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拋荒了會被政府收回,怎樣做到在外打工又不會棄耕田地?

赧水河畔追夢人


我家裡面的田現在也是荒著了,但是今年的話都送給別人種了,送給別人種的話,有人管理起來還是好一點,慌著的話以後很難開荒了,自己再種糧食很麻煩的,年輕打工嘛,老了還得回去種地嘛,要有長遠的打算嘛。


四川張五


有些人在很遠的地方打工,不可能回來種地,這就要想個辦法。就是把土地承包給別人種菜種糧食都可以。

如果在離家鄉比較近的城市裡打工, 可以一邊打工一邊種地。最起碼種上一茬麥子,來年也能收到好幾千斤,不管怎麼說都比土地荒廢著強。

土地荒廢著,還不如讓別人白種上兩年,然後再給你適當的補貼,不然你地裡的雜草都有一人高,是很難處理的。

有些實力雄厚的人,可以承包大片的土地,在裡面種莊稼,或者是搞農牧業,養豬、養雞、養羊、養牛都可以。

總之土地閒著也是閒著,讓別人利用起來,適當給你一些補貼也是不錯的。








五子龍女


第一,糾正一個錯誤的認識,田拋荒了不會被政府收回,只是鎮裡和村裡可能要動員承包地的農戶進行復耕,但這種動員也僅是做土地當事人的思想工作,一般也不會強制要求當事人必須耕種。

第二,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還是很多的,概括起來主要有:(1)流轉給他人耕種;(2)以土地入股,交給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業合作社耕種;(3)免費讓其他群眾耕種;(4)栽種一些過程管理較少或基本不須管理的農作物。

下面,就處理的辦法作一簡要介紹:

一、最好的做法:流轉給他人。這種辦法既較好解決了棄耕的問題,又能有一定的收入。但這種辦法要看條件和機會,有業主來流轉才能選擇這一辦法,相對來說比較被動。

二、正在推廣的做法:土地入股。就是將土地交給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業合作社,由他們來統一耕種,一般來說每年會按時進行分紅,但誰也不能保證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業合作社一定賺錢,也有可能發生無法分紅的情況。這一種情況總體還是比較好,但也需當地正在開展這一類工作才有機會入股。

三、最省事的做法:無償提供給他耕種。左鄰右舍也好,其他地方的群眾也好,只要他願意耕種,就無償地提供給,目前這一情況在農村還比較普遍。

四、應付了事的做法:種“懶莊稼”。就是一次性種下去,中間過程基本可以不管理,目前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地遮住。比如種植一些果樹、一些中藥材,管也可,不管也可,這樣誰也不能說這塊是拋荒了的。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