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暴飲暴食愛運動為什麼得了糖尿病?

寒江雪163207957


有很多因素可以刺激血糖升高,因此單純用血糖診斷糖尿病令人防不勝防。比如有的人為了測空腹血糖,早晨不吃飯,結果在醫院到了10點鐘才測試上血糖,實際距離前一天晚飯已經17個小時,那麼這就是飢餓後的血糖,不是空腹血糖。但是很對醫生問都不問,直接診斷為糖尿病。還有其他原因造成臨時血糖升高,如焦慮、感染、醉酒、疲勞、失眠、便秘等。根據你的情況,得2型糖尿病的機會不多,但醫源性糖尿病的發生機會則是隨時的。參見中國老年保健協會《中國老年糖尿病中醫營養指南》。


聶文濤中醫技術推廣


門診會遇到這樣的糖尿病朋友,他們說自己保持著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鍛鍊,吃飯也比較注意,但不幸的是他們也患了糖尿病,很多人就很不理解,我怎麼會得糖尿病呢?我已經很注意了呀!

前幾天病房裡住了一個小夥子,32歲,身材非常好,肌肉線條勻稱健美,問起來他是個健身教練,因為血糖20多入院治療。他告訴我,因為他的這次住院,讓他的那些學員們對鍛鍊產生了懷疑,每天運動也會出現血糖高,那運動還有什麼價值呢?

糖尿病的發病是由多因素決定,2型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是

  • 年齡:超過40歲

  • 超重或者肥胖和/或中心型肥胖

  • 靜坐的生活方式或生活壓力比較大

  • 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 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婦女,出生前宮內營養不良

  • 高血壓或血脂異常或者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等

  • 抽菸

對照這些因素可以看出運動情況是糖尿病發病的一種因素,但並不是這種因素保持的很好,就不會出現糖尿病。

其中家族史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經常有一些家庭中3代都有出現糖尿病的情況,無論這個家族中的生活方式如何,基因決定了人健康的一部分。

出現這種情況,有的糖尿病朋友就會慨嘆,“這就是命啊!”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比較大,很多人由於交感神經興奮,影響了激素水平,也會導致血糖的升高。

有些患者是由於出生前在母體內就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出生後不正常的餵養會讓這部分兒童體重明顯超過正常,這是由於宮內記憶會讓這部分人群下意識的多攝取營養儲存起來,會導致成年的肥胖或者超重。而肥胖仍然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在長期肥胖的過程中出現了胰島素抵抗,胰島功能已經出現了下降的情況,可能存在了糖尿病前期或者糖尿病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再進行鍛鍊或者飲食控制,胰島功能已經損害了,只能保持血糖的相對穩定,但仍然是糖尿病狀態。

綜上所述:影響糖尿病發生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堅持鍛鍊和控制飲食可使大部分患者不患病,即使患病,身體也能保持良好的狀態。
繼續保持運動和控制飲食的狀態,既然已經確診為糖尿病,就要正確對待,單純的、早期的糖尿病不影響工作和生活。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使血糖平穩,來防止併發症的出現。

我是孫醫生,關注孫醫生講糖,持續瞭解更多優質健康知識,有幫助請點贊,有疑問請留言,必復!

孫醫生講糖


也可能是遲發性Ⅰ型糖尿病,到成人才發病。從你簡述來看,僅能提供這點可能性,尚需從胰島功能損害程度來評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