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與孩子24小時相處,有哪些能力是家長應該協助塑造的呢?

来源:以诺教育


2019年3月,以诺优你学院校长黄兆旦博士和以色列创业家Ami先生联合出版新书《养育下一代创新者》。书中两位作者深入探讨了犹太式成功、犹太人教育和文化的独特之处,以及中国家长如何从中汲取精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下一代。书籍一经出版,便受到很多家长的支持和认同。


难得与孩子24小时相处,有哪些能力是家长应该协助塑造的呢?

黄博士和Ami先生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数据,今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让188个国家全面停课,直接影响到了15亿学生上学。在这样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大挑战大挫折面前,我们的家长变班主任,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以下内容根据直播内容整理:


黄兆旦:

去年此时此刻我们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养育下一代的创新者》。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这本书的合著者,以色列教育专家阿米·德罗尔,来与我们一起分享疫情下如何养育下一代的创新者。


在这本书当中讲到了几个点:像难民一样去思考、要掌握一门语言的力量、在混沌当中去寻求秩序,还有犹太人精神当中特别重视的无所畏惧的胆识。在今天的疫情的情况下,到底应该如何去养育下一代的创新者?在以色列人民是如何用创新的方法来应对这场疫情的?


阿米:

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医学人员、研究人员,他们快速地想要去寻找疫苗,寻找去医治病毒的方法。那么另外一个方面主要还是在呼吸机的生产方面,就是把老的呼吸机改造成新的呼吸机。


大家都知道像美国、英国大家都没有戴口罩的习惯,但是我回到以色列就开始戴着口罩到以色列的电视台,去呼吁大家一定要戴口罩去工作,然后在以色列的平台上说,我在家里面有几千个口罩,如果你是医护人员,但是你没有口罩的话,你可以打电话给我到我家来取口罩。


瞬间我就接到了几千个电话,都是来要口罩的。但是这些口罩只是给医院拿走,并没有给到紧急病房的医生,这1000多个口罩还是不够,所以我开始募资,让大家捐钱,所以整个以色列的人都动起来,包括中国的朋友也捐了钱,买了更多的口罩,寄给全国各地,包括美国有些地区。


过程中,我把三个孩子叫过来,一起形成了一个流水线。谁负责接电话,谁负责寄口罩到医院,这样的话就让他们的口罩分发变得更加的有效和高效,让这些真正需要的人拿到了口罩。


黄兆旦:

以色列深居在沙漠地带,旁边又是不同的强敌,所以以色列以前的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话,“除了阳光、沙漠、智慧和无限的梦想,其实我们是一无所有的”。在跟阿米接触过程当中,发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看到一个问题,就马上会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可能你内心里面就觉得好像什么都不是特别确定的,如果不确定的话,到底我们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时时刻刻准备好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你是如何培养三个孩子的?


阿米:

以色列的孩子可能更小的时候就开始为这种不确定性做准备,我家里面有三个孩子,我在家里面从小给他们就会设置各种障碍,他们要翻过去,爬过去,绕过去,每天都会给他一些创新、一些障碍和一些小问题让孩子们去解决。


碰到一些重大的挑战的时候,会让孩子参与其中。我两个大点的孩子,分别是十三、十四岁,面对疫情,我让他们决定给谁送口罩,如何送。十三四岁的孩子就要接电话,用他的方法去判断他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做。


黄兆旦:

其实这一场疫情可以让我们有很多的学习机会,但是我们的家长经常会叹息的告诉我说,现在孩子天天在家里,我恨不得变成班主任,这孩子学习又不够自觉。我觉得其实我们要家长要想一想,有什么样子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到疫情,而不是说让他们戴上口罩,似乎疫情跟他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真的当雪崩来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是不能幸免,所以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去参与其中。

这个视频讲的这位犹太妈妈在以色列是属于比较早期的创业家,她说在犹太人当中最重要的是三件事,就是教育、教育、教育,而犹太妈妈其实是教育当中非常核心的关键点。


她的孩子就像阿米说的,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去拜访一些创业公司,然后自己在学校里面有一些创业的项目,开始当CEO,可能并不一定会成功,而且这件事情也可能不会成为他终生的职业。但是也没有关系,因为身边的以色列人都会告诉他,你就去尝试,即便没有成功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是你人生的体验的一部分。


我们在家里面到底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变得创有创新和创业的这种精神?


这张图片是路障,你在开车的时候,会看到马路中间会有这种凸起的坑,一个的小点点,可能晚上开车的时候车的灯光会反光,当时是怎么想到这个idea的?


发明这个的是英国的一个发明家,他有一天晚上开车,发现特别黑,什么都看不见,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在路上开。忽然之间他在马路边看到两个亮亮的灯光,亮亮的点,是猫的眼睛,在深夜里面,因为灯光打过去,他看到了猫的眼睛,这个猫的眼睛给他启发说,原来我们可以在路中间也造上这样的一个个点。他就这样解决了道路安全的问题。在以色列有没有类似的发明?


阿米:

特别多,基本上每天都会有这种新的idea出来。因为以色列的孩子是在不断的被鼓励创新,解决问题,是在想办法中长大的。所以比如说像我们的无人驾驶飞机,在很早的时候,其实他们是希望说能够让飞机在高空保持20个小时,但是如果是人驾驶的话,这是一件不太容易达成的事情,所以他们就在想能不能够用无人驾驶。


黄兆旦:

家长经常问说我们在家里面到底可以如何来进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然后我们就说可不可以从你们的早餐开始?如果你每天给孩子准备的早餐都是一样的,可能孩子就会觉得好无聊,你可不可以试着连续30天都给他准备不一样的早餐,或者说让孩子跟你一起来做准备早餐?每天不一定是早餐,你可以每天的一餐当中去想一些方法,来做一些创新创意的早餐。


难得与孩子24小时相处,有哪些能力是家长应该协助塑造的呢?


对于疫情方面,除了口罩捐赠的事情,还有什么想要分享的?


阿米:

我自己的公司是立乐教育是做线上编程的,疫情期间大家对这一块的需求比较大。经过这场疫情,反倒会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意识到哪些课程可能适合线下,哪些课程更适合线上。也让我们认识到,在未来的世界,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可能最大的差距在于你有没有想要学习的一颗心!


我们会逼迫老师快速的成长为可以能够进行线上教学的老师。因为我觉得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学生已经到线上学习了,或者他们能够用很好的用电子产品,但是我们的老师其实是跟不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节奏的。经过这一场疫情会让我们老师快速成为技术的能手,或者说熟手。


黄兆旦:

谢谢阿米,最近我也听很多家长在担心,说,要不要到美国去学习,要不要再继续留在中国,或者说要不要出国。


其实,我觉得无论是出国不出国,都要在这一段时间始终保持创新的想法和学习的这种心,对世界充满好奇,无论在哪里学习都是不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