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讀少了,我們已分不清蘭和蕙、巒與峰、葛和藤……

文言文讀少了,我們已分不清蘭和蕙、巒與峰、葛和藤……

文言文讀少了,我們已分不清蘭和蕙、巒與峰、葛和藤……

文言文讀少了,我們已分不清蘭和蕙、巒與峰、葛和藤……

昨天是聯合國規定的中文語言日,我們一起來領略古文的美妙之處,為中文過一個生日。


很多人心有疑問:如今日常生活已經不再使用古文,為什麼還需要讓孩子多學古文?古文有哪些不同於現代文的特點?


這個問題幾句話說不清,今天我單就“用字準確”來說,分析文言文的優勢。


首先,古文用字十分準確。


比如說到“山”,古人便有“嶽、峰、嶺、巒、嶂、丘”等字。高而大者為“嶽”,高而尖者為“峰”,小而尖者為“嶺”,低而連綿者為“巒”,高而險峻者為“嶂”,小而多土者為“丘”。


如今呢,這些字除了用在地名中(如東嶽、秦嶺、虎丘等),多數已經從日常表達和書面表達中除掉了,我們只能用“大山、高山、陡山、土山”來表達山的不同。


被我們丟失的詞語遠不止幾座“山”,如今,我們已經分不清“葛”和“藤”,已經分不清“蘭”和“蕙”,已經分不清“亭”和“榭”,已經分不清“綢”和“緞”,已經分不清“朱”與“丹”

……


其次,古文用字注重分寸。


僅僅一個稱呼,古人便十分講究。他們不說“我”,而是根據不同情況說“僕、臣、愚、不佞、不才”等等。


再比如我們現在說“打”,無論對象是誰,都只會說“打某某”(網絡上當然還有“滅了某某”),但古人卻會用“徵、討、伐、侵、襲、攻”等不同說法,來區分戰爭的正義性、作戰對象的遠近等不同情況。


再次,古文用字講究來歷。


所謂“來歷”,是指有些字詞背後有故事、帶情感。比如我們現在說圖謀奪權,古人喜歡用“

問鼎”一詞,因為這個詞讓我們想起背後的故事:春秋時、楚莊王陳兵於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勞,“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暗示楚王有奪取周朝天下之意)。“奪權”僅僅是個詞,而“問鼎”背後卻有故事。


再如現在說到辭職,可以說“老子不幹了”,也可以說“天下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當然也很生動,但古人卻喜歡用“掛冠”這個詞語,因為其後隱藏了幾個生動的故事(喜歡的同學可以百度),一提到這個詞語,似乎看到那個瀟灑的辭官動作。用這些有來歷的詞語,可以表達得更豐富含蓄,避免了淺薄生硬。


因為有了以上特點,所以古文表達更為準確、嚴密、得體,高度發揮了表意文字的優勢。時代越發展,世事越複雜,科技越進步,我們就更需要關注併發揮這種優勢。


【說明】本文由“中學生讀寫”微號編輯創作,這裡是中學生的學習園地,成年人的心靈港灣,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