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的牌匾文化非同一般/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雨中的平遙古城,遊人如織/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幾乎家家會釀酒,家家有醋坊/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明清時期留下的鏢局博物館,依然感受到商家雲集/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古城內幾乎家家戶戶都是大戶人家/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古城內幾乎家家戶戶都是大戶人家/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文化底蘊深厚的牌匾文化/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文化底蘊深厚的牌匾文化/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舊時衙門巡邏的場景歷歷在目,人們好像穿梭時空到此一遊/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縣衙門威武森嚴,依然感覺官令如山,政令為民/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衙門內景庭院,觀摩者免費參觀/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內的古樹隨處可見/北歐時報 攝

外國媒體眼中的平遙古城

遇見平遙,這是衚衕一角/北歐時報 攝

十月金秋,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22名世界華文媒體高層代表來到晉商故里——山西平遙古城,登城牆、訪縣衙、看票號,瞭解這座千年古城的獨特魅力和晉商“匯通天下”的智慧。

平遙古城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也是晉商重要發祥地之一,城牆內的街道、鋪面、市樓仍保留明清形制,被稱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城內的吏治、宗教、票號、民俗、飲食、民間藝術等文化厚重,“日昇昌”票號被譽為“中國現代銀行的鼻祖”,“南大街”被稱為近代中國的“華爾街”。

“我們在享受古城帶來效益的同時,更應該感受到的是保護古城、傳承文化的責任;更應該滿懷對古城的敬畏之情,對後代的傳承之責,把古城保護、發展得更好。”談到古城的發展,縣長石勇曾如此表述。

近年來,平遙縣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提出建設“大美古城、小康平遙、國際旅遊城市”的目標。2019年,平遙縣加大旅遊資源的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推進日升昌票號分院修繕、東城牆維修等文保工程,對古城進行淨化、亮化、綠化。

同時作為文旅大縣,平遙要求古城對照5A景區標準,著眼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推動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提升。如今已發展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物古城。筆者發現外國遊客在古城內頻頻出現,外國遊客與中國遊客熱情打招呼,或閒坐咖啡小息,好一派中西繁榮景象。

“晉商的智慧、古城的建設,看完以後感覺很震撼,但是以前只聞其名,不知其詳。”海外媒體代表們建議,這裡的建築文化、晉商曆史等應該和平遙古城的名片一起“出海”,讓更多海外受眾瞭解細節和其中所蘊含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尤其是晉商對金融領域許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