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應對查重系統,防止論文出現大面積的“標紅”?

東南西北瓜


對於大部分高校或者院系來說,他們在進行論文查重的過程中,往往會給出自己的要求,要麼知網,要麼萬方,要麼維普之類的,對於不同的高校來說,他們因為自己所屬的專業和類別不同,所以對於查重系統的要求自然也是不同的,那麼這些不同的查重系統之間到底有一些什麼樣的區別呢,畢業學生應該怎麼樣才能夠使用好這些查重系統呢。

一般來說,文科類的學校或者院系大部分會使用知網或者萬方之類的論文查重系統,或者從某一個角度來說,知網查重和萬方查重這兩個系統是高校使用頻率最高的查重系統。而對於高校學子來說,想要通過查重系統的檢測,擁有較高的原創度,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在專業的領域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見解。畢竟大學四年或者研究生三年的學習期間,專業課的老師會教授給你很多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只有掌握了這些方式和方法,才算是真正學習懂了這一門專業課,並且在這樣一個專業課領域中有著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能力。而在做論文的時候,這種思考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因為這種思考能力會決定著最終你的論文在論文查重系統中的原創度到底有多少。

其次,要學會改重。對於大部分學子來說,想要達到老師要求的查重率並不是一次就能夠達到的。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掌握的。要想通過論文查重系統的檢測,那麼有一個方式就是要通過論文改重來實現。論文改重的意思就是用同樣意思的一句話來替代飄紅的句子,這樣的話,就能夠實現自己的原創度的提高,只是對於學生來說,會增加自己論文的成本,因為每一次的查重都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的。

初次進行論文查重檢測的同學們通常不明白論文查重報告該怎麼查看,實際上非常簡單,首先查重報告是論文檢測系統自動生成的,該報告中含有論文的具體理解信息,論文查重檢測所提供的檢測報告會對文字完成標紅、標黃,分別意味著文章的複製部分和本地部分,而黑色文字則意味著原創部分。

不管是知網檢測或是其他的檢測系統,基本都是依照檢測的片段內容來檢測,假如該檢測的部分重複的頻率超過了系統檢測重複的算法結果,那便會被標紅,在段落重複比照檢測時,整句的重複率也會從而而提高。實際上知網的數據庫含有本地庫和期刊庫,標黃和標紅也是依照這兩個數據庫的比照結果來,不能覺得自己打上引入標籤就萬事如意,假如引入過多,整篇論的重複率也會不降反升。

所以對於大學生來說,想要應對好論文查重系統對於原創度的要求,讓自己的論文符合學校的畢業要求,那麼還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和技巧的,只有自己的能力和技巧一併使用,才能夠讓自己的論文能夠快速的通過查重系統的檢測,達到學校要求的原創度。


建戈說教育


目前,查重用的最多的是知網和paperpass。他們的區別如下:

第一,知網一般不對個人開放查詢,而且價格昂貴。關鍵是學校一般提供兩次免費檢測,若第二次還不通過的話,就要延期答辯和畢業了。而paperpass對學生而言是性價比較高的查重系統,也是預查重使用最多的系統,而且可以多次查重,直至滿意為止。

第二,收錄資源不同。paperpass對比庫收錄的網絡資源較多,而知網除了互聯網資源外,更傾向於收錄學術論文庫,所以知網查重系統比paperpass更全面。

第三,查重機制不同。知網的查重是連續13個字相似或抄襲都會被紅字標紅,且滿足標紅的部分佔你各個檢測段落的5%。而paperpass是連續8個相似或抄襲會被標紅。

由此可見,同一篇論文,查重結果不同主要是由收錄資源庫不同和查重標準不同引起的。一般情況下,論文的查重主要集中在前言,因此,為了避免出現大面積的標紅,可以採用下面的方法:

