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讓你看流淚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是什麼?

中國夢4174009


八十年代末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讓眾多觀眾淚流滿面。

儘管這是一部很煽情的電影,在缺乏精神娛樂的八十年代,即使故事情節安排有些錯綜,但是看著看著眼淚就出來了,就像電影中小強說的那樣“我也不想哭,但眼淚就自己流下來了”。毋庸置疑這確實是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電影,尤其是小強的哭聲可以說是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拉響了人們心底最柔軟的那根弦!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臺灣 製片富祥公司於1988年攝製的低成本倫理悲劇片,整部影片就是以一對母子的分離與重聚為線索,並由此產生了許多感人的場景,我以為小孩子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年少而懂事的話語讓人無法抗拒對他的憐愛,由此產生對其母子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這不是一部滿足現在人們對官能刺激的要求的影片,因而在拍攝技術和色彩的運用上都與一般的動作武打或偵破片相比有更大的自由。影片從開始就是黑夜,這部影片以黑色為背景,似乎籠罩這一層悲哀的情緒,尤其在小強發燒的那個情節,秋霞在黑夜中三步一拜地到王爺廟求神靈保佑,其中的漫漫無邊的黑,不止增加了女主人公行動的難度,更是對其中悲劇情緒的渲染,而且,這似乎也在暗示著女主人公的命運,她從一開始降臨這個世界,就註定了自己一個人在這漫漫黑夜中掙扎,而維持她繼續抗爭的是那種對生命和愛的虔誠的心!

影片最後的小強以一首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了媽媽塵封多年的記憶,最終母子團聚,這個情節的設置應該是為了給觀眾一個心靈上的慰藉,滿足觀眾事實上應該說是有點理想化的,但也可以化為觀眾的另一種感動。

整個影片最大的成功可以說是成功地捕捉了觀眾的心理特點,在當時的臺灣,基本還處於農業社會,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所擁有的家庭倫理觀念,仍然普遍存在於廣大人民心中。因而人民很容易理解其中的悲劇併產生同情心,而臺灣人民在50、60年代時候的一些思想、觀念和看法,正好套上當前的大部份大陸人民心中。這也正是這部影片在進入大陸後能夠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在語言的應用方面,開始的時候有很多用的是當地的方言,因為我是閩南人,所以聽起來特有親切感,那個秋霞的阿姨也儼然就是我鄰居的一位老婆婆。所以也喚起我記憶中的一些東西,現在常年在外,有些故鄉的味道總能喚起對兒時的回憶。但到小強說話時基本上都講的是國語,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臺灣國語教育的普及。還有那個“王爺廟”,我總覺得和我故鄉的簡直一樣,這也進一步證明了閩臺文化的同出一源。

最後,在觀賞這樣一部人性化、生活化、通俗化的倫理悲劇時,感情可以得到自然的宣洩。流下一點眼淚,可以洗滌一下自己的心靈,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與昇華。並且對小孩子及其有教育意義。我想這就是這部影片最重要的價值之一。


東方國學


小時候看的壩壩朝鮮電影《賣花姑娘》!


成熟29042511


第一部讓我看流淚的電視連續劇是由肖雄和郭旭新主演的《蹉跎歲月》,反映的是以杜見春和柯碧舟為首的一批上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邊疆地區貴州農村落戶的故事,因為事情發生在六十年代的農村與我小時候的境況相似,加之又是年輕人遠離父母獨立生活,相互之間發生的情感、誤會、錯過一次次的機會,讓人傷感落淚,至今記憶猶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