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用語以後會取代漢語嗎?

夭鈴欲竊


網絡用語肯定無法取代漢語!

所謂網絡用語,是指在網絡上相互交流使用的語言和詞彙。網絡用語有一定的使用者,最多在一定範圍裡或就只能在網絡上流行。

平時愛上網的一般是以青年人為主,一些老年人或低年級學生一般不上網。對他們來說,一開始根本就不知道也弄不清網絡用語是什麼意思!

而網絡用語的詞彙,主要還是由漢語組成,少量由外語(英語)或字母、數字組成。多為諧音、錯別字,也有象形字,其構詞方法很不規範。

而中國的漢語是一個嚴密的語言系統,是經過數千年的使用逐步完善起來的。漢字的筆劃順序與字義變化多端,一字多音多義的很多,而英語只有26個字母,所有詞都由這26個字母組成,我認為這要比漢語簡單得多。

同時漢語也和其它語言一樣也是一個開放的語言系統,它在運用的過程中,會不斷從其他民族語言、外語以及本民族方言中吸收詞彙,不斷豐富自己,從而使自己成為世界上詞彙最豐富、表現力最強的語言。英語、日語中有不少的外來詞,那麼,今後漢語中說不定也會加入不少外來詞和網絡用語!

網絡語言根本不可能取代漢語,最多從形式上豐富了漢語,它可能會成為漢語詞彙的一種形式。

不同的人對網絡用語有不同的看法。如有些人認為網絡用語不規範,會損害漢語的純潔性,特別是低年級孩子,正在學習漢語的初級階段,最好系統學習漢語的語法結構與構詞特色,掌握漢語的基本用法,不要使用網絡用語。也有的認為網絡用語只要約定俗成,就可以成為漢語的詞彙。而我覺得有些網絡用語並不適合推廣,最多適合網絡語境中或成年人的交流中。

網絡用語“給力”一詞登上了《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在網絡上引起巨大反響,說明網絡用語有的已被官方正式認可,而且會被人們越來越喜愛,今後也會成為和成語一樣的約定俗成的詞彙。

這是一個標誌性的大事件,必將在中國語言史上留下一頁。

漢語是中國人民幾千年積累起來的,網絡用語今後會成為其中的一部分,但永遠不可取代漢語!也許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漢語會取代英語的地位,成為世界通用語!

漢語是世界上最豐富最美麗的語言!其中的奧妙是其他任何語言都無法抵達的!相信終有一天,全世界人民都會學習漢語,用漢語交流的!


書中浪子


我認為網絡用語以後不會取代漢語,中國上下五千年漢語使用歷史永久,最近聯合國已正實宣佈《漢語》為世界通用語言,因此網絡用語取代不了漢語。


徐焱森


沙縣小吃會取代南方的米飯和北方的麵食嗎?

很顯然不會。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網絡用語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漢語的一部分(部分字母或英文不算)。即使把兩者切開,我覺得網絡用語也不可能取代漢語。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網絡用語的有效壽命通常比較短。

網絡流行語的有效壽命通常只有2–5年,比如上古時期的“886”、“斑竹”、“大蝦”什麼的,估計很多00後都沒見過;又比如晚一點的“城會玩”“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信春哥得永生”。有些網絡用語,一旦過時了,你都不好意思說,因為你說了就代表你也OUT了。

第二個原因是,網絡用語是二次元的衍生品,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大量引用,但是使用的人群是非常有限的。

就像沙縣小吃,雖然全國各地遍地開花,但是仍然不會改變大家對主食的依賴。

沙縣小吃就像網絡用語,而漢語就像主食。

網絡用語有一定的趣味、內涵,但和博大精深魅力無限的漢語比,前者是小溪,後者是江河大海。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網絡用語不會取代漢語,放心吧。沒有任何語言能夠在這片土地取代它。聯合國已經宣佈:漢語成為世界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