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龍嶺迷窟的改編

近年來,已多不看電視劇,2020年有疫情的發生,加之自身心情不佳,故隨手搜了幾部電視劇,結果發現了新拍的鬼吹燈。

說起鬼吹燈系列,我還是在大學期間看的小說,當時在機房上C語言的課,老師在講臺上講面向對象的編程,我與同學根本聽不懂,偶然間打開了鬼吹燈的小說,看的挺入迷。 之後,斷斷續續的把整部小說全部看完了。當時對這一小說的感覺是挺特殊的,當時年齡小,看的小說都是唐家三少之類的爽文,沒看過其他的類型,看了鬼吹燈也算是開啟了我本人新的閱讀類型。鬼吹燈當年已經發布,已是火爆全網的網文,創造了很多開創性的元概念,像粽子、黑驢蹄子、東南角點蠟燭、以及摸金卸嶺等等。後續也出現了很多跟風的小說,一時間盜墓類型的網文井噴而出。

迴歸到鬼吹燈的影視話,據說是由於作者版權分開賣的,致使8部小說的版權方非常混亂,故雖然鬼吹燈的電影和電視劇,但質量參差不齊。比較出名的電影中有陸川的《九層妖塔》和烏爾善的《尋龍訣》。《九層妖塔》我沒看過,不做評論,其他人則持批評的態度較多,《尋龍訣》我與朋友看的首映,很好!陳坤、黃渤和舒淇很好的詮釋的摸金三角的特點,期待有第二部。電視劇方面,第一部是《精絕古城》,孔笙導演的作品,本人感覺不錯,大多數都是情節都是根據原著來走的,略有不足的就是結尾很有可能是個幻覺。後續的《黃皮子墳》和《怒晴湘西》我沒看過,不做評論。

九層妖塔 (是災難片,不是盜墓) 此次的《龍嶺迷窟》是最新的影視劇,潘粵明、姜超和張雨綺主演的,在看了前6集的時候,我感覺還可以,劇情緊湊、完成度也不錯,主要改編了李春來和馬大膽這幾個角色。這些角色在原著中基本起了個引子的作用。劇情還在縣城裡面加了幾場追逐的戲碼。魚骨廟的還原也可以。7-9集講了鷓鴣哨與了塵和托馬斯的經歷,不認識高偉光,霍元甲精神矍鑠。10-15集感覺是這部戲的重頭部分,多人再次入墓。但看完我對這部分的改編完全不理解。

小說中的這一部分雪莉楊沒有下墓,編劇為了增加女主角的戲份進行改編還可理解,但此次則把馬大膽一流全部加進來則顯得太過繁雜。小說的中三人的各有特點,分工明確。胡八一為團隊大腦,掌控全局,雪莉楊為政委,是胡八一的好助手,王凱旋負責插科打諢,更多的時候則為關鍵先生。但在劇集裡面,馬大膽一夥與王凱旋的角色重複,一味的只是製造笑料,不起正面作用,使得整個劇情完全不連貫,這一類的角色完全可以只用王凱旋充當,把胡王兩人的對話增強,起到搞笑的作用。但編劇在這類邊角角色著墨太多,還把馬大膽一夥弄得有些悲壯,感覺屁股都坐歪了。

我看劇不多,更希望電視劇裡面的角色都是有智商的,平時看劇的時候都挺煩這種在團隊中只會添亂的角色的。在馬大膽一夥中,那個李春來(一開始賣鞋)和經常要炸東西的角色真的是神煩。改變的懸魂梯情節更是垃圾,原著中三人推理的過程沒有驗出來,改編也沒有什麼特色,反而感覺一直在講團隊中怎麼產生的衝突,以及團隊領導如何更好的管理團隊,適合管理學作為案例分析。其他還沒看完,不知道鵝和痋術的事情怎麼解釋。

再談幾個演員吧,

1)潘粵明 第一次看是在《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再聽說就是婚變的事情了。此次飾演胡八一,對於角色痞的特點略有不足,但效果讓我滿意。有時間會看《白夜追兇》。

2)姜超 看過空政的幾部情景喜劇,對於姜超的角色也不討厭,軍隊改編以後,其他空政的演員好像都轉業了,不知道姜超。這此演王凱旋這個角色,相比黃渤和趙達,我感覺略有差距,但也還接受。但是我本人之一希望王凱旋這個角色在飾演的時候,更加突出角色的勇敢、詼諧與仗義,而忽略掉原著中,毛手毛腳、破壞團隊和諧的特點。

3)張雨綺 聽說個花邊新聞,其他不知。雪莉楊的角色演得不讓我討厭,還可以,臺詞需要加強。

4)佟磊 我忘記了大金牙這個角色在原著中是多大了,感覺佟磊演得大金牙略顯小。看過幾集《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馮褲子的角色與這次大金牙的角色感覺有些相似。在電視劇裡面,大金牙這個角色讓我略有失望,《龍陵迷窟》中是四人小隊,按照劇情發展,以及編劇需要,每個人都要發揮作用,據目前為止,大金牙沒有起到關鍵作用,除了從頭到尾需要摸金三人組的救助。印象最深的就是“從被窩到被窩”,“又勾勾又丟丟”的,一口京片子。

5)周曉鷗 寫到這,先去聽了一遍零點的歌。這次改編很大,加重了馬大膽一夥的戲份,但我不喜歡此次改編,因此討厭馬大膽等一夥,故不寫周曉鷗了。

6)其他 王奎榮老師演得好,又猥瑣又正氣的,就是兩代陳玉樓見面的時候,有些出戏。神煩其他演員的角色。

聽說後續的幾部電視劇還是這些人來拍,我只希望各個角色都有智商就行,《龍嶺迷窟》部分的特效不太好,明顯有趕工的印記。希望以後改進。總體上對於《龍嶺迷窟》持積極態度。


一家之言,匆忙而寫,如果評論,請勿惡評。

頭條上發的第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