隊或群體和其他群體進行比較。

毋庸置疑,每個人都會偏愛自己所在的群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優越感會得到明顯增強。

而且,我們會在不經意間和自己所在的群體創建一種聯繫,比如,上面提到的東京大學畢業生。

因為"名校光環"會給個人帶來更多的優越感,即使畢業後的我們發展平平。

講笑話不好笑?心理學教授為你支招,只需一個訣竅!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我們之所以覺得某個笑話很好笑,實際上是社會同一性賦予了我們的團體優越感。

不同的團體自然需要不同的笑話去賦予,也在於我們看笑話的角度。

故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個能讓所有人都捧腹大笑的笑話。

好啦,今天的心理學著作就分享到這裡,更多好書分享下次見,記得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