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不能“歧視” 要靠科學的意識

文 / 诚拾

近日,一名自称是湖北籍的网友发布了一则视频。视频内容显示,在广西省桂林市永福县永福服务区的公共厕所区域,有两个单独的厕位门上贴着“湖北籍厕位”字条。视频一经发布,可以说瞬间引爆了评论区,通红的标语让湖北同胞感到自己被“歧视”了,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不满。有人调侃道:“难道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通过身份证号传染?”。

抗疫不能“歧视”  要靠科学的意识

图片来源网络

永福服务区贴出这样的标语,或许本意是为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但是这样的防疫方式就显得有些“形过其实”了。首先,根据相关要求,湖北籍居民需要在接受严格的检疫排查之后才可能被批准离鄂。换句话说,按正规途径离鄂的人有湖北省政府部门担保健康,身体状况与他人无异,无需加以区别对待。其次,服务区这些“湖北籍厕位”并无专人看守,也无其他有效的身份甄别手段,试想如果真有个别人逃避了正规检查离开湖北,还可能听话地使用专用厕位吗?这样看似处处严密“防控”,实则如同摆设的“湖北籍厕位”,除了给湖北同胞“添堵”,在社会上渲染对湖北同胞不正确对待的歪风邪气,别无他用。

如今,我们的疫情刚刚得到一些控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国正有条不紊地安排复工复产,回复经济,甚至有不少的地方是打着标语,欢迎“英雄的湖北人民”返岗复工。反观这两张“湖北籍厕位”字条,刺痛了很多人的眼睛?我们刚刚在抗疫战斗中见证了各省的守望相助,同胞之间的情谊反而应该更亲密才对。湖北籍同胞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身份收到“区别对待”。类似这样机械地以地域身份划分落实防疫措施的思维,太过“一刀切”,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偷懒的形式主义,如果想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就应该拿出更实际的防疫措施。

疫情中,人们存在一些偏见可以理解。但当偏见进一步外化为行动,就成了歧视,伤害同胞的感情。要做到真正的疫情防控,需要抓实抓细,更要建立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的,不能任意胡来、过度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