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鳥》:三隻“荊棘鳥”,三種女性形象代表著不同的愛情觀

《荊棘鳥》:三隻“荊棘鳥”,三種女性形象代表著不同的愛情觀

有人說世間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愛情,但也有人說愛情是醜陋的。你不會分辨出哪種觀點是準確的,但你肯定會承認愛情不是一直美好的,也會有苦澀。聽聞愛情,十人九悲,何不兩情,做回甲乙丙。聽聞你我,沒有結果,聽聞愛情,全是遺憾。你有沒有藏在心底的人呢?

難以啟齒,卻無法忘懷。每個人都有他們對於愛情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愛情觀,從前的日色變得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歷史上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褒姒一笑,也有楊玉環在馬嵬坡被唐玄宗賜死,更有小龍女和楊過長達16年的等待愛情。小龍女和楊過的老少式在國外的文章裡是非常普遍的。

《荊棘鳥》被譽為澳大利亞的“飄”,是澳大利亞當代作家考琳·麥卡洛在自己年邁的時候面對孤獨的自己時產生的寫作靈感。整本書向我們展示了“荊棘鳥”式的愛情,文章的開頭以凱爾特人關於刺鳥的傳說開始,告訴我們

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荊棘鳥尋找到自己的荊棘樹以生命為代價唱出了世間最悽美的絕唱,書中這一份讓男女主人公終其一生苦苦等候但卻永不會正大光明的廝守終生的愛情,和荊棘鳥堅定不移的追求自己以生命為代價的絕唱多麼相似。進入速食愛情的網絡時代,誰會用一生去愛一個人呢?

一、走進愛情的真正世界

1. 什麼是愛情?

從中國古典文學來看,《周禮·地官司徒第二·媒氏》“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這時候大家認為愛就是網住對方的心,愛就是結為夫妻,從而一生一世,具有親密、承諾、依戀和情感的屬性。

《荊棘鳥》:三隻“荊棘鳥”,三種女性形象代表著不同的愛情觀

考琳·麥卡洛

從西方的神話傳說來看,羅密歐與朱麗葉追求愛情自由,勇於表達愛情,實現人格上、理想上獨立。從中國近代文學作家來看,沈從文說,走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錢鍾書說:“遇見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之後,結婚我沒想過別人。”好的愛情是靜候等待那個對的人,愛情是非你不可,我喜歡你最好的樣子,更愛你有暇的真實。從現代流行音樂上來看,楊坤和郭采潔的《答案》告訴我們“先是甜蜜,然後緊接就會有風雨......那滋味,時而在飛時而下墜,時而又落淚。”

從宗教上來看,佛教認為真正的愛情要懂得用對方的眼光去看世界;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世界;要學會經常地去體會對方的身、心感受,讓無私利在愛情裡濃濃地發散。

二、《荊棘鳥》中三隻“荊棘鳥”

1. 冷靜睿智的“荊棘鳥”——菲奧娜

作為家族第一代女性菲奧娜,是最早將刺扎入胸膛的荊棘鳥,那根她為自己尋找的荊刺—有婦之夫帕克哈,一個為權利與地位,拋棄了愛人與兒子的虛偽政治家。菲奧娜的一生都在為她短暫、痛苦的愛情付出著沉重的代價但卻從未後悔。為了愛情,菲毅然放棄了“貴族”身份,離開了她在新西蘭地位“首屈一指”一個純正的英國教會出身的老“阿姆斯特朗家族”。

麥卡洛這樣描述菲的岀場:“她是一個非常端莊、相當漂亮的女人。她身段優美,儘管下身已經懷過六個孩子,但纖細的腰肢還沒有變粗。”

對於菲的丈夫帕迪而言,菲簡直就是一位女神,這位赫赫有名的貴族詹姆士·阿姆斯特朗的獨生女,因未婚生子,令家族蒙羞,被他父親賜予了一樁門第極為不相稱的婚姻,由上層社會的名媛跌落為剪羊毛工的妻子,一生都在清貧而拮据的生活中掙扎,儘管丈夫疼愛有加,拼命幹活掙錢,想讓她過得幸福一些。

但菲的幸福早在愛人離開那刻已駐足,對帕克哈的愛註定了她一生的悲劇,“反正從我遇上帕克哈的那天起,我就開始了不幸”。因此,她總是沉默寡言,不隨意多講話。命運的不公和貧苦生活使她心如死灰,對一切都失去了激情。

《荊棘鳥》:三隻“荊棘鳥”,三種女性形象代表著不同的愛情觀

菲奧娜的經歷,映射出在

傳統西方父權社會中,女性一直處於被動和從屬的地位,不能自主選擇生活,永遠只是男性的附屬品。菲奧娜就是在這樣一個女性備受歧視、沒有任何自主權利的社會中,公然挑釁自己父親的權利,誓死捍衛自己的愛情,顯然她的舉動不為世容,因此受到最嚴厲的懲罰——被父驅趕。

