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公婆婆住,這個家還能好嗎?

和公公婆婆住,这个家还能好吗?

与公公婆婆同住,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与此同时,婆媳关系,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其实有人的地方,本就会有矛盾,所以年轻人与长辈同住,尤其是媳妇是一个家庭的新人,不管是个人生活习惯还是思想方面都与这个家庭存在着不同,所以更是免不了会产生矛盾。

和公公婆婆住,这个家还能好吗?

我与老公结婚两年了,在去年生下了我们的第一个宝贝女儿。在生产前,公公婆婆就来照顾我们,在生孩子住院那几天,婆婆更是日夜守护在身边。由于是剖腹产,在床上不能动的时候,婆婆和老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一直都念着他们的好。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如果谁生病动不了,我能够那样去照顾一个人。我想,将来,我婆婆老了,我也要这样照顾她,绝对不怕脏不怕累!

后来出院回家坐月子,那时候我很讨厌给孩子吃奶的时候,有男士和外人在,为此我要求我老公和公公打招呼说我喂奶的时候他不能进来。于是,在那段喂奶频繁的日子里,公公想抱孩子,都只能安静地站在门口听着我们卧室的动静,里头放话了他才兴高采烈地跑进去,抱着小孙女儿满意地笑。

在后来的时间,尽管有时候会因为公公婆婆说了句什么话,我又比较敏感,于是会心里不舒服,但是因为他们对我的好,我又能及时调整好心态,所以一直没和他们起过冲突,一家人也就自然和和美美的。

我本来非常不爱做饭和洗碗,可以说到了讨厌的地步。而我公公婆婆,他们一直在照顾着我们的饮食,连碗也舍不得让我洗。因为我的手遇碱会长水泡脱皮,所以洗衣服洗碗都要带手套,于是我婆婆就更不让我洗碗,每次看到我的脏衣服,也都悄悄给我洗了。到了天冷的时候,我手容易冰凉,碰水后更容易冷,于是我公公吃完饭也不让我洗碗。这些,都让我非常感动。到现在,我们吃完饭后我去洗碗,我会感觉那是对他们爱的表达方式,我会很开心,很享受那个过程。

在和公公婆婆相处以前,我一直以为不管爱谁,都要先爱自己,而且每个人能做的事情,就要自己做,别人不能代劳。比如说公公婆婆会给我们打洗脚水,我是接受不了的,我一直认为这种事情,只能晚辈为长辈做;又比如他们给我们盛饭,我也觉得这是非常简单的事,也应该我们自己做,我们为他们做;还比如吃饭后谁洗碗,我一直是被教育要去洗碗的。现在我都明白了,因为他们爱我们,所以他们不计较这些,他们被我们需要,能够为我们做这些事情,同时我们也明白并心怀感激,他们就会很开心,就像我的孩子需要我,我也会很开心一样。

前段时间,我写家风,里面有一条是:全家每个人,相亲相爱,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在这条里,要求每个人都尽自己的努力去推动家庭向善向好去发展,要求以善意去理解他人,学习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进行沟通,要时刻相信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并且主动去满足他人的需要。

和公公婆婆住,这个家还能好吗?

其实,与公公婆婆相处,说难也难,有的人一辈子也相处不到一块儿去。要说不难也不难,其实要相处好,相处得愉快,要做的,无非就是这几点:

1. 每个人都尽自己的努力去推动家庭向善向好去发展。

只要一个家庭里,每个人的心都朝着同一个好的方向,那么这个家庭就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2. 以善意去理解他人。

在两个人出现不同的行为表现,或者思想差异的时候,首先要以善意去理解他人,这样就能够给彼此时间去做进一步了解,而不至于导致误会,继而矛盾升级。

3. 学习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进行沟通。

沟通方式很重要,否则各执一词,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这样的沟通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是起反作用。非暴力沟通,要求能够了解对方的感受,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再提出自己 的希望。具体的内容,读者可看一下书《非暴力沟通》。

4. 要时刻相信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

相信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这样在还没被满足的时候,才不会心生怨怼,因为满足是迟早的事啊。

5. 主动去满足他人的需要。

如果一个家庭里每个人都在主动去满足他人的需要,那么不是每个人的需要都会被满足了吗?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会感受到被爱,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谁还会感觉不幸福呢?

如果能和公公婆婆相处好,那么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让公公婆婆享受子孙们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而不是守着偌大的屋子承受孤独和寂寞,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孝顺吗?一个在讲孝悌又充满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相信将来长大了,一定也会具备爱人的能力,能够满怀信心地去拥抱外面的世界!

对于和公公婆婆相处的法门,你有什么高见呢,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