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都可能不知道的祕密:財富有多少,氣場說了算

投資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人一生都可能不知道的秘密:財富有多少,氣場說了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有許多工薪階層或中低收入者持有“有錢才有資格談投資理財”的觀念。普遍認為,每月固定的工資收入應付日常生活開銷就差不多了,哪來的餘財可理呢?事實上,越是沒錢的人越需要理財。舉個例子,假如你身上有10萬元,但因理財錯誤,造成財產損失,很可能立即出現危及到你的生活保障的許多問題,而擁有百萬、千萬、上億元“身價”的有錢人,即使理財失誤,損失其一半財產亦不致影響其原有的生活。因此說,必須先樹立一個觀念,不論貧富,理財都是伴隨人生的大事,在這場“人生經營”過程中,愈窮的人就愈輸不起,對理財更應要嚴肅而謹慎地去看待。理財投資是有錢人的專利,大眾生活信息來源的報章、電視、網絡等媒體的理財方略是服務少數人理財的“特權區”。如果真有這種想法,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當然了,在芸芸眾生中,所謂真正的有錢人畢竟佔少數,中產階層工薪族、中下階層百姓仍佔極大多數。由此可見,投資理財是與生活休慼與共的事,不應逃避的。即使捉襟見肘、微不足道,亦有可能“聚沙成塔”,運用得當更可能是“翻身”的契機呢!

人一生都可能不知道的秘密:財富有多少,氣場說了算

其實,在我們身邊,一般人光叫窮,時而抱怨物價太高,工資收入趕不上物價的漲幅,時而又自怨自艾,恨不能生在富貴之家,或有些憤世嫉俗者更輕蔑投資理財的行為,認為是追逐銅臭的“俗事”,或把投資理財與那些所謂的“有錢人”劃上等號,再以價值觀貶抑之……殊不知,這些人都陷入了矛盾的邏輯思維——一方面深切體會金錢對生活影響之巨大,另一方面卻又不屑於追求財富的聚集。因此說,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必須要改變的觀念是,既知每日生活與金錢脫不了關係,就應正視其實際的價值。當然,過分看重金錢亦會扭曲個人的價值觀,成為金錢的奴隸。所以我們才要誠實面對自己,究竟自己對金錢持何種看法?是否所得與生活不成比例?金錢問題是否已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避免之痛”了?

人一生都可能不知道的秘密:財富有多少,氣場說了算

財富能帶來生活安定、快樂與滿足,也是許多人追求成就感的途徑之一。適度地創造財富,不要被金錢所役、所累是每個人都應有的中庸之道。要認識到,“貧窮並不可恥,有錢亦非罪惡”,不要忽視理財對改善生活、管理生活的重要性。誰也說不清,究竟要多少資金才符合投資條件、才需要理財呢?

從我們多年從事金融工作的經驗和市場調查的情況綜合來看,理財應“從第一筆收入、第一份薪金”開始。即使第一筆的收入或薪水中扣除個人固定開支及“繳家庫”之外所剩無幾,也不要低估微薄小錢的聚斂能力,1000萬元有1000萬元的投資方法,1000元也有1000元的理財方式。絕大多數的工薪階層都從儲蓄開始累積資金。一般薪水僅夠餬口的人,不論收入多少,都應先將每月薪水撥出10%存入銀行,而且保持“不動用”、“只進不出”的狀況,如此才能為聚斂財富打下一個初級的基礎。假如你每月薪水中有500元的資金,在銀行開立一個零存整取的賬戶,撇開利息不說或不管利息多少,20年後僅本金一項就達到12萬了,如果再加上利息,數目更不小了,所以“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力量不容忽視。

人一生都可能不知道的秘密:財富有多少,氣場說了算

當然,如果嫌銀行定存利息過低,而節衣縮食之後的“成果”又稍稍可觀,我們也建議開闢其他不錯的投資途徑,或入戶國債、基金,或涉足股市,或與他人合夥入股等,這些都是小額投資的方式之一。但須注意參與者的信用問題,剛開始不要被高利所惑,風險性要妥為評估。絕不要有“一夕致富”的念頭,理財投資務求紮實漸進。總之,不要忽視小錢的力量,就像零碎的時間一樣,懂得充分運用,時間一長,其效果自然驚人。最關鍵的起點問題是要有一個清醒而又正確的認識,樹立一種堅強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我們再次忠告:理財先立志,不要認為投資理財是有錢人的專利,理財從樹立自信心和堅強的信念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