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入門基礎

價值投資的原理其實就是一句話,即“用三四毛錢的價格買入價值一元的優質公司的股票”。這一句話包含著價值投資兩個最基本的原則,一是投資的標的必須是優質公司;二是安全邊際,即用三四毛錢的價格買入價值一元的東西。而這也引申出兩個需要探討的問題:一是如何在成百上千的上市公司中辨別出其中少數的優質公司?二是如何確定安全邊際?理論原則篇要解決的就是這兩個問題。


價值投資入門基礎

1. 如何選出優質公司


巴菲特曾說:“要與偉大的公司為伍”。由於我們沒有能力去經營一家公司,所以就要找到優質公司,找到一群優秀的人才,然後把我們的資產在合適的價位託付給他們。所以價值投資首先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選擇優質公司,那麼如何在成百上千的公司中辨別出這種優質公司呢?對此,彼得林奇給出了答案,他說:只要用心對股票做一點點研究,普通投資者也能成為股票投資專家,並且在選股方面的成績能像華爾街專家一樣出色。在工作、購物、參觀展覽、吃東西的時候多留意一下,或者多關注新出現的、有發展前途的行業,就能找到賺大錢的股票。這一套方法,即用常識選股,連小學生都不難學會,但唯獨成年人認為這太沒有“技術含量”了,太不“複雜”了,從而拒絕簡單的同時,也拒絕了財富。

1.1 用常識選股


大多數優質公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都能接觸得到。比如酒席上必不可少的茅臺酒;幾乎每個人每個月都會上繳保險費的保險公司中國平安;錢包裡用的招行卡;房地產行業的萬科;電器零售的蘇寧電器等等。


用常識選股就是這麼簡單,完全不需要高深複雜的經濟學知識。事實證明,人性中存在著有將事情化簡為繁的傾向。大道至簡,世界本來就是簡單的,只是我們成年後將其搞複雜罷了。


價值投資入門基礎

1.2 買入前必須想清楚的三個問題:

這家公司在10年,20年後還在不在?

未來幾年這家公司的盈利水平還能不能持續增長?

公司有沒有良好的機制和管理系統?


1.3 買入優質公司後需要長遠的眼光和耐心

買入優質公司不代表一買就能漲,相反,在市場行情不好時,它可能比別的股票跌得更兇;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它有可能比別的股票漲的更慢。因為好公司往往沒有動人的故事,沒有炒作的題材,如白開水般平淡,所以短期內股價難見有上漲的希望。但優質公司和垃圾公司的區別在於優質公司的股價跌下去了,幾年後還是會漲回來的,而差公司股價跌下去後,就有可能永遠也漲不回來了。所以投資需要遠大的目光和耐心,找出優質公司後,誰能把眼光看得越遠,誰有比別人更多的耐心等待,誰就能賺的越多。而不是天天關注明天后天短期的股價漲跌。


價值投資入門基礎

2. 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指的就是用三四毛錢的價格買入價值一元的東西。由於價值的估算是模糊的,所以我們必須給自己留下一定的安全邊際以保證投資的安全性。巴菲特說過一句話:當股價特別高估和特別低估的時候,我可以分辨得清。但90%的時間估值在兩者之間時就無法分辨了。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價值估算的模糊性,當估算出的價值為一元時,其實際的價值有可能是8毛,也有可能是一塊一,這時要用9毛的價格去買入估算價值為一元的東西時,你就無法確定是否值得,而且這也降低了你的收益,但當市場給出三四毛錢的價格時,你就不難做出決定了。下面是判斷估值最常用,也是最有用的三個指標。

2.1 市盈率(PE)

市盈率(PE)= 股價/ 每股收益;

均值迴歸是資本市場最基本的屬性。當市盈率偏離中軸線太遠時,它一定會向中軸線靠近,不管是高估還是低估,高估值的遲早會跌下來,低估值的遲早會漲上去。但由於低估值被低估的時間遠可能比想象中的長,所以在低估值區間買入優質公司後仍有可能被套個20%~30%。相反,在高估值賣掉後,股票也有可能繼續往上漲。低估後還有更低估,高估後還有更高估,但這並不代表你的投資水平低。巴菲特也經常買了就套,賣了就漲。但這也不影響他積累鉅額的財富。只要投資者真正能做到低市盈率買高市盈率賣(當然要結合PEG和PB 判斷),那麼你離財富就不遠了。

2.2 市盈率相對增長比率(PEG)

市盈率相對增長比率(PEG)=(市盈率/ 利潤增長率)* 100%

PEG 是彼得林奇發明的,是在市盈率估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基本分析指標,用於彌補市盈率對企業動態成長性估計的不足。

判斷股價是否高估的一個標準就是:市盈率不應超過收益增長率,即PEG< 1,但當市盈率超過40時,就表明股價已過於高估,因為即使有收益增長率40%的公司,如此之高的收益增長率也難以長久保持,公司增長速度過快,往往自我毀滅。

2.3 市淨率(PB)= 股價/ 每股淨資產

一家公司經營的業績越好,其資產積累的就越多,股東用友的權益就越高,所以市淨率越低,投資的風險便越低,投資的價值便越高。

投資決定的做出並不是單單看一個指標的高低好壞,而是必須縱觀三者的關係,才可做出投資決策。這些簡單的指標不會把投資者弄得一頭霧水,但太過複雜的經濟學、投資學模型一旦脫離了理性和常識的基礎,往往對未來預測演繹成截然相反的錯誤推斷。大道至簡,簡單才是最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