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前段時間,《第一爐香》成了眾矢之的——

一邊是實在嗑不下去的觀眾,另一邊卻是極力想看馬思純彭于晏談戀愛的許鞍華。

選角,這個蒙著面紗的影視劇第一命題,不僅赤裸裸地被推到了大眾面前,也再次割裂了觀眾和導演的審美標準。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選演員,到底有什麼標準?

以前於正被別人提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曾經半調侃性地回答——“第一漂亮,第二漂亮,第三漂亮,第四演技好。”

天真的觀眾聽完了哈哈一樂,覺得這個標準實在是簡單粗暴,很符合於媽選人的眼光。

但事實上,於正說的不僅是句實話,還只是選角“門道”裡的邊邊角角。

選角的水有多深,只有親自趟過這條河的人,才能知曉。

“8號風曝”對話兩位資深選角導演以及參與過面試的兩位演員,為你揭秘這場選角背後……

01 導演有一份自己的黑名單

在選角這個行業,趙導和付導都已經摸爬滾打了十多年。兩人參與選角的電影,票房加起來已經過了四十億。

他們的工作,需要不停和演員候選人打交道。一個角色放出去,上千份簡歷就會蜂擁而至,擠滿郵箱。那些被淘汰掉的演員,基本有兩類:

第一類,一打眼就會被PASS掉的整容臉;第二類,被經紀公司包裝的“紙老虎”。

這十多年裡,趙導和付導見過成群的玻尿酸“美人”。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在他們眼裡,整容臉很好分辨,一素顏就像站在了照妖鏡前——打過玻尿酸的下巴,塞了填充物的鼻子,拉完雙眼皮後的手術疤痕,清晰可見。

要分辨那些“紙老虎”們,卻不得不花上點心思。

紙老虎,總是被經紀公司包裝的近乎完美。即便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配角,也敢頂著和趙麗穎、楊冪這類大花合作過的頭銜,為自己的臉上貼金。稍微有點名氣的,更是個個有點未來影帝影后的意思。

這樣的“紙老虎”,付導雖然見過很多,但如果要辨別出來,時間成本要比淘汰整容臉高得多。怎麼說,也得先和他們在北太平莊的衚衕賓館打個照面。

北太平莊的衚衕賓館,是劇組前期籌備的面試基地之一,這裡常年聚集著各類劇組的選角導演。面試人帶著自己的簡介資料和提前準備好的自我介紹來到這,接受導演們的打量。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導演們有一套簡單粗暴的打量標準——

第一眼,先打量演員的形象,在幾秒鐘的時間內讓那些P到親媽不認、謊報身高體重的演員,無處遁形。而形象好的那群人,已經成了這場選角遊戲裡的預備贏家。

雖然現在都喊著“戲好最重要”的口號,但長得好看比演技好,有時候用處大得多。在影視劇項目裡,很多戲一開頭的定位就要“青春、時尚”,條順的演員形象這關過了,後面的路基本就被鋪平了。

戲一般,問題不大;形象不好,卻容易沒了優勢。明白這個道理的演員們,擠來衚衕賓館面試前,基本都會特意給形象“加加分”,就算不能臨時動點刀,也會打個瘦臉針撐撐場面。

通過顏值這道關卡,導演們淘汰了一些濫竽充數的人,接下來就會引導演員打開話匣子,通過聊天判斷這個人的性格是否和角色相符。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而話題,基本都是一套模式化提問。導演們詢問演員之前拍過的戲和經歷,瞭解他最想演的類型,幾個問題過後就要判斷出演員個性。

對於經常跑衚衕賓館的人來說,這套模式化提問已經輕車熟路,甚至有經紀公司在演員面試前,會像為藝人準備採訪一樣,提前給到一套成形的答案,要他們當面“背誦”,教他們如何和角色靠攏。

在經紀公司的成熟培訓模式下,本來不善言談的演員,會為了拿到一個性格外向的角色,表現得好動開朗;而久經情場的油膩老手, 也會表面裝成劇本里的小白兔,使用起障眼法的招數。

在選角這場“騙局”裡,最難的,就是看到演員真實的一面。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為了拆穿包裝好的“騙局”,付導必須得通過試戲這種手段。

