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董明珠拒絕直播帶貨,堅持線下銷售的做法?

工業互聯網


從這件事堅決支持董明珠。

企業存在的理由之一,就是解決就業機會。在新冠疫情的情況之下,格力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依然照發工資,還要招新員工解決就業機會。我認為此舉董明珠,就是民族的英雄。

雖然直播僅僅是一種傳播的工具或者營銷的工具而已,剛剛興起,人們好新鮮而已,另一方面,這種直播工具也只適合部分產品或者一些新品,對已經成為品牌的產品來講,甚至一些大件的電器來講,那麼直播不合適。而且我認為直播這種流行性也長久不了,只是剛剛興起熱一陣而已,最終還要歸於平靜,僅僅是一種傳播的工具而已。

新冠遲早要過去的,經濟遲早要恢復的,決定企業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沒有人企業寸步難行,看看企業的企這個字的寫法,就知道企業止於人,沒有人企業也要停止不前了。而新冠疫情這種狀況之下,是召集人才收集人才的最佳時機。

所以從上面兩種情況來看,董明珠絕對有戰略眼光,知道在這個時候什麼最重要,而且為將來的的爆發做好一切的準備。

同時董明珠這麼做也是有相當的實力和底氣,沒有前期的實力的底氣做準備,沒有前期的戰略眼光的考慮,以及沒有把風險想的這麼周全,那麼今天對董明珠來講,只能說有心無能為力,今天她想到了做到了是在N年前她已經做好了這種戰略儲備。

所以從方方面面來講都尊敬董明珠,尤其是這次新冠疫情後的決策更加尊重董明珠。




Mike-臨界點



走向深藍的海軍


我想,董明珠並不是真正拒絕直播帶貨,而是格力還沒有做好準備。正如董明珠曾怒懟“90後開網店是國家隱患,影響實體經濟”。但是後來,董明珠卻帶頭,格力員工全員開設個人網店。董明珠自己的微店2019年賣了3.5億。

對於格力來說,線下的傳統經銷商體系是格力的一大優勢,也是其在過去主要依賴線下銷售的環境下,仍然能夠與國美、蘇寧這樣的連鎖超大型賣場叫板的原因。

如果現在要全力擁抱線上,那麼過去積累的線下渠道怎麼辦?線上能不夠撐得起來?其實,這是需要進行平衡的。這不僅僅是格力,很多保險公司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比如平安人壽。其傳統的線下代理人是其過去告訴發展的基石,但是互聯網時代,如何轉型也成了平安人壽麵臨的一大問題。平安也很謹慎,謹慎到曾有一次在微信端開通保險經紀業務後不到一天就夭折了。

1.格力產品可能並不適合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現在最主要的優勢之一還是在於價格。而格力對價格相對來說是比較堅持的。曾經跟國美之爭,也是緣起於價格。

而且格力電器這種價格偏高的耐用消費品,在直播帶貨中的銷售轉化率並不高。

就以前段時間羅永浩第一次直播帶貨來說吧。雖然羅永浩第一次直播帶貨就賣了1.1億,但是客單價大約只有120元,高價科技產品如價值2899元的石頭掃地機器人、小米手機等根本沒有在直播中賣完。

直播帶貨這種需要即使衝動消費的情況,對於耐用消費品如果沒有特別的刺激,恐怕很難實現銷售轉化。

2.線下銷售渠道和線上銷售的平衡。

正如上文所說,格力非常依賴於線下的渠道優勢,但是直播帶貨對於高價耐用消費品的銷售轉換並不理想。那麼格力如果貿然與直播帶貨合作,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甚至可能引起傳統線下經銷商和銷售人員的不滿。

所以,雖然董明珠是一個比較開明的製造業企業家,而且她也促進了格力的線上門店的發展,但是在選擇直播帶貨這件事上,恐怕還得從長計議。

或許,以後會看到格力在自家線上平臺上,加入直播銷售模式吧,這可能更適合格力。

3.直播帶貨的品牌宣傳目的。

另外,還有一些商家選擇直播帶貨可能並不是為了銷量。正如羅永浩所說,有些世界500強企業找他帶貨,並不要求銷售量,主要目的是為了品牌宣傳。

那麼格力是否也可以這樣做呢?我個人認為,格力並不需要這種模式。董明珠自己就是一個網紅企業家,她沒有必要藉助別的網紅來宣傳自己產品。

綜上所述,我認為,董明珠雖然目前拒絕直播帶貨,但是並非如她所說,堅持線下銷售,其線上門店系統早就已經上線了。只不過,董明珠更願意的是,線上線下可以結合,而且這種結合不能脫離於傳統的經銷商和線下銷售人員。從而在不放棄傳統渠道優勢的前提下,實現“1+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