儘管菲奧娜的鬥爭最終失敗,但她與帕迪相守,甘願受苦的生活態度,又展示出她超越傳統、追求獨立的一面。在那樣一個沒有話語權的社會中,菲無疑是隻最勇敢的“荊棘鳥”,為世人唱出了最美麗動聽的歌曲但亦是一隻“壓抑、無奈”的“荊棘鳥”,被迫屈服。

菲奧娜的女性意識萌芽只是女性反抗的開端,她重視自身感情的同時也心甘情願地從屬於男性。直至她的愛子弗蘭克鋃鐺入獄,丈夫帕迪葬身火海時,菲的覺酲才達到了頂峰,才真正懂得什麼是真愛。

2.善良勇敢的“荊棘鳥”——梅吉

梅吉是文章的主人公,是文章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隻荊棘鳥,而那個高大、帥氣、風度翩翩,一心向往羅馬教廷權利的男主人公拉爾夫神父就是她那顆最長的刺。毫無疑問梅吉是母親菲奧娜追求愛情的犧牲品她與她的母親不同,她是一隻“覺醒、執著”的“荊棘鳥”。

起初梅吉對拉爾夫只是一種兄長的依戀,然而當她明白這是愛後,儘管她十分清楚教士是不結婚的,她還是以無比的勇氣接受了命運的挑戰——她要從上帝手中奪回屬於她的拉爾夫,然而梅吉最後沒能與她深愛著的拉爾夫結婚,在上帝與戀人之間,拉爾夫始終遊弋徘徊,而最終還是上帝佔了上風,拉爾夫用1300萬英鎊表達了自己效忠上帝的決心,同時,也以此換取了大主教的位置。

《荊棘鳥》:三隻“荊棘鳥”,三種女性形象代表著不同的愛情觀

梅吉

梅吉純潔真誠的愛情也在拉爾夫的行動中破滅,而嫁給了與拉爾夫有著相似面孔但粗俗鄙陋的男子盧克。他們並不相愛,盧克愛的是梅吉那每年2000英鎊的嫁妝,而梅吉也無法抽回自己對拉爾夫多年的眷戀。因此,在與拉爾夫相識十六年後,梅吉有了一次與拉爾夫纏綿的機會,併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可是,上帝再次剝奪了梅吉的摯愛,身上流著拉爾夫血脈的兒子,在長大後竟然又次走上了與拉爾夫相同的路,他,要做一名神父,並且在次救人中喪失了自己的生命。

從4歲起,梅吉就明白:“不為自己去爭鬥的人是得不到什麼幫助和同情的”而這也正是麥卡洛給她戴上的最引人注目的皇冠,與母親菲的愛情相比,她對愛情更為執著、大膽,女性自我意識,從菲身上的萌芽期轉變為自我覺醒期。

這種強大的力量讓她勇敢地與上帝爭奪摯愛,“對上帝這個終極父權的代表進行著大膽的挑戰”。就像恩格斯曾經指出:“有覺悟的婦女對封建倫理觀念產生懷疑、動搖,並且進行抗爭,她們的這種覺悟首先表現在爭取愛情自由、婚姻自主上。”

梅吉從小就希望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美滿的婚姻,這也是她一生最大的追求,而對“有愛情的婚姻的追求”則成為夫權制度下女性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女性的自我意識也通過對愛情的追求表現出來。即使沒有真正的愛情,倘若能通過婚姻,改變自身的命運,也是女性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一條重要出路。

克利裡家蔟的第二隻“荊棘鳥”,用一生的經歷向我們展示了它在荊棘之旅中取得的碩果:永不屈從命運的安排,大膽執著地藐視杈威,從而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自我意識不斷加強、人格逐漸獨立”的女性形象。

3. 叛逆而脆弱的“荊棘鳥”——朱絲婷

克利裡家族第三隻另類“荊棘鳥”——朱絲婷,作為股新生力量,給德羅海達帶來了嶄新的時代氣息。這樣一個從小叛逆、獨立、個性張揚的新時代女性,“目光銳利、伶牙俐齒永遠屬於她自己她的天性決定了她對未來的駕馭和主動權”,這些促使她在自我意識的荊棘之路上,走到了勝利的彼岸,

實現了祖孫三代人在追求愛情旅途上的圓滿結局。也許是性格的緣故,女孩子所鍾愛的東西她都不喜歡,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深,她對婚姻和宗教更是堅持己見——不願結婚,牴觸宗教。這點在她拒絕親吻主教戒指時表現得淋漓盡致。