在衚衕賓館裡,來面試的演員們都會被叫過去臨時搭戲、對臺詞,對著一臺攝像機現場模擬表演。

賓館房間裡,演員們看著劇本臺詞和搭檔練習搭詞;而房間外,經紀團隊的人也歇不下來。他們拿著一摞履歷資料,在導演面前開啟推銷模式,磨破了嘴皮子混個眼熟。

可任憑話說得再漂亮,鏡頭一支,有些撒謊的演員就露了怯。在付導遇到的這一類演員中,他們笑話百出。模擬表演的時候,有位非科班出身的明星支支吾吾連臺詞都說不流利,一句十幾個字的臺詞,愣是反反覆覆來了三遍。篩掉這類演技混子,來面試的合格演員基本也就被擇得不剩幾個。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避過了形象和演技兩個騙局之後,導演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演員背調”。

在現在的娛樂圈,動輒便會因為某個演員的負面新聞,導致整個戲的口碑受影響,甚至無法正常播出。所以為了規避這樣的未知風險, 選角導演們不得不“長個心眼”。

在付導眼裡,很多藝人都是泥捏的,別人一使勁就容易變成散沙。他們在外塑造好人設騙局,其實背地裡乾的花邊勾當,根本搬不上臺面。付導要好的狗仔朋友,是圈裡的老江湖。和他吃頓飯的功夫,每個藝人的品性如何、有什麼沒爆出來的八卦黑料,就能基本悉數知曉。

長此以往,導演們會有自己專屬的一份選角黑名單,這份黑名單上有不少表裡不一,隨時可能崩盤的藝人名字。其中,甚至不乏依然活躍在當紅大劇裡的流量演員。

這樣的演員,長得再好看,演技再好,大家也不敢選用。因為一旦人設垮了,拖累的就是自己和整個劇組的名聲。

02 片酬從1000萬降到200萬“搶”角色

選角的門道里,除了有精美包裝的“騙局”之外,演員間的博弈也是個重頭戲。

在劇組越頭部的演員話語權越大,所以搶角成了演員們經常玩的一些把戲。

演員之間為了爭一個角色、或者和對手演員的合作機會,經常自降身價作為談判籌碼。在趙導接手過的演員裡,有的人甚至不惜降低5—10倍片酬,直接從1000萬降到200萬來“搶”角色。

和這些頭部演員同樣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都是些有背景的人。見慣了“潛規則”的小王,就是因為抵抗不過這些勢力,才決定半途夭折了自己的演員夢。

在轉行做銷售之前,他也是每天奔波見組面試的小演員。在北電讀書的時候,他的演技說不上一鳴驚人,也算得上同專業裡的佼佼者。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但即便在學校表現突出,他真正能拿到手裡的面試機會,也寥寥無幾。一部戲,劇組開放出來的角色,總共只有幾個,而那些沒有開放出來的角色,很多時候都成了各方勢力博弈下的“戰利品”。

在他眼裡,娛樂圈關係戶的劃分,有一套自己的專屬模式。可分為——

演員關係戶

導演關係戶

平臺和投資方關係戶

這樣的,三個不同的等級。

演員的關係戶,背後主要仰仗經紀公司。一部戲,女一女二號確定後,很容易就會變成經紀公司和導演談判的籌碼,他們鉚足了勁也要拖家帶口,安插一些自家的小藝人進來。

“導演有時候也不好直接拒絕,人家是大明星啊。”小王覺得,導演是忌憚於大明星的話語權。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不過在趙導眼裡,回絕倒插角的情況也有,但是既然主演都開口了,一般都不想把關係搞得太尷尬,所以才無奈點頭。

那些被安插進來的小藝人很多甚至之前都沒有怎麼接觸過演戲。所以,有的演員會帶著老師進組,有的甚至是劇組給演員主動找老師。沒戲拍的時候,老師們便會臨時上陣幫他們輔導劇本,讓他們臨時抱佛腳,不至於過於尷尬。

但是,悟性是天生的。即便能照著模子直接演,有些演員也參不透表演這回事。雖然付導自己看著心裡也堵得慌,但他說,有時候只能打碎牙往肚子咽。

而比演員關係戶更高一級的,是受到導演和製片主任“引薦”的人。小王參加過的選角面試中,即便是一個邊角料角色,也大約會有四百個演員同時競爭,而最終落選的那399個人,通常都是不受優待的陪跑者。

