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員工入股的正確方式

如何科學的股份的估價?有沒有什麼根據,折價給我們想給的人?


沒有對估值給絕對的建議,因為估值有多種方法,比如說自己是做商貿的,自己的估計就是按照未來三年的利潤,同行內最厲害的,是以未來十年的利潤為估值,那有的員工也接受,也買。


有的公司做的時候是同價同量嘛。但是芬尼內部做的時候,量是區別開來的,按照級別來的,按照公司的理解,作為一個總監和經理,如果經理買了100萬股,而總監只買了10萬股。那公司就會考慮這個總監是不是對公司不認可,所以,在做的時候是要設置區間的,其次價格上面,也是要區別開來的。


芬尼的價格是和工齡作對照的,做的是過去工齡和未來工齡,過去工齡你可以是5年.8年.10年,未來工齡你也可以分為5年,8年.10年,那有的人一定會問,你怎麼知道你的未來工齡是多久是吧?

開啟員工入股的正確方式​(某學員企業裂變落地現場)

那我們就籤一個協議,你籤5年,你沒有做到5年,就按照市場價最後給你定,假如說,我們以基本價位一塊錢,比如說在過去工齡裡面10年的我們就給你6角錢,過去已經做了8年的,可能就是8角錢,過去做了5年的可能就會再多一些,未來工齡也是一樣,同理的,這是目前公司的做法。


首先要明白,在做這個股權價值的時候首先要明白,你是要融資,還是要讓員工投資,如果是內部投資的話,我覺得這個機制很簡單,不要想這麼複雜,你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是讓員工進來更努力地工作。目的不是賺員工的錢,所以說在合理的情況下,儘量往低了估,公司的你要保護自己的員工,讓員工覺得這個股價買回來很便宜。

所以我們的做法是,全部都不認,就認錢,投遞一個公司的時候,1000萬,一股1塊錢,不管是我投,還是其他人投,都是一塊錢,但是後期投資怎麼投那?

從目前來說,我們是按照淨資產,好多人說,淨資產,那員工不是佔好大的便宜,我認為那是要看你的利潤,你沒有利潤,你的淨資產都不值。但是話說回來,你說按照未來三年內的利潤估值,誰知道你未來三年的利潤是什麼樣子?

所以我建議,如果你的資產不是太大,就按照淨資產估值,如果說你的淨資產真的有幾千萬淨資產,你要入1%要入幾十萬,你必須大度,你一定要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

你的目的是要讓員工進來更拼命的工作,你的目的不是賺員工的錢,你要把他當做投資人來看,對於投資人來說,你的估值越高,我佔的便宜越大啊,但是對於員工,我們要反過來看,讓員工佔便宜,他把他的身家投進來,你就贏了,所以我們要想明白,我們要幹嘛?

你得先讓他進來1000萬的股份100萬賣給他,員工拿100萬也差不多啦,各位哪一個企業家可以拿出100萬現錢來,員工100萬已經傾家蕩產啦,就這麼做,你讓他進來,拿著股份,他就開始拼命啦,然後你的資產就上去啦,估值高是去賺別人的錢,不要在自己家裡,是吧?

開啟員工入股的正確方式

我們很多企業目前其實是股東只有總裁或者總經理,股權目前沒對其他員工開放,做了5年以上的企業其實很多,8年10年的企業也很多,我想跟大家講一下,平和英語是怎麼做的,就是如何把內部股權分化,出了兩個老闆有股權之外,如何把核心的骨幹凝聚起來,這些人因為一般都是為企業立下汗馬功勞的人,沒有功勞也是有苦勞的,對公司的文化,凝聚力,是有幫助的,在這一點上,我和宗毅老師是一致的,就是給員工一定要給低的價格,但是我們的人力資源一定和要我們的CEO商量,哪一些人是適合並且符合我們要求的,我們要自己定製規則,在這個要求裡面,只要符合。

平和英語當時的做法是基本是買一送三,就是說我財務公佈的數據,我自己投出來的項目,包括我自己的品牌,就告訴你,你買一股,我是送了三股給你的,你買進來,你就賺了好多,當然每一個人必須拿錢來,當然我們第一批發的時候只發了400萬,400萬的人民幣,一塊錢一股,當時本來說是三天報滿,結果是一天就報滿了,這其實只是第一步,後面裂變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裂變實戰營PK現場)

我們投的項目都很好,但是因為我們當時有上線,也有下線,就是最多可以投多少,最少可以投多少,先到先得,按照這個比例的話,2014年底資金到位,現在2017年,我們當時投的員工,現在拿回去的錢應該是但是投的三倍吧差不多。


這是他們的利潤,分到的,還不算他們的本金。但是我們第一年沒有分,是因為我們自己說過,自己裂變的項目,前三年是不分的,我們部分的原因是想拿錢做更多的,好得項目,但是不分的時候,我們的財務對內一定要透明,但是我們第二年就分了。

我的觀點是分,第一年就要分,不夠錢的時候也要分,分了之後我們在用1%的月息把他借回來,在我們公司缺錢的時候我們是這麼幹的,這時候你就會發現員工是誰對公司的貢獻大,他先掙借款的利息,因為銀行是大概七八個點,我給員工給到十至十二個點,在我們缺錢的時候我們是這麼幹的,但是今天不用,但是你第一年不分紅會有什麼問題那?

會有很多人看不到希望,有些人就等不及,不是每一個員工就像我們真正的創業者一樣,忍耐力是很強的,普通人就是希望每月都分錢,否則它就不是普通人,有一句話說的很清楚,每月分錢的叫打工的,每年分錢的叫高管,3年到5年分錢的叫創業者,一輩子才分錢的叫企業家。但是必須查帳,帳對股東是公開的。

所以凡是那種帳不能公開的公司全部不能用裂變式創業。這一點是必須要清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