朱絲婷深諳經濟與地位的關係,選擇通過演員來實現自身價值,隻身一人去充滿刺激和挑戰的大都市悉尼尋找自己的天地。她不打算結婚,但卻從未放棄愛情,弟弟戴恩便是她那根最長最尖的棘刺,她把所有的心力都傾注在戴恩身上,他就是她心目中最完美的男子。

《荊棘鳥》:三隻“荊棘鳥”,三種女性形象代表著不同的愛情觀

梅吉和拉爾夫

戴恩在克里特島溺水而亡的消息,對她是致命的一擊,令她陷入深深的痛苦和自責中。戴恩的離開,固然令朱思婷傷心欲絕,但同時也將她從畸形的愛情軌道上拉了回來,讓她能夠正視自己的愛情,最終與苦苦守候她10年的雷恩步入幸福的愛情殿堂。

在看懂了外祖母、母親的愛情悲劇的實質後,她終於懂得該如何把握、追求屬於自己的真愛。這個新時代的女性,在自我意識道路上無疑是最徹底、最革命的一類,她將自己的人生自我價值孕育到自己喜歡的職業中,完全衝破了父權制社會對女性的束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人們展示了新時代女性自信、獨立的一面。她大膽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並通過自身努力,最終獲得了大家的認可。朱絲婷圓滿的愛情結局揭示出:女性只有保持經濟和人格上的獨立,才能在實現自我價值中取得勝利,獲得平等受尊重的愛情地位。

三、三隻“荊棘鳥”帶給我們正確的愛情觀

1.悲劇性的錯位愛情觀

其實菲奧娜早已在與帕迪相濡以沫的相處中深深愛上了他,這位出生高貴的貴族小姐,其朦朧的青春期正處於女權運動浪潮的影響,朦朦朧朧地萌發了追求自我愛情的資產階級愛情觀,但可惜的是菲奧娜未能夠真正的覺醒去掌控自己的命運,她依然是貴族社會操控下的個犧牲品。她最初的個性追求、最早的愛情努力,都成為自己走向悲劇的墊腳石。

而更為合人悲嘆的是,作為一名為愛情付出了巨大努力與犧牲的女性,她一直以為自己所有的愛情都在帕克哈的身上消耗殆盡,留給帕迪的,只不過是一副沒有情感的冰冾軀殼。可是,帕迪卻一直那樣默默地深愛著這個已經烀心留給了別的男人的女子,直到帕迪的去世,喚醒了菲奧娜的情。

在失去丈夫的痛苦中,菲奧娜才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對帕迪的感情。可是,愛情就這樣在不斷的錯過與失去中與菲奧娜失之交臂。

這種悲劇性的錯位愛情,毫無疑問地是西方資產階級第一次女權運動的產物。

2.純淨真誠的愛情觀

命運就是如此多劫。梅吉一生都在追求一份純潔真摯的情感,可是,上帝卻一次次奪取了她的所愛,致使她度過了悲劇的一生。從梅吉這個單純善良而又真誠的女性身上,我們看到了西方傳統女性自我意識的朦朧覺醒。她渴望得到自己追求的愛情,也能夠為了愛情理想而奮鬥,可是,受西方傳統思想的影響,在她的骨子裡,依然有著一些傳統觀念的束縛無法掙脫。

《荊棘鳥》:三隻“荊棘鳥”,三種女性形象代表著不同的愛情觀

3.平等獨立的愛情觀

朱絲婷因為童年的經歷,她以激烈的姿態抵抗婚姻愛情,而將自己的全部情感置放於弟弟戴恩的身上,直到弟弟去世,她的情人雷納用十年忠貞不瀲的愛情等待為她詮釋了愛的真諦,她也在自己情人雷納的愛情中獲得了靈魂的救贖。

朱絲婷追求愛情的情感歷程,則很好地闡釋了西方新時代女性對待愛情時追求平等獨立、並在追尋過程中尋求自我的愛情觀念。而她迥異於母親、外祖母的愛情結局,為我們很好地詮釋了新一代女性愛情觀的價值。

四、總結

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荊棘鳥。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註定在尋找只屬於自己的荊棘樹。即使頭破血流,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即使只能獲得短暫的幸福,我們還是會想荊棘鳥一樣唱出最悽美的音符。

這是一種殉道的快樂,是一種信念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在痛苦中愛著,在愛中成長—解讀中三位女性形象追求愛情的荊棘之路》

2.《愛情是隻荊棘鳥—中祖孫三代三個女性形象的愛情自主意識試析》

3.《“荊棘鳥”式的愛情—讀有感》

4.《董棟.自我意識的荊棘之旅—淺析中的女權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