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團隊遊“解禁”小型定製團或受熱捧

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旅行社終於可以開門迎客了。4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拿到了一份《關於恢復本市旅行社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組團旅遊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明確提出,北京旅行社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恢復經營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組團旅遊業務。就此,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旅行社負責人處證實,目前企業確已收到這一內部文件,而這也意味著停擺2-3個月之久的團隊遊業務終於“解禁”了。

根據《通知》,現階段北京將鼓勵本市旅行社開發小型、定製等市內團隊旅遊線路。在業內看來,團隊遊在安全可控的情況下“解禁”將有利於旅行社行業快速“回血”,從目前情況來看,未來小規模的定製團、特色團可能會成為旅行社競逐的焦點,本地旅行社新一輪洗牌在即。

北京團隊遊“解禁”小型定製團或受熱捧

小型市內線路獲支持

據悉,本次《通知》為現階段北京旅行社組織團隊遊劃定了範圍和重點,即:鼓勵本市旅行社開發小型、定製等市內團隊旅遊線路,團隊旅遊線路不得超出本市行政區域。各旅遊企業不得經營跨省(區、市)和出入境的團隊旅遊業務及“機票+酒店”旅遊業務。

與此同時,《通知》明確了旅行社在疫情期須嚴格落實的防控措施,覆蓋了團隊遊過程中的吃、住、行等各主要環節。舉例來說,團隊遊要全程體溫監測管理,旅遊團隊出發時,導遊應對全體人員(包括司機和遊客)測量體溫;乘車期間,須嚴格控制乘坐人員密度,保持車內通風,按照“橫向隔位、前後錯位”原則引導遊客有序乘坐;旅行社在組織遊客用餐時,應選擇有資質並符合復工復產要求的餐飲企業,採取分餐制進行用餐等。

多家北京旅行社或涉及北京團隊遊業務的旅遊企業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企業已經收到了上述通知,正在就此迅速調整團隊工作分配、設計相應線路和產品。

中青旅遨遊市場發展群總經理助理馮若賓介紹,目前中青旅已經設計了延慶野鴨島、密雲古北水鎮等京郊熱門景區的首發團,欲藉此推動相關業務加速復甦。而凱撒則將當前的團隊遊產品重點放在了城區文化、親子游、戶外養生、賞花采摘等主題上,現在該企業推出的5條首發線路,最快將於本週末發團,每團遊客數量控制在20人。

“《通知》的出臺,確實給北京旅行社吃了一顆‘定心丸’,新政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團隊遊業務要逐步恢復了,旅行社行業要提前準備全面復工復產了。”資深旅遊專家王興斌表示。

仍有難題待解

萬事開頭難。對於重新迴歸正軌的北京旅行社來說,要將此前並非重點業務的市內團隊遊產品做成現階段的主打產品,產品結構以及運營團隊工作分配都需要進行重塑。馮若賓直言,北京的旅遊產品資源形式多樣,旅行社對於資源把控能力還相對薄弱,目前,行業尚難構成更好的商業模式。

和平天下集團總裁張志利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通知》“解禁”的市內團隊遊,尤其是重點鼓勵的小型定製遊首先要面臨的就是客源難題。“目前疫情還未完全結束,遊客的風險意識也都比較強烈,雖然景區逐步恢復開放後,市民的出行意願也有所回升,但需求大多集中在以家庭為單位的自駕遊層面,因此,旅遊社可操作性空間相對較小,想要分流一部分自駕遊客確實難度較大。”

與此同時,還有旅行社相關負責人為記者算了筆賬:“目前來看,旅行社要出團,僅靠市內遊確實很難保證盈利。比如:組一個普通的市內遊團隊,日常租車的費用大概在1800元左右,加上防控物資、餐食等支出,一個團隊一日遊的成本基本都在2000元以上。”該負責人坦言,在當前這一特殊時期,按照每輛大巴車最大承載能力計算,50人的車最多也只能坐20多位乘客,如果旅行社想完全覆蓋成本、實現盈利,就需將一些傳統市內遊產品漲價銷售,但這樣一來,跟團遊與自駕遊相比,價格優勢會被大大削弱。

此外,旅行社要向定製遊發力,路線制定也是個難題。“目前北京市的景區還處於逐步開放的階段,並沒有完全恢復,可以正常開放的景區基本為山嶽型室外景區或公園,室內景點還未開放。不少遊客選擇定製遊及跟團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聽到導遊、領隊對目的地進行系統講解以及合理的路線規劃,但這一優勢到了室外景區就會有所下降,且山嶽型景區由於區域較大、用時較長,整天下來遊覽的景區有限,對旅遊線路的制定有所限制。”神舟國旅燈市口門市部經理劉小忠表示。

不過,尚遊匯文旅董事長鍾暉等多位業內專家都認為,整體來說,長期的業務停擺使旅行社經營壓力激增,逐漸開放團隊遊,還是有利於行業信心快速恢復,旅行社也能更好地穩定員工團隊。

新產品搶先機

“北京市內團隊遊恢復只是旅行社行業復甦的第一步,未來隨著旅遊市場有序開放,旅行社業務也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王興斌表示,北京市民去京郊旅遊即使不開車,也可以通過公共交通抵達,如果下階段京津冀旅遊能夠逐步打通,旅行社在涉及一些兩日遊、三日遊產品上就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選擇跟團而非自駕的遊客比例也會隨之上升。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建議,現階段,旅行社想要在自駕遊的市場競爭中獲取客源,需從多個維度加快升級或調整自身的旅遊產品,按照需求及趨勢制定新路線。“旅行社在獲取更優惠的門票、住宿等資源上擁有一定優勢,可將這些產品組裝起來,靈活組合形成新產品,通過有一定性價比的多樣化套餐組合來吸引客源。”她提出,旅行社需儘快細分產品,梳理清楚哪些線路比自駕對市民更具吸引力。企業將旅行途中的餐飲、住宿、門票等打包銷售,開括新路線、設計遊玩模式、整合沿途資源,都是現階段旅行社可做的增量。“對於不方便自駕出行的遊客,則可提供包含交通工具在內的套餐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吳麗雲稱。

有專家直言,在經歷了此前二三個月的停擺期後,不少北京旅行社已經出現了經營困難,此時如何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搶佔市場先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下階段北京旅行社行業的“洗牌”結果。

“儘管目前不少省市已經逐漸放開當地旅遊活動,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間,遊客最關心的仍是出遊安全,而這也是現階段企業在旅遊產品‘上新’中需格外注重的環節。”凱撒旅遊相關負責人表示。而鍾暉也提出,旅行社在組團時不能操之過急,相關防疫措施的準備都必須嚴格落實到位才能啟動發團。

北京商報記者 蔣夢惟 楊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