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這部《雙面膠》依然是你們的現實婚姻寫照 ​

《双面胶》还是我刚毕业那会儿看的,同步还追了小说,小说结局更悲惨。


胡丽娟活生生被打死,李亚平生猛地锤击女方的太阳穴,生活惨剧原本如此。


不说剧情后端的悲凉,前期踏入婚姻之门时,确实要谨慎。


胡丽娟那个精明世故的妈妈,一开始就敲响了警钟,她「往淮海路丢了好多次砖头」,让女儿多选选。


10年前这部《双面胶》依然是你们的现实婚姻写照 ​


亲妈用诙谐幽默的沟通手法切入要点:门当户对还是要考虑的,结婚是看长线的。


那些年还播了另一部婚姻伦理剧《新结婚时代》,也是直击婚姻里的「门当户对」。


刘若英饰演的顾小西和胡丽娟一样,从小都是宠着养的,父母并没有很强势地干预孩子的婚姻,警钟肯定敲过了,但真正的生活还得让他们自己去走,试错可以,懂得止损更重要。


可哪里有这么容易听进去呢?


爱情冲昏头脑的时候,完全忘记了婚姻的残酷,两个人结合还要考虑两个家庭的结合,背后多少人际关系需要碰撞呢?


10年后再来看李亚平,他的工作并没有胡丽娟妈妈嘲得那么不堪,他是做游戏软件的,10年前那会儿网游刚刚兴起,这个行业还不被路人所看好,但今时今日,游戏行业很硬核的。


10年前这部《双面胶》依然是你们的现实婚姻写照 ​

10年前这部《双面胶》依然是你们的现实婚姻写照 ​


李亚平的致命弱点在于骨子里的软弱,这也是一种自卑。


他始终夹在母亲和媳妇之间,两边都讨好,他以为靠自己做夹芯板,就能缓冲双方矛盾,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李亚平,能吃苦,毕竟他在上海读书,毕业后也能安稳下来,这需要扎实的生存能力。


可他内心过于敏感,外在输出表现为一种「讨好式人格」,不看到后面剧情的冲突点,很多观众会觉得李亚平人还不错,卖相好看,


上班平稳度过,人际关系良好,但他这种良好主要依附于自己伪装的面孔,他必须要装出和颜悦色去迎合大家。


这可能源于他成长的苦恼,家境不好,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加上父母过于强势,他长期处于一个「听话状态」,完全不敢有「自主研发」。


久而久之,骨子里就有了奴性。


对待胡丽娟也是,买房首付,女方家给的钱比较多,李亚平知道,也知道女方父母看不起自己,但他还是笑脸相迎。


他把这份苦恼压在心底,还得不停在自己父母面前吹彩虹屁:要不是你们当初赞助我们的那两万块,我们哪里买得了上海的房子。


10年前这部《双面胶》依然是你们的现实婚姻写照 ​


久而久之,他就是两边讨好,自己里外不是人,压力堆积如山。


父母第一次来上海小住,李亚平对胡丽娟的态度立刻转变:毫无理由地服从。


一点沟通余地都没有,哪怕事先内部讨论一下「假模假式地乖巧」也没有。


胡丽娟看到公婆生活方式与自己差异如此之大,第一天她就感觉到略崩溃。


接下来更是天雷滚滚,公公上洗手间不锁门,早晨直接就是尴尬现场。


上班回来,家里布置全部大翻新,用胡丽娟的话说:生活是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么?


李亚平加班不回来,婆婆干脆就不买菜了,直接用剩菜剩饭对付着。


胡丽娟怎么忍得下去。


媳妇多吃一口红烧肉,婆婆都要脸上挂满乌云,内心还要精准计算一共多少块肉,媳妇吃了几块。


10年前这部《双面胶》依然是你们的现实婚姻写照 ​


李亚平永远是装死,继续两边讨好。


他永远是逃避,或者干脆一刀切,无条件服从自己父母的意愿。


但凡他有点骨气,敢和自己父母叫板,敢认真解决问题,也不会酿造后面的惨剧。


这类传统式父母,吃了一辈子的苦,等到孩子条件好了,依然要以苦为乐,这种习惯很难改,但李亚平可以去规劝,去调节。


而不是任由父母继续走苦情路线,虽然说服工作很难,但你必须要有行动,而不是听之任之。


还有就是生孩子的问题。


胡丽娟第一次表明自己立场的时候,被公公骂了一顿,眼泪水滴答答往下掉。


10年前这部《双面胶》依然是你们的现实婚姻写照 ​

10年前这部《双面胶》依然是你们的现实婚姻写照 ​

10年前这部《双面胶》依然是你们的现实婚姻写照 ​


凭什么要被这样的传统家长训斥呢?


重男轻女的家庭很多,从古至今都有,现在没见得少多少。


既然李亚平你知道你父母重男轻女,你就必须要干涉,从媳妇在家庭的平等地位,到生娃应该遵循的自愿原则,你要表明自己的立场,这也是保护你媳妇的一道屏障。


可是你不做,所有压力都是胡丽娟承受,谁受得了呢?


还是剧中的蔡姐一针见血:生孩子你千万不能为了孝顺老人而生,千万不要为缓和夫妻关系而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对孩子是极端不负责任的。生孩子完全是你自己个人的事情……但如果你是为了什么目的而生的话,这种苦你根本就吃不来的。


10年前这部《双面胶》依然是你们的现实婚姻写照 ​

2020年了,这段话依然打响很多人的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