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球員離金球獎還有多遠?

體育任意球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只能說這個難度很大,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第一就是身體素質不行,第二就是成長環境不利,第三就是發展方向不對。下面具體說下我的個人觀點。

開頭語:亞洲足球一直在世界足球舞臺是一個“弱者”的存在,儘管亞洲擁有龐大的會員國,甚至有最大的足球受眾群體,但是其足球水準卻難以抗衡歐美。當然,亞洲足球在日韓的引領下不斷進步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2018年世界盃上,日本隊成為唯一一支進入淘汰賽的非歐美球隊,亞洲足球的風頭甚至蓋過了非洲以及中北美洲,但是,亞洲球員卻一直不是世界的主角。歐美球員之外,非洲球員的個人能力以及影響力遠遠高於亞洲球員,中北美洲球員的水準也是亞洲球員比不了,在當今世界足壇,亞洲球員中除了孫興慜之外,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一流球星,不過,即便是“亞洲一哥”也在最終的金球獎評選中僅僅排名第22位,那麼亞洲球員距離金球還有多遠的距離呢?

2019年金球獎排名,亞洲球員孫興慜排在第22名,創造了亞洲球員的金球獎最高排名。他成為了尤尼斯之後第一個獲得選票的亞洲人,事實上,當年尤尼斯獲得的選票有一定的“運氣”成分,而孫興慜的這張選票,才是真正具有含金量的選票,亞洲人即便是強如朴智星這樣的歐冠冠軍,最多也就是象徵性的參選,根本得不到評委的支持,亞洲球員的個人能力似乎難以達到世界水準。

職業水平較高的職業運動首先拼的就是身體,亞洲人有著天然的劣勢

擁有著直接頂尖職業賽事以及營運收入的比賽,幾乎都是被歐美人壟斷的,亞洲人都不行。全球受眾群體最大的兩項運動足球與籃球,亞洲國家的整體參賽水準最多也就是準一流的水準。足球就不多說了,亞洲球隊最多也就是小組出線,除非有像韓國人那樣的2002年的裁判幫忙,否則亞洲球隊極難進入八強,甚至於小組出線都得靠運氣。

日本隊之所以可以在2018年小組出線,有3個有利條件:第一,他們幾乎分到了一個除了東道主之外最弱的種子隊波蘭隊;第二,面對哥倫比亞的關鍵之戰,對手早早被罰下一人,這也是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決賽的舞臺上第一次戰勝南美球隊,還是以多打少;第三,日本的最終出現靠的是最後消極避戰利用規則,憑藉紅黃牌少擠掉了塞內加爾,所以,運氣極佳的情況下,亞洲球隊才有機會出線。

而籃球現在歐美與亞洲的差距是越拉越大。中國男籃十幾年前還能衝一下世界前八,面前算是一流球隊裡面的末流,但是如今中國男籃根本打不過歐洲二流球隊,而伊朗之類的更是扛不起亞洲的大旗,當然,如果你把澳大利亞算作是亞洲隊的話,那當我沒說。

身體的天然劣勢是亞洲球隊扛不住歐美的重要原因。在任何高度職業的話的體育賽事中,身體都是首要條件,是你發揮技術的先決因素。這點不僅僅存在於男子體育,在女子體育也是如此。

以女足為例,上世紀90年代女足基本沒什麼歐洲人看,所以亞洲女足抗衡美國是世界女足的主題。歐洲也就是瑞典跟挪威還有看頭,可是近幾年女足市場不斷擴大,營運收入提高,歐洲人開始重視了,再看看法國女足世界盃,這才幾年的時間,八強裡面就出現了七支歐洲球隊共同抗擊美國的畫面。因此,在這種高度職業化的比賽,只要是歐美人願意花功夫,超過亞洲就是分分鐘的事情,因為身體上亞洲人跟歐美人差太多了。

身體上的天然劣勢,讓亞洲足球運動員幾乎難以獲得與歐美球員對抗的資本,這不僅僅是存在於足球世界中,類似於孫興慜這樣的球員,亞洲足球不知道幾十年才能出一個,鳳毛麟角,就這樣的,在歐美球員那裡不說是多如牛毛,起碼不是什麼稀罕事情,所以,這一橫亙在歐美與亞洲之間的天塹難以逾越。

不上不下的經濟,影響了亞洲球員的發展

另外一個層面就是經濟。孫興慜的成功得益於早早的就進入德國進行訓練,較早的接受了歐美高水準的訓練水平,但是,像孫興慜這樣的亞洲球員並不多。亞洲不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區,但是比起南美與非洲好了不少。這卻成為一個最大的障礙。

