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工廠》:中國數千萬流水線工人的掙扎與鬥爭

纪录片《中国工厂》:中国数千万流水线工人的挣扎与斗争

一直认为,没进工厂做过流水线的人,没经历过日夜班颠倒的人,都没资格谈论生活的艰辛。

因为曾经一段很不愉快的工厂经历,让我注意到了《中国工厂》这部纪录片。纪录片仅有三集,全部影片拍摄自最真实的工厂场景,那些厂那些人,一直在那里继续着他们的故事。

我尤其喜欢它的第三集,别名:流水线上的战争。这集镜头聚焦在了一家正在转型的南方工厂。反抗并争先离开的普通工人,上下不讨好的车间主管周兵,只想工厂起死回生的老板向安奎,这些人围绕着流水线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没有谁被压榨,也没有谁做得对或做得错,他们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社会当中生存下去。

纪录片《中国工厂》:中国数千万流水线工人的挣扎与斗争

迷茫的流水线工人:在反抗与挣扎之中,茫茫找寻着自己未来的出路

很多时候,在网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在工厂耗费青春?

《中国工厂》第一集中的残疾工谭春松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由于没有学历,身患残疾,腿脚不便的他只能在工厂当中勉强生活。因为手脚没人家灵活,别的工人工资能达到7000元,他只能拿到1200元左右。

他不想活得更好吗?当然不是,听到同村的伙伴在打工之余报了一个技能学习班时,他的眼中也展现出了对未来的冀望。

可又听到这个班一次性要缴纳一万元时,他又退缩了。辛苦一年打工回家,他的银行卡余额仅有几百块,连几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只能低着头对伙伴结巴着说:我也没这个(学习)想法。

谁都不能否定,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不只是思想上的差距,更多的差距来自于家境、财力等方面。

《中国工厂》第三集中的漆伟全是个老实巴交的普通工人,为了偿还家里建房时欠下的15万元,他只身一人从四川来到广东打工。每个月,他必须拿出5000元寄回家里还债。

本来每个月的欠款对他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了,但随着工厂进行改革,这一批的电陶炉又被大规模返工,漆伟全的部分工资被工厂扣押,必须等到所有产品返工完成后才能结算。

欠债的压力让他跟着一群员工向上层领导反抗,老板来了,说这工资肯定会还你们,目前处在工厂改革期,有些延迟很正常。

知道工厂会还钱,漆伟全就返回继续工作了。即使工厂积压了他们差不多两个月的工资,即使这个月工厂已经辞工了12个冲压工,漆伟全也不敢随意换厂。

生活的压力,让中国这千千万万的普通工人不得不坚韧起来。

纪录片《中国工厂》:中国数千万流水线工人的挣扎与斗争

困顿的中年人:早已接受自己的平庸,却连保持住这种平庸的能力都没有

若说整部最具悲情色彩的不是最底层的流水线工人,而是已经当上了基层领导的车间主管周兵。

周兵在这家工厂做了十多年,看着这家小厂一步步走向正轨。现在工厂再次改革,能力跟不上的周兵在这次改革中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竭尽全力的想要跟上工厂改革的步伐,最后反而被老板向安奎一脚踢开。

周兵很累,身体上心理上都很累,他工资不多,却总是因为底下员工的一些小错误而被公司罚款。老板怪他没有执行好工厂新推行的工序卡制度,底层员工怪他和工厂老板沆瀣一气,扣押他们的工资。

上下不讨好的周兵最后被老板无情的踢出工厂,只记得那句他反复说了很多次的话:每天我这么累,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无非是坐在了不合适的位置,能力不够而又认不清自己罢了。

周兵很努力,也很焦虑。但这种努力更多来源于能力上的平庸,‘平庸’这个词天生带有丰富的含义,因为拥有它的人,往往不甘平庸。

他被辞职后不断地向上司,向老板重复道:我不信你们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会管理这条流水线的人。认命后,他还不忘提醒老板,车间有什么事立刻打我电话。

他始终没察觉到,老板对他的敷衍,对他工作的怀疑。

知乎上有个问题:接受自己平庸的那一刻是什么心情?

我翻看了很多回答,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有人说接纳平庸后,自己变得心平气和了很多;有人说从失望到难过到接受,人终于是长大了。

原来接受自己平庸并不会让我们感到绝望,也不会让我们放弃努力,反而会让我们真正地回归了生活。

纪录片《中国工厂》:中国数千万流水线工人的挣扎与斗争

不被理解的老板:人的一生,有很多不同的活法

老板向安奎算是整部纪录片中的‘坏人’,他辞掉了为他工作十多年的周兵,不给侄子任何晋升机会,被底层员工私下骂黑心。

只是向安奎真的如这些人说的那样不堪吗?

农村长大的向安奎家境贫困,为了早点出来打工赚钱,初中全校第二的他没去重点高中,而是读了一所中专。

因为中专只要三年就可以出来打工,而读完高中、大学需要七年,贫穷的家里不可能供他读七年的书。

向安奎总是不被理解,如他当初选择英语专业不被村里人理解一样。如今他放弃十多年密切合作的印度中小型企业,转向陌生的海外市场也不被理解。他在工厂推行工序卡制度,同样不被所有人理解。

在底层员工看来,工厂做得好好的,无故改革就是为了多压榨他们的工资,老板就是心黑而已。

可站在向安奎的角度,近些年中国制造业遭遇寒冬,他们这些中小企业,不做任何改变无异于等死。

如向安奎所说,这个工厂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工厂几百人意味着背后的几百个家庭,他必须有责任,有担当地把工厂变得更好。

侄子刘洲在微信上指责向安奎亲戚白做了,向安奎哭笑不得,对朋友说:

“他始终不明白,在城市里面一切东西都要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

人在自己自私的时候都以为是他人在自私,像是刘洲认为叔叔不给他晋升,却没想过叔叔为什么要给他晋升。

一个人的未来,从来不是靠乞求得来的,它不会是任何外在的给予,而是靠自身的争取。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对你好,也没有人有义务地去帮助你。

你人,永远只能靠自己。

纪录片《中国工厂》:中国数千万流水线工人的挣扎与斗争

刘洲、周兵、向安奎这些人代表着不同的的阶层,站在他们的角度,似乎所有人的追求都没有错,只是他们不被彼此理解。

其实人的一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活法,只取决于你怎么定位自己。”

你不愿吃苦,就接受平平淡淡的活法;你不想平庸,就选择轰轰烈烈的活法;你适应不了社会的现状,就不得不接受被社会淘汰的命运。

什么活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接受与理解。

接受自己的一切,理解他人的活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