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我國威”卻搞出外交爭議,這些帶節奏的“流量黨”,封號就完了?

全球疫情多變,輿情也撲朔迷離。近日,多個微信公眾賬號發佈多篇以“X國為何渴望迴歸中國”“這個X洲部落渴望迴歸中國”等等為題的微信公眾號文章,甚至引發外交爭議。微信方面16日回應稱,此類文章涉及誇大誤導,目前已刪除“渴望迴歸中國”類違規文章227篇,對153個公眾賬號進行封號處理。

圖片

一個多月前,一組以“疫情之下的XX國:店鋪關門歇業,華商太難了!”為題的文章,剛在微信上刷過屏。“創作”它們的是名為“掌上瑞士”“掌上白俄羅斯”“掌上印度”“掌上都柏林”等60多個微信公眾號,幕後是3個運營主體——當然,故事也都是編的,水準並不高,很快露了馬腳,最終也得到了處理。

但在刪文封號之前,這些由營銷號批量生產的假故事,卻一度收穫不俗的“真流量”和數量可觀的“真粉絲”;甚至在騙局被戳穿後,有人在談論類似話題時,還在“深信不疑”。

靠散播謠言吃飯,當然要嚴厲打擊,事實上幾個月來,同謠言的“交戰”,也屬於“戰疫”的一部分。各路謠言中,“迴歸中國”“華商太難”之類的算是極端範例,也許是因為表演得過於誇張,吹的牛過於離譜,“吃相”過於難看,大多數人還是能夠及時識破。更值得當心的,其實是那些包裝得頗為精緻、有些真假難辨的謠言,和一些甚至夠不上謠言的“妖言”。

輿論場上有一類招人厭煩的行為叫“帶節奏”。有些熱傳的言論、文章,事實未必一概離譜,觀點結論也像那麼回事,其實在論事說理時玩了不少常人不注意的障眼法,又或者搶先站上某種“制高點”來“扯虎皮拉大旗”……說這類“妖言”更值得當心,是因為它們比那些一眼就容易戳破的謠言更容易大行其道。

比如前段時間疫情開始全球爆發時,常有些自媒體、公眾人物甚至專業媒體機構利用公眾情緒做文章,或是對他國處置情況大加嘲諷,藉此“揚我國威”;或是放大一些諸如“某國要對我實施制裁”等等“壞消息”,激起輿論的義憤和擔心。其中很多,不能完全說是空穴來風,但往往並未呈現完整事實,或是援引了一些來源不明的小道消息。

比如有些關於某國要將企業悉數撤出中國的消息,就是將個別人的言論觀點,直接變成了“官方聲音”;有些則是把國外信息聚合平臺上來源不明的一段言論,直接當成該國“主流媒體”的“權威聲音”。這類似是而非的東西,往往更容易導致輿論場上的過激反應,甚至影響判斷與決策。

“營銷號”造謠獲利不是新事,“妖言惑眾”也是如此。都知道,這背後有一套以流量套利的生意經。但不少人不斷靠“帶節奏”成功牟利,除了“盈利模式”在奏效,更有市場在幫忙。為了帶起“節奏”,他們往往要研究市場和用戶的“痛點”和“癢處”,針對“需求”來“精準投放”,並在投放中不斷擴大“需求”。

哪些“節奏”容易“帶”,哪些不容易,很多人心中有譜——情緒總是比理性更容易“收割”,劍走偏鋒總是比有板有眼更容易“吸睛”,善於投大眾情緒特別是某些極端情緒所好的言論往往比客觀、全面的分析說理更容易“走紅”,而仔細查考事實、還原現場、探知真相,比批量定製一些觀點要來得難多了。

當信息的供給者深諳此道、持續供給,傳播者、接受者也不加反思、泰然處之,“帶節奏”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大多數普通民眾並不掌握太多信息核驗、信源求證等專業能力,此時受信賴的機構和公眾人物如果不能出手相幫,反倒一起去蹭一把流量分一杯羹,去進一步助長“流量即利益”的大邏輯,事情就更糟了。

“帶節奏”固然招恨,為了流量和眼球無所不用其極的行為也應當嚴懲,但除了解決“帶節奏的人”,恐怕也要想一想,怎麼讓輿論場的“免疫力”變得強一些。這種免疫力,無外乎來自幾個方面:監管者及時有效監管,傳播平臺充分履行責任,一套不唯流量馬首是瞻的社會評價機制,更及時更充分的媒介素養教育,以及很重要的——對一些基本價值、基本原則、基本常識、基本信念的認知與堅持。

都說大變局下要用“確定性”來應對“不確定性”,輿論場上也總有一些常識是不會變的,有一些“大道”也是不會變的,比如發展是硬道理,比如市場主體的感受最重要,比如開放合作是大勢所趨,比如中國和世界唇齒相依,比如人類終究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更不用說最基本的歷史、人文、科學常識。

對它們的信念與堅持,就是最基本的“確定性”。有了這樣的確定性,面對輿論場上的真真假假,面對那些“帶節奏”的把戲,自會有足夠的免疫力。

欄目主編:朱珉迕

文字編輯:朱珉迕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中圖來源:澎湃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