想想埃託奧剛去馬德里的時候,小孩到了幾場都沒人管,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埃託奧那麼“憎恨”皇馬,但是孫興慜呢?人家還有父親陪同一起,在歐洲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但是這其實不利於球員的發展。

更加貧窮的非洲以及南美球員來到歐洲之後,他們的競爭壓力更大,因為沒有退路,而亞洲球員即便是年紀輕輕到了歐洲多半是企業贊助或者通過什麼活動去的,懷著的心態就是能行就留下,不行我回國照樣有出路,但是,同齡的非洲與南美的小孩呢?他們留不下來的話,回去的話就是跟家人一起捱餓,你說誰更拼命?

德國球星波多爾斯基表示:“日本人有禮貌很好,但這對足球沒什麼好處。”或許不僅僅是日本足球,整個亞洲足球都是這樣,這種現象在東亞更為明顯,深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的東亞圈,喜歡把中庸,大和等思想融入到任何的事情當中,這本身就讓很多的亞洲球員缺少了非洲以及南美球員的那種“狼性”,再加上你本身有沒有歐洲足球那種環境,因此,亞洲球員大多有一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觀點,很難突破自己的上限。

因此,在身體條件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亞洲球員身上的“狼性”精神不足,因此亞洲球員身上的潛力開發應該也算是最少的了,想比較與那些來自於非洲以及南美貧民窟的孩子,亞洲孩子太過於“幸福”,這也不利於亞洲培養出超級巨星。

亞洲足球走在了整體化發展的道路上

亞洲足球現在走的路子其實也不利於金球巨星的培養。亞洲足球更為推崇的似乎是一種集體利益大於個人利益的路數,球星必須服從整體,而不是整體服務於球星,尤其是近些年日本足球的進步與成長,更讓亞洲其他國家堅信這條路才能振興自己的本國足球。

首先我們得承認,從整體角度來說,處於弱勢的亞洲足球想要在世界盃的舞臺上有所突破,這是最快的辦法,甚至是唯一的辦法。但是,也因為此,亞洲很難培養出類似於馬內,薩拉赫這樣的頂級非洲球星。

其實非洲這些年有很多的頂級球星,比如埃託奧,埃辛,德羅巴,直到現在的馬內,薩拉赫以及庫利巴利,都是世界一流甚至是超一流的球星,水平都在孫興慜之上,甚至有機會去終結梅羅,但是他們所在的國家隊取得的成績其實比起韓國與日本其實高不到哪裡去,甚至還不如日韓。

日本隊在2010年世界盃上小組賽送走了埃託奧的喀麥隆又在2018年世界盃上送走了馬內的塞內加爾,2010年的埃託奧跟隨國米三冠在手,2018年的馬內也是利物浦的主力邊鋒,但是就是踢不過日本,在這一刻整體戰勝了個體。

非洲足球甚至於南美足球不在乎整體如何,他們推崇個人英雄主義,這反倒是有利於他們讓自己能力突出的球員容易拔尖。而反觀亞洲足球,無論是孫興慜還是之前表現出色的香川真司,到了國家隊似乎沒什麼特別的表現,高度的服從意識,從某種程度上抹殺了球員的天性,這讓亞洲球員在歐洲頂級聯賽裡只能是充當綠葉的角色。

即便是孫興慜這個亞洲第一級別的球員,你覺得他到了歐洲一流豪門能打上核心嗎?答肯定到是否定的,但是薩拉赫,馬內去了大部分的豪門裡都能打核心,至於南美球員就更不要說了。你不能再豪門球隊裡當核心,怎麼去觸碰金球呢?

因此,亞洲球員目前來看上限就是一個頂級豪門的綠葉球員,沒有能夠打上豪門核心的實力,因此,這也註定亞洲球員距離金球還很遠。更為關鍵的是,亞洲國家對於球員的這種培養方式,也難以鍛造出這樣的超級球星。

總結:因此,無論是從球員的身體素質,還是從生長環境以及球員的培養方向上,亞洲目前都是走在與培養金球獎相反的方向上,除非亞洲整體的足球水平能夠達到抗衡歐洲的程度,否則亞洲球員斷然是難以拿到金球的,甚至我們可以這麼說,亞洲球員拿到金球的難度比亞洲球隊拿到世界盃的難度更大。


極度說球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金球獎對亞洲球員來說,暫時還是要多遠有多遠。

在這裡不是歧視亞洲球員,亞洲有很多優秀的球員,他們飛馳在歐洲賽場,為五大聯賽球隊攻城拔寨。但是,金球獎對亞洲球員來說,距離不是一般的遙遠。

1.豪門壟斷

要拿金球獎,最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身處豪門球隊,而且不是衰落了的豪門球隊,一定要是如日中天的豪門。