1. 前言部分儘量翻譯外文綜述類的文獻,少參考中文文獻。由於每個人的語言習慣不同,即使是同一篇文章,翻譯的結果也會不同。缺點就是對英文要求較高。

2. 儘量參考多篇綜述,而不應該侷限於一篇。對於綜述中出現的引用例子可以通過查詢最新的論文數據替換。

3. 前言部分寫完後,冷處理幾天,然後重新修改論文,儘量改變句子的措辭,句式結構,更改主被動語態或關鍵詞等,進一步完善前言部分。

4. 預查重。等重複修改幾遍和導師定稿以後,通過paperpass預查重。根據查重結果,優先修改50%以上的句子,重複第3條。儘量控制重複率在20%一下。如果不是大段抄襲中文文獻或碩博士論文的話,知網的查重結果一般比paperpass低。

總之,要避免大段標紅,要弄清楚這兩種查重的區別,通過有效的方法避免大片標紅面積的出現,可以採用英文綜述翻譯和最新研究成果替換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中考數理化黃老師


如今許多高校對畢業論文的重複率要求越來越嚴格,通常情況下,不能超過10%。但是論文一般都有許多的參考文獻,總會有一些重複率。降低重複率最重要的就是結合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制定自己的框架,形成自己的邏輯。

一、重複率是什麼

其實,很多人寫畢業論文,都會去參考之前相關的論文,這很正常,但是切記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可以選擇多參考,然後結合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制定自己的框架,形成自己的邏輯。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都採用了論文檢測系統,為的是防止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一般來說,檢測報告中的總文字複製比,即為抄襲率。

以知網來說,通常檢測報告中標註為紅色的表示文字複製部分,黃色或綠色文字表示引用部分,均算入總文字複製比,都需要進行修改。

二、不同的查重系統

為了完成畢業答辯,順利畢業,一定要先了解以下幾個問題:

1、確定學校用的檢測系統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都採用了論文檢測系統,為的是防止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一般來說,本科生採用的的是cnki知網的pmlc檢測系統,研究生普遍採用的是cnki知網tmlc或者vip檢測系統。但是也有極少數的學校採用的是萬方檢測系統或其他系統,所以檢測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學校是用哪個系統檢測的。不同檢測系統,由於檢測庫和算法都有很大的差異,結果是沒有可對比性的。

2、確定學校的重複率標準

由於人工開發的系統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比如引用的部分無法區分,參考文獻無法區分,文獻綜述肯定會有一定的重複等等,所以學校都會允許一定的重複率。這個重複率的上限完全是學校自己規定的,從3%、5%、10%到30%不等。還有對引用率的要求也不同。所以一定要問清楚,否則無法通過學校的檢測。

3、不同系統的檢測結果不同

常用的有Paperpass、萬方、維普、知網等等,由於是各個不同的系統,採用不同的檢測算法,數據庫也不盡相同,所以知網和其它檢測系統的檢測結果以及檢測報告也不相同。一般來說,知網是連續13個字相似或抄襲都會被紅字標紅,如果大段抄襲的話即使一小部分意思有所改變,還是會被查出來的。

保險起見,可以提前進行查重,然後根據只要把重複的文字用適當的方法進行修改,都可以降低重複率。

三、降低重複率的小竅門:

1、轉換句型:也就是改變描述方式,可以把原句變為倒裝句、被動句、主動句等、打亂段落順序、刪除關鍵詞彙、關鍵句等。簡單來說,就是用自己的話概括一遍,通俗就通俗吧,那也比過不了強。
2、脫胎換骨:即改詞換句,就是可以採用一些近義詞替換,換換說法,加一些解釋性的擴充,進行簡單的刪減,然後再組織通順即可。
3、翻譯轉化:可以把大段的話用谷歌翻譯成英文,然後再由英文轉為漢語,這樣出來的每句話都不一樣,只要自己再把少量的語病改一改,就大功告成了
4、參考書本:通常情況下,網上收錄的都是發表的期刊論文和碩博論文,還有一些百度、網站上的文章,對於書本上的內容很少收錄,可以少量參考。但一定要注意如果書本的內容作者已經發表過,一定要謹慎參考。

總結

總而言之,其實不管採用何種方法,最重要的就是開動自己的小腦瓜用自己的語言和邏輯重新組織。如果實在是無能為力修改,還是刪了吧,千萬不要不捨得,不然承受不起二次答辯和延畢的後果。祝順利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