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高手不吝賜教:連續漲停的股票,如何判斷主力開始出貨?

簡簡單單掙錢


主力漲停板出貨一般都有一些識別技巧,如果股票標的出現先掛單後撤單、早晚停中途落、利好不漲停、直衝漲停未果等情況,投資者就要警惕起來,做好出貨的準備。

一種情況叫先掛單後撤單,投資者要及時關注一些漲停板股票的盤面變化情況,如果主力剛拉到漲停板,隨後就掛上萬大單封單,一般都是主力以高封單營造實力強悍的假象,有概率後續會快速撤出封單。散戶們看到巨單封漲停,會覺得該股實力強悍隨即跟單,但主力在撤單後會有大量籌碼拋在漲停價位上,此時就算有很多幾千大賣單出現,漲停價也不會打開,這是主力在選擇等封單後繼續出貨。所以,這類個股在當天會先漲停再打開,成交量會收天量,投資者要做的就是觀察實盤,根據實盤做出策略。

第二種情況是股票有利好卻守不住漲停,如果一隻股票出現利好消息,並以漲停開盤,卻放量高開低起,很有可能是短線的出貨形態,因此在出現利好並且一開盤就漲停的股票,投資者不要爭著去追。利好出盡就是利空,若利好出來主力都不敢拉漲停,那麼出貨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種叫直衝漲停未果,如果一隻股票早盤直接拉直線衝著漲停板去,那麼這類個股比較強勢。但若封到漲停板幾分鐘就被打開,之後開始回落的股票,投資者就要提高警惕了,因為早盤的快速衝擊漲停很可能是主力的自彈自唱,吸引散戶跟風,然後到漲停板上實現出貨。

還有種情況是股價震盪走低,以整理形態出貨,這是高位震盪出貨的變形。莊家把高位的震盪出貨形態做得象整理形態,讓人以為他還要繼續向上拉抬,持股者不急於出貨耐心等待,自以為看明白的人繼續建倉,等待突破。而實際上,這個形態是莊家憑藉盤中的控盤技巧精心做出來的,每一天莊家其實都是出多進少,利用市場人氣和自己的控盤技巧,維持住股價不跌,控制著盤子走出整理形態,這種假整理形態與真的整理形態很難區別。

莊家倉位減少到一定程度,有時還真的做一次向上突破,再利用追漲盤把最後一批貨出掉。這種出貨手法技巧性強,是一種較溫和的出貨手法。由於在頂部停留的時間相對較長,技術分析高手有機會從容判斷離場。


封板的古月1


現在市場上連續漲停的股票,都是資金推動型上漲。因此,不存在主力出貨的問題,當然我們更多指的是遊資票,連續漲停,多數都是遊資票,市場合力票。

我們結合一些案例看:

案例一,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連續漲停的股票走勢,連續的漲停,伴隨著連續的成交量放大。這種就是我們常說的遊資票的典型走勢


出貨,指的是籌碼被全部賣掉了,但是籌碼全部被賣掉了,不代表就會下跌。

在判斷一隻股票的主力是不是已經出貨,往往都會使用成交量去對比,在比前面更高的價格,放出比前面更大的成交量,會被認為主力已經把手中所有的籌碼都賣掉了。

從上面案例看,第二個框中的成交量已經比第一個框中的成較量要大,理論上已經是足夠前期的股票全部賣出了,但是出現這麼大的成交量之後,股價並沒有下跌。

可見,結合遊資票的實際走勢,可以得出即使是已經出貨,也不代表就會下跌的結論。

案例二 遊資票的特點就是在股價上漲過程中,籌碼不斷被換手。

昨天的籌碼,今天全部都賣出了,只要有人承接,那麼股價還會繼續上漲;同樣的道理,今天買入的人,明天全部賣出,只要有人承接,明天會上漲。

只要這個接力或者擊鼓傳花到最後一棒沒有人接的時候,才是會下跌。

到最後,成交量不再放大,出現明顯縮減,不再有更多資金進入的時候,股價出現回落。

如果研究的是這類型的市場合力票,其實並不存在要判斷是不是出貨的問題。這種連續的漲停板走勢,本就是一個籌碼不斷換手,推升股價上漲的過程。即使是出貨了,那麼無論出來多少籌碼,只要還有足夠的人接,就還會漲,沒有人接了,股價自然就會跌。


【特別提示】本文觀點僅供技術交流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李曉光


連續漲停的股票,如何判斷主力開始出貨呢?

很多人說看成交量,高位放量滯漲,就是出貨,這說的沒錯,但是並不全對。

這個問題,我認為要綜合分析判斷。有的時候,可能是主力換莊之後再度拉昇,所以單純從成交量或分析也不全面。

對於連續漲停的個股,我們肯定要觀察成交量。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一字板,成交量往往是縮量的上漲。

即便是大陽線的連續上漲,成交量也保持的相對穩定,或者縮量。

當這樣連續漲停的個股,出現了放量滯漲的情況,不管是出現了下跌陰線,還是陽線不漲停,只要是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短線是建議出局的。

尤其是作為超短線,一定要及時出局,不能猶豫。

當然,一些連續漲停板的股票,在連續漲停後出現了開板後震盪的走勢,之後再度出現第二波上揚的攻擊。這種情況也是經常存在的。

作為短線操作者,在開板調整階段,是不參與的,出局觀望。

因為我們一方面不知道這樣的調整是不是確定性的出貨,二是並不知道調整的時間和空間會有多久。

主力實力強的,橫盤時間段,震盪空間小一些,而實力差一些或者籌碼浮籌過多的個股,震盪的空間就會大一些,調整的時間也會長一些。

這個階段,往往是洗盤的過程,這個過程,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成交量的縮小。當然,並不是成交量縮小的震盪就一定是洗盤,也有可能是出貨!

因此,這個階段我們多觀察,而不是去抄底。

我想告訴你,要結合K線形態,上漲的幅度,以及成交量,MACD等多種指標進行綜合分析,結合是否屬於當前熱點板塊,強勢個股等各種因素展開全面分析,你的勝率才能進一步提高。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啟發和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