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通行本)第3章如下,老子是不是要把老百姓“變成傻子”?

讀一世界


第三章"無為之治"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之一,講述從個人到行政的思想修養方法。

對照原文(略),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個人不要妄自尊大、自已為是,也不要去喧染爭奪珍寶財富,這樣能使人謙遜、不貪慾,從而和平相處,避免盜匪的產生。就是說,從心底不為聲色財利激出慾望來,人心就是平靜的,而不會亂動惹事了。

所以聖人治天下,就是先教人除去邪念妄想,增加真才實學,削弱個人超現實的志向,打造實用的筋骨。

常用這樣"無為"的思維教化人民,使胡作非為、野心家、陰謀家失去發展空間,天下就能冶理得很好。(無為之治其實正是最為有效的有為之治)。

題中所言老子要把民眾教成傻子的論調,正是老子告戒的妄自尊大、自以為是,胡亂做為的表現。

由此連想到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是說治理大國就像烹煎小魚小蝦,不要總去翻動它,也是"無為"勝亂為,有人理解成治大國就是要連小事都要反覆去管理改動,這就背離原思想了。





塞外失馬翁


我是都言不語,我來談談我對此章節的認識與理解,與大家分享,也請大家把自己的認識與理解告訴我,讓我們共同進步。

這篇文章不是很好理解,好像跟現在社會倡導的尊重人才,發揮人才作用的經世哲學相違背。崇賢尚才,親賢臣遠小人的治世確實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當然也產生了很多社會“惡”的一面,其實也符合老子的矛盾論思想,任何事情都是辯證統一,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

老子從當時的亂世紛爭中看到了社會的不公平以及社會混亂造成百姓生活的困頓,從而提出這一理論。單純從理論上看是成立的,也具有一定現實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並且也有後世君主遵循這一理論行事而取得成功的案例。比如漢初的黃老無為之治。由於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和漢楚之爭,西漢初期,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經濟凋敝,人口大量減少。《史記·平準書》記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在這種殘破的社會經濟狀況下,自高祖劉邦開始,實行了黃老的無為之治,採取“與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時期,更進一步推行“輕搖薄賦”、“約法省禁”政策,使生產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

但總體來說,老子的思想及倡導的“道”是事物的本質,屬於高層次的或者說高屋建瓴的的指導思想。而人是自然界中最複雜的生靈,本身就是矛盾的,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做到遵循“道”,一切按道行為?當然,在老子看來,高明的當政者和領導者應懂得自然之道,順應人的天性,讓下屬和百姓各盡其能,各守其職,各得其所,相安無事,而切忌用過多的條規制度來進行強制性約束,否則會適得其反。也就是說,最好的政策應該是“清靜無為”的政策,不要左一個運動,右一個政策,搞得民眾無所適從。要讓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安定大治,就像對待井水一樣,攪動得越兇,殘渣敗葉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渾濁,最好的辦法不是去放漂白粉,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讓它自己慢慢平靜下來,這樣井水就會自然清靜了。“無為而治乃大治”,這是老子“無為”論給後人的有益啟示。

再者,老子的“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理論直接影響後來被統治階級尊崇的儒家的治國學說。老子樸素的理論可以說是親民的,是以民為上的,也是現實社會所需求的。在本章裡,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學的出發點,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老子的“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下,有其進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換言之,老子揭示的是治國治世也是修身的本質。只是要達成所願就有各種因素的影響,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人”。從現在看來,這是理想當中的治世安民之良方,與社會主義倡導的共產主義理論有頗多相似之處。當然,深刻理解之,於社會國家治理、企業治理有良好借鑑之處。只是所有的基礎在於複雜的人,在於人的思想與慾望。因為人的思想與慾望是千差萬別的,一味套用理論就不是那麼能成就作為的了。理想與奮鬥目標雖然遙遠,但於國、於社會甚至於自然於人類,必須要有這樣的終極目標,才能產生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我們可以認為“為無為,則無不治”,描繪的是大同社會的景象,與個人的修身養性循道之路相同。從養身角度來說,無慾求,則精神飽滿,也就是說人的心理狀態常處於理想的狀態,延年益壽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這也符合“道”。


都言不語


不能曲解為“愚民”,因為道家的思想宗旨是:清靜無為。所以,老子希望得道的統治者要“下民”、要“無爭”、要“德善”、要“德信”。同時,百姓也不要有虛妄不實的慾望,這樣就可以避免人們彼此的紛爭,形成良性的思想統一戰線,達到社會的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