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失業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吾之涯


今年失業的最大感受就是一定要多存點錢,才能安穩的應對沒收入的處境。以往哪怕辭職也好失業也罷,調整好狀態立馬就可以重新投入到下一份工作當中。但是今年經濟形式不好,很多企業倒閉,也有很多企業有裁員,所以找工作自然就不同以往了。如果平時是月光族的估計日子就更不好過,沒錢真的寸步難行,這個時候估計還需要家裡人的救濟過活。所以通過這個疫情想通了很多,平時在賺錢的時候一定不能鋪張浪費,花錢大手大腳,只有細水長流日子才能過得長遠。如果在職的朋友今年也不要隨便離職了,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能夠保住工作有一份穩定的收入真的已經很好了。


愛穿靴子的貓兒


我現在正處於半失業,上半天班,發50%的工資,而且4個月沒有發工資了,座標鄭州,教育行業,這會都很難找工作,不敢離職。老公離職4個月,我們說下在鄭州這個城市離職後的感受:

一、最大的壓力來自房貸和房租

2018年我們剛來鄭州,貸款買了一套房子,月供4000,老家還有一套,月供2500,房租1500每月,每個月就支出8000,我們上班的時候在鄭州加起來月薪14000左右,勉強生活,幸福指數還是挺高的,這一失業,延遲發工資,簡直受不了,如果沒有家裡老人省吃儉用幫助,我們可能吃土。

二、沒有孩子,但是自己還是個孩子

我們沒有孩子,但是我們自己喜歡吃喝玩樂,消費也不低,這是最大的應該罵自己的,但是以前沒有危機的時候,習慣已經形成,很難改變,就像你喝十幾塊錢的奶茶已經習慣了,然後再去喝一塊錢一包的奶茶粉沖劑就很難適應,既是很窮很節省的情況下,每個月消費也在2000左右。

三、最大的痛苦,來自父母的問候

我爸媽每隔一段時間問我上班沒?發工資沒?換工作了嗎?等等,我每次接電話都很暴躁,感覺他們一點也不理解和心疼我,唉,吵架後又後悔,和他們計較啥,老人一輩子不容易。

四、臉皮厚的人在這個時間和我借錢

真的有這種人,關係還不錯的表哥,離婚後找了一個對象,因為再婚需要錢,我不借錢我感覺整個家族的人都要說我,唉,在老家沒有房貸房租,根本沒有人理解你很窮。

我現在最討厭的人——只看見你賺錢,看不到你花錢,張嘴就要借錢。





大大個西柚


給你舉一家四口的例子吧。

家庭成員1:某工廠工人。

年前大概半個月放假的,發生疫情後,大概有2個多月一直沒有收到工廠的消息,都覺得不會復工了。他自己也開始去找工作,然而發現他所在的行業很多企業都沒有復工,他的年齡又算“高齡”了,工作特別難找。

後來,終於收到了工廠的信息,結果說減生產線。於是沒有辦理任何手續,沒有給任何補償,就這麼被通知不用去上班了。

他是家庭成員中完全失業的,到現在3個多月了,仍舊沒有工作。

家庭成員2:某國資企業職能部門人員。

受到市場衝擊,企業效益一直不好。再受到疫情影響,企業直接停工停產好幾個月。他這就算是半失業狀態了,因為雖然還有工作,工資按50%發,但是未來還不知道如何。

他雖然比較樂觀,但是這種半失業的危機感仍舊是有的。

家庭成員3:和朋友合夥經營一家小店鋪。

今年的市場,大家也都知道的。再加上是新手,就算沒有疫情,賺到的錢也不過剛好夠生活。這受疫情影響,關門2個多月,但是高額租金照常給,直到現在,每天的進賬還不夠付房租。

你說壓力大吧,很大的。現在還不知道哪天可以恢復正常。

眼下,疫情並不是影響個體戶和企業生存的最主要因素。而是受到疫情影響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失業或降薪,已經沒法再像以前一樣消費了。

但是,如果沒有人消費,又會引起更多的企業和商家沒有訂單,沒有收入,從而造成更多的人失業。

家庭成員4:某企業職能部門人員。

他是唯一一個有著正常收入的人員。但是他的單位也正在減員,因為企業的訂單也在減少。

就這麼一個家庭,就有這麼多人面臨著這麼多情況,足以說明今年的形勢有多嚴峻。

如果真的失業了,如果能拿到經濟補償金,那麼工齡長的還能撐個把月,如果連經濟補償金都沒收到,並且沒有辦理失業金,那麼未來的日子還是挺難過的。因為找工作難,是真的難。

但是,即便失業了也要懷有希望。因為沒有樂觀的心態,會讓人更加崩潰,更加難以找到出路。

不妨好好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疫情之下,雖然危機重重,但積極向上的聰明人一定能找到出路,因為風險與機遇並存。


關注@EE筆記流,我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