在這一點上,亞洲球員很難做到,加盟歐洲豪門是每一個足球運動員的夢想,同樣也是亞洲球員的夢想,但是難度非常大,不但要加盟,還要成為主力球員,或者核心球員才有可能有評選資格。

2.歐美球員

縱觀歷屆金球獎得主,基本被歐洲和美洲球員壟斷,這樣個地方也是世界足球最發達的地方,其他大洲的球員很難很難。

尤其是生在“梅羅時代”的球員,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不管踢出多麼出彩的成績,都會在C羅和梅西的光環下變的暗淡。好不容易打破這個傳統的莫德里奇也是飽受爭議,但是看看莫德里奇的成績單,同樣不是亞洲球員可以達到的。

3.成績說話

金球獎沒有一個硬性的標準,不管是聯賽成績還是國家隊成績,都可能影響到評選,因為同時期優秀的球員實在是太多了,真的很難選擇。

作為一名球員,進攻端的球員需要用進球數、助攻數來說話;防守端的球員需要用自己的攔截數、搶斷數、丟球數來證明自己。

同時所在俱樂部有沒有獲得歐冠冠軍,聯賽冠軍,所在國家隊的世界盃成績都是一個需要考核的元素。

這些成績亞洲球員所在的球隊是無法滿足的,不管是俱樂部和國家隊,成績都太黯淡了。

亞洲球員最現實的就是被金球獎提名,能有一個比較靠前的排名,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榮譽,亞洲足球只有好好發展,整個亞洲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才能真的走出一位金球獎得主。

我是託小尼的風,感謝您的關注,我們一起暢聊足球!


託小尼的風


亞洲足球之於金球獎,似乎從不是耀眼存在,或者礙於時代,或者受限實力,人們總是將這片最廣闊大陸上的球星歸為配角。但在近兩年的歐洲主流陣地,亞洲新生代已開始用表現撬動這種刻板印象,或許有一天,他們會成為金球獎的主角。

哈里·凱恩,菲爾希爾·範戴克,還有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

在今年國際足聯世界足球先生的評選中,身為韓國男足隊長的孫興慜,將自己的前三名選票投給了同隊搭檔,歐冠決賽對手,以及長久以來的偶像。遺憾的是,在生涯軌跡不斷突破上限的黃金時代,這位上賽季熱刺的隊內最佳,並沒有與凱恩共同躋身世界足球先生的十人候選。

從此前落選PFA最佳陣容、無緣PFA最佳球員提名,到世界足球先生評選中填寫選票、擔當看客,只得寄希望於金球獎候選大名單的眷顧,以一己之力扛起亞洲之光大旗的孫興慜,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頻繁止步於新世界的門口。

寄希望於金球獎候選大名單的眷顧,以一己之力扛起亞洲之光大旗的孫興慜,頻繁止步於新世界的門口。

亞洲足球距離個人頂級獎項到底有多遠?或許,正值巔峰的韓國隊長,可以用自己的進擊之路給出最真切的答案。從過去到現在,相較於更注重全球影響力的世界足球先生,亞洲球員倒是在由《法國足球》操辦的金球獎留下過更多鮮明印記。孫興慜的目光所及之處,並不缺少前輩們的光輝歲月。

由《法國足球》創辦的“科帕獎”,迎來了歷史上第一位獲獎人。毫無懸念,已經能在金球獎高居第四位的基利安·姆巴佩,以110分對31分的絕對優勢,力壓效力於多特蒙德的普利希奇,成為了全球U21新星們的第一代言人。至於其它登上前十名榜單的候選人,包括了賈斯廷·克魯伊維特、羅德里戈、詹路易吉·唐納魯馬、亞歷山大-阿諾德、庫特羅內、阿瓦、海達拉,以及彼時來自格羅寧根的日本新人,堂安律。

日本小將堂安律去年在歐洲金童獎和科帕獎的評選中同時躋身候選名單

能在歐洲金童獎和科帕獎的評選中同時躋身候選名單,曾被暱稱為“馬拉多堂安”、“浪速區梅西”和“大阪瑰寶”的堂安律,成為了全亞洲唯一的存在。今年夏天,這位2016年亞青賽的最佳球員,以750萬歐元轉投了三年前便開始關注自己的埃因霍溫,在以25號球衣繼續向中村俊輔致敬的同時,他也成為了首位在單場歐聯杯奉上兩次助攻的日本球員。