他印象最深的一次陪跑經歷,是畢業後選上的第一部戲,演了個只有幾分鐘臺詞的小角色。

進組前一晚,他剛拉著行李箱跑到上海酒店,就接到劇組的臨時電話,通知他明天不用來了。後來聽劇組一起面試的人說,頂替他的是個開著保時捷的有錢人,聽說是製片人的表親。

這種事情多發生幾次之後,小王對臨時被換角的事情已經變得麻木,不過是又有關係戶被安插進來,見怪不怪了。

小王眼裡最高級的關係戶,是來自平臺和投資方。一部劇只有用某個演員,投資方才肯投資、平臺才肯收片子,項目也才能正常推進。這類食物鏈頂端的人, 不屑於內定一些邊角料小角色,一開口能定下主角們的去留。

在小王參演的一部小網劇裡,投資人便直接點名要求一個男演員出演男一號。雖然導演瞧不上男演員的演技,但是也只能向現實低頭,對著監視器撒撒氣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擺平了投資人,電視劇要想上衛視的黃金檔播出,有時候又難免遇上電視劇主任這道檻。在付導接觸過的這些人裡,他們一般有自己的偏愛喜好,雖然不會一錘定生死,但是他們嘴裡的一句“我建議”,就佔了選角很大的分量。

在這幾座關係戶的大山下面,導演們選不了自己想選的人,而小王的明星夢變成了泡沫。現在他看到那些在北電裡使勁的“寒門子弟”,只會覺得他們太傻,一心覺得自己能成為下一個王寶強,做著被星探發現走上人生巔峰的美夢。

豈不知,現在一個小童星,背後都有的是推手……

03 一百萬的片酬,一半給導演當回扣

沒背景、沒關係、也沒錢的小演員,在選角這道食物鏈處於最底端的位置。

魚刺身上的肉就那麼點,但是搶肉的人卻成千上萬。比起有優先選擇權的人,寒門子弟一般只能擠破頭爭些小角色,從群演一步步往上爬。

為了適應娛樂圈的殘酷生態,素人們不得不學著通一些“門路”。能在這個行業裡挺到現在成為男三線,小李靠的就是自己的眼力勁兒,來和導演們搞好關係。

最開始進到這個圈子,他只能給男女主噹噹背景板,拿著一個月三千多塊的薪水,靠劇組管著吃喝拉撒節省成本。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和他一起混群演的兄弟們,經常會湊在一起討論大腕們之間搶資源的八卦,“別看他們很火,但戲的數量也是有限的,一年能播的戲就那麼多,資源不搶就沒了”。順便時不時一起感慨,現在的素人想出頭,真是越來越難了。

素人難出頭,身為選角導演的趙導自己也很無奈。選角色的時候,雖然他自己希望可以往深了選,給辨識度不高的素人一些機會,但是往往會受到市場因素的干擾作罷。

慢慢地摸透了選角門道里的行情,小李也被帶“上道”了,懂得一些在圈子裡做人的道理——和有“後臺”的人打好關係,人家才會願意幫你引薦。

在他眼裡,劇組是個階級化分層很明顯的地方,從來不缺有錢的富二代和有背景的人。能從小透明一躍成為主角的人,肯定非富即貴;想全憑自己實力上去的,不是很難,而是沒有。

所以,像他這樣沒什麼後臺的人,必須學會打點好自己的人際關係。

在劇組,他有一套自己的做人學問,對誰都得客氣點,前一秒還穿著男N號衣服的十八線,下一秒可能就是開著豪車出入劇組的公子哥。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至於那些劇組統籌、演員副導演,他更得時常走動著送點小恩小惠,為日後再合作留條路。這種交易演變到後來,變成了一種“分成”模式。拿到一百萬的片酬之後,他會自己給到導演五十萬的回扣作為報酬。遇到肯收錢的導演,事兒基本就辦成了。

這種實在沒辦法的辦法,讓他從小群演當上了網劇男三號,成了寒門子弟中難得逆襲的個例。

現在小李自己也簽約了一家經紀公司,不用靠自己的人脈找角色上,團隊助理會四處跑組張羅關係。但和以前自己靠QQ群找角色的年代相比,這門“生意”卻越來越難做了。

娛樂圈的選角背後:演員降800萬片酬搶角色,導演拿50%回扣

一來,大家都懂了選角里面的套路,演員這麼多,戲卻只有這麼點,競爭越來越激烈;二來,就算你有關係,人家也不會馬上答覆你,一部戲的各方勢力太多,不在最後一刻都沒辦法確定用誰的人。

可即便擠上這條路的人越來越多,小李也不會放棄繼續往前走。原因很現實——就算只上一個戲,賺的錢也夠他吃一年的。

至於他當初的演員夢,在摸清選角門道的時候,就已經“死”了。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