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建築設計院:深改煥發新動能

甘肃省建筑设计院:深改焕发新动能

龚正刚

甘肃省建筑设计院:深改焕发新动能

图为甘肃省建筑设计院主持设计的“甘肃省科技馆”设计效果图。该建筑补齐了我省没有省级科技馆的城市建设短板,已成为体现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四月中旬,清明刚过,即到谷雨,兰州的气温也逐渐回暖,桃花嫣红,柳枝碧绿。走进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静宁路81号的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内,右侧文化广场上一派生机盎然,草坪上萌芽的小草争先恐后地探着头吐着绿,簇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周围,别有一番朝气。左侧LED宣传大屏上滚动播放着下属单位监理公司和岩土公司的两则中标喜讯,吸引着来往行人。

据了解,疫情期间,省建筑设计院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利用网络科技和自身优势,不畏困难、分类施策,科学压茬、倒排工期,积极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所承担的百余个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中,已完成 “兰州市第十一中学旧教学楼拆除重建项目设计”“兰州市七里河区八里镇岘口子地质灾害避险安置点二期工程(含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兰州新区2019年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改建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和“兰州市西固片区陈官营村、东湾村地块城中村改造打捆项目一期(高家咀地块)安置项目”等10多个项目,确保了省内外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

省建筑设计院始建于1952年7月,是我国在西北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建筑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所,现为甘肃工程咨询集团旗下子公司。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省建筑设计院刚毅坚卓、与时俱进,尤其近三年来,公司经历了建院以来最富有成效的改革攻坚,通过改制移交—整合重组—成功上市,仅用短短三年时间就进入了很多企业梦寐以求的资本市场。这三大步“三级跳”,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坚持依法依规、稳妥实施;坚持分类推进、区别对待;坚持重组整合、优势互补;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企改原则和“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布局,也是甘肃工程咨询集团党委坚强领导和鼎力支持的结果。

谈及国企深改,还得从2017年说起。时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我省出台相关政策,全面推进省直部门管理企业改制脱钩,通过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推动省直管理企业在更大平台整合重组,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和市场化竞争能力,在关系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做强做大省属国有企业。也正是在这种强有力的政策助推下,省建筑设计院从省建设厅脱钩移交省政府国资委后,积极响应同业归并重组整合号召,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实现我省建筑工程咨询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要求。同时,为激活内生动力,让“1+1”产生新动能新活力,老树萌新芽,真正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借深改契机,将图文制作业务与甘肃省建筑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相关业务进行整合,盘活了闲置多年的“僵尸企业”,一个年产值千万元的项目设计配套服务公司迅速崛起。

作为智力密集型科技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所在,公司牢牢抓住这个“牛鼻子”,在公司内部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完善激励机制,拓展引进渠道。改制前,公司有专业技术人员764人,占员工总数的68.92%,截至2019年底,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上升到876人,占员工总数的74.48%。其中,国家工程设计大师1人、中国工程监理大师1人、省勘察设计大师2人、省领军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高级工程师280人、建筑师及工程师363人、各类注册人员407人。相比改制前,专业技术人才增加了112人,增长幅度达5.56%。此外,公司还有数十位老、中年专家任国内、省内各专业学术团体理事或委员以及任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各专业学术委员会正副主任或委员。

而最值得关注、令人感受最深的改变是,为进一步优化企业长效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增强经营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提升重组上市后的二级市场形象和市值管理水平,企业所有制改革同步配套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公司195名核心员工入股“甘咨询”,在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上实现突破,为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开拓新思路,谋划新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个个建筑勘察咨询项目接踵而来,公司利润每年以10%的增速稳步上升。三年来,公司积极向国家上缴利税近2亿多元,为我省深化企业改革交出了亮眼答卷。公司转型升级成功案例正生动地演绎着甘肃国企发展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