誠然,對於歷史悠久、“逃離魔掌”的《法國足球》而言,亞洲球員的名字實在是久違了。在堂安律異軍突起地競逐科帕獎之前,這家專業權威媒體與亞洲足壇的交集,已經要追溯到整整12年前了。

2007年,當“巔峰版卡卡”實至名歸地榮膺“雙料球王”時,兩個亞洲球員的名字,出現在了金球獎的提名名單上——尤尼斯·穆罕默德,伊拉克人,加拉法體育;中村俊輔,日本人,凱爾特人。雖然是候選名單中,唯一不在歐洲效力的非門將球員,但在2007年以制勝球帶領伊拉克爆冷封王亞洲盃的尤尼斯,還是得到了評委們投出的兩分,並在最終排名上壓過了貝爾巴托夫、埃託奧、吉格斯、范佩西和貝克漢姆等人,位列第29名。時至今日,這依然是亞洲球員在金球獎留下的最好排名。

彼時,在一篇名為《忘掉卡卡吧,我的年度最佳就是尤尼斯》的文章中,《衛報》專欄作家詹姆斯·蒙塔古如是寫道:“水深火熱的生命威脅,家人深陷的安全隱患,在故土支離破碎的困境下,還要以隊長之名承擔團結祖國的重任……相較於尤尼斯在過去12個月經歷的殘酷現實,就算是卡卡的歐冠和世俱杯金牌,也會顯得黯淡無光吧。”

身為伊拉克男足的隊長,攬下亞洲盃金球獎和金靴獎的尤尼斯,並不是沒有得到過前往歐洲踢球的機會——包括法國的朗斯和里昂,都曾為其送出過報價。但是,在以照顧家人為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下,考慮周全的尤尼斯,終究放棄了踏上英超賽場的職業夢想。安全第一,家人至上,他的堅持貫穿始終。三年前,先後輾轉於加拉法、阿拉比、薩德和阿赫利的伊拉克隊長,正式掛靴退役,這個少年時代曾經苦練籃球的全能前鋒,已然為亞洲足球奉上了不朽傳奇。

2007年亞洲盃,尤尼斯以隊長身份帶領伊拉克爆冷奪冠,他慶祝時將國旗袖標纏在額頭上怒吼的場景,相信許多球迷仍然記憶猶新。也正是這一系列精彩表現,讓他成為第一位得到金球獎選票的亞洲球員。

時代的遺憾

從開放國籍的1995年,到摒除所有限制的2007年,金球獎向全世界所有球員敞開懷抱,不過是一個輪迴的時間。回溯過去2 0多年,可以得到金球獎提名的亞洲人,包括了中田英壽(1998、1999、2001)、稻本潤一(2002)、薛琦鉉(2002)、朴智星(2005)、尤尼斯(2007)和中村俊輔(2007)。金球獎評選的亞洲第一分確實來自尤尼斯·穆罕默德,但金球獎候選的亞洲最強者,終究是中田英壽的獨佔神話。

“退役的原因很簡單,我已經感受不到足球的樂趣了。”多年以前,在談起自己年近而立就早早退役的決定時,不同於旁人的扼腕遺憾,中田英壽的回答卻顯得輕描淡寫。此前,關於其之於世界足壇的歷史定位,“球王”貝利曾給出過自己的答案——在國際足聯100位最偉大的現役球員榜單上,中田英壽作為唯二的亞洲球員,被貝利列入其中。

當然,相較於巴西傳奇的一家之言,《法國足球》對日本偶像的專業認定,無疑更具有說服力。在1998、1999和2001年,穩定立足於亞平寧半島的中田英壽,先後三次入圍了金球獎的50人候選,獨當一面。雖然最終都未能獲得選票,但在那幾年時間,作為日本足球第一位舉起意甲冠軍的門面擔當,他的個人網站可是人氣爆棚,甚至僅僅一週的點擊量,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突破百萬大關。

試想一下,如果從中田英壽出道之時,金球獎就是面向全世界開放的狀態,那麼他在成長過程中享有的認知度和影響力,也絕對要超過直到參加洲際賽事才真正為人知曉的情況。如今為堂安律享有的循序漸進,恰恰是中田英壽和阿里·代伊們所面對過的時代之憾。

別忘了,僅僅是憑藉2015-16賽季的黑馬奇蹟,瓦爾迪和馬哈里茲就同時在2016年的金球獎評選中躋身前十。鑑於世紀之交的意甲聯賽,可是足以比擬當下英超賽場的傲視群雄,如果可以身處於更好的時代背景,身在冠軍球隊並有所作為的中田英壽(2001年還榮膺聯合會杯銅球獎),或許就理應獲得評委們的選票。

