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記者百村行|油茶青青滿山園

4月10日,龍山縣農車鎮正河村油茶基地裡,縣油茶辦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油茶管護培訓指導。

該基地去年新開發種植1609畝油茶,是該縣高標準油茶種植示範基地。兩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山竹叢生,亂石遍佈。如今,青青的油茶樹滿山皆是,迷人雙眼。

2018年,省信訪局進駐正河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經過調研走訪,根據縣裡產業發展佈局和正河村實際,提出了發展油茶產業的計劃。

發展油茶產業得到了廣大村民的積極響應,在隨後召開的村民代表會上,大家一致同意開荒種植油茶,並以專業合作社的形式統一實施管理,油茶收益後,原土地承包人享受淨利潤的80%,淨利潤的20%歸屬村集體。推薦村主任彭飛南擔任合作社理事長。

說幹就幹,當年11月,彭飛南組織挖土機和30多名民工進山開荒,正河村千畝油茶產業基地建設正式啟動。

“那時候,我每天早上六點多就上山,晚上六點多才回家。”為加快基地建設,保證油茶及時種植,彭飛南每天現場監工指揮,一日三餐都和工人在山上吃。

“挖土機在前面挖,民工就在後面種油茶苗,開荒種植同步進行。”彭飛南說,經過緊張的施工,2019年4月底前,正河村千畝油茶產業基地全面完成了油茶種植。

油茶種了,可開荒的工資還有很大的資金缺口,同時還面臨著油茶後續管護的費用,雖然縣裡對油茶產業每畝有2000元的扶持資金和100元的管護費用,但遠遠不夠。“為了資金,我頭都快爆了,想盡了辦法。” 說起開荒的事,彭飛南雖歷經千辛萬苦,但沒有半點怨言。

開弓沒有回頭箭。彭飛南私人墊款8萬元,支付了部分開荒民工工資,併購買了除草機,對油茶進行後期管護。

面臨著資金缺口,省信訪局駐村扶貧工作隊積極向局領導彙報,爭取到了105萬元的資金支持,解決了基地建設的資金缺口問題。

春風暖,油茶長。彭飛南每天都要來到油茶基地轉一轉,或拔拔草,或剪剪枝,或補補苗。

“油茶是村裡產業的希望,是村民脫貧致富的希望,雖然當前面臨管護資金不足的問題,但有省信訪局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大力支持和縣裡政策支持,作為領頭人,我一定會把油茶種好管好。”望著滿山的油茶樹,彭飛南信心滿滿。

(湘西網-團結報)

(田 輝)

(楊思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