球員時代中田英壽就很是擅長穿著搭配,退役後他更是頻頻現身時裝週。出色球技加上俊俏外表,若是在這個時代踢球,這位日本中場大師將會獲得更多關注度,自然有可能在金球獎上獲得更多認可。

英超盛世、球會擔當、大賽先生、偶像資質——不同於前輩們的缺憾,適逢事業上升期的孫興慜,確實擁有著為亞洲球員刷新歷史的內外條件。他曾經說過:“在韓國,人們都說你要敢夢敢為。所以,每個球員都夢想自己捧起金球獎的時刻,我也一樣。”

從這一個多賽季的個人發揮看,免除兵役煩惱的孫興慜,絕對有資格成為金球獎大名單的提名者。當波切蒂諾與托特納姆熱刺陷入發展瓶頸時,只有他在英超和歐冠的單騎救主,可以讓球迷感到些許慰藉。另外,想象一下吧,如果孫興慜現在真能有歐冠和亞洲盃的榮譽加身,那麼亞洲球員歷史上第一次躋身金球獎前十名的里程碑,也絕對不是夢想。

或許,最近由經紀人放出的與那不勒斯的流言蜚語,就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間。對於野蠻生長的孫興慜而言,如果現東家真的陷入內亂、不得不推倒重建,他的最好選擇無疑是去往一家可以爭奪冠軍榮譽的歐洲五大聯賽球會。在職業生涯的巔峰年華,他必須做出最精緻利己的決斷。

亞洲風暴

一週之前,當孫興慜在悽風冷雨中目睹著格納布里的“七進七出”時,比他年少3歲的同洲後輩阿茲蒙,則迎來了久違的歐冠勝利。在聖彼得堡澤尼特3比1擊敗本菲卡的比賽中,伊朗前鋒以一次機警的單騎闖關,躋身了本賽季歐冠小組賽迄今為止,僅有的七位能完成連場進球的球員之列——熱刺的凱恩,拜仁的萊萬多夫斯基,里昂的孟菲斯,阿賈克斯的普羅梅斯,薩爾茨堡的霍蘭德和黃喜燦,還有伊朗人自己。

10月2日,歐冠小組賽G組第2輪,聖彼得堡澤尼特3比1擊敗本菲卡,阿茲蒙憑藉機敏跑位收穫人歐冠生涯第四球。包括伊朗前鋒在內的一眾亞洲新生代球員,正在歐洲聯賽颳起一陣青春風暴。

要知道,阿茲蒙上一次能在歐冠小組賽進球並獲勝,已經是三年前的往事了:2016年11月23日,羅斯托夫3比2爆冷擊敗拜仁,他的扳平比分為主隊扭轉局勢。今年2月,在羅斯托夫和喀山紅寶石留下42個進球后,曾經與多家英超球會傳出緋聞的阿茲蒙,以1200萬歐元的身價來到俄超豪門澤尼特,成為了俄羅斯國腳久巴的鋒線搭檔。本賽季至今,穩坐主力位置的伊朗人,已經在各項賽事收穫7個進球(每157分鐘進一球),而憑藉在歐冠小組賽的7射2進(本季歐冠第一球也屬於他),他也以職業生涯的4次破門壓過本國傳奇阿里·代伊,成為了歐冠正賽歷史進球最多的伊朗球員。

眾所周知,曾經被國際足聯官方網站欽點為“伊朗梅西”的阿茲蒙,年紀輕輕便是超越亞洲級別的存在。多年以前,17歲的他曾跟隨塞帕罕U19前往聖彼得堡參加獨聯體杯,那屆賽事,他6場斬7球,憑藉優異表現吸引了喀山紅寶石球探費多羅夫的關注。一年後,阿茲蒙與喀山紅寶石簽字畫押,而被其婉言謝絕的對象,就包括了尤文圖斯、國際米蘭、阿森納和巴塞羅那。

在經歷了過往多年的斷檔和空白期後,本賽季的歐洲主流聯賽,已經見證了諸多亞洲球員風靡網絡的個人發揮:從黃喜燦、南野拓實、中島翔哉、三好康兒,到權昶勳、李剛仁、大迫勇也、中村敬鬥,直至目前競逐著俄超聯賽射手榜頭名的烏茲別克斯坦前鋒——紹穆羅多夫。很顯然,不同於以往更多服務於體系的團隊和防守標籤,這些新生代的亞洲面孔,正在向歐洲足壇展示著愈發鮮明的個人和進攻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