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面對挑戰要主動作為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7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研究部署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兩個“前所未有”道出了疫情帶來的衝擊力和影響力,面對這種“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唯有主動作為,打好主動戰,才能化危為機,化險為夷。

在創新發展上主動作為。據統計,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6.8%,這確實是一個巨大沖擊。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另一面,中國經濟體量大,市場規模大,消費潛力大,面對經濟波動,能夠展現出巨大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人民群眾的消費信心也在不斷的回升與增強。在疫情防控期間,應對疫情催生並推動了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這些都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從3月份的相關經濟指標數據來看,已經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據悉,3月的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等數據環比已經出現較大幅度好轉,這說明中國經濟正在加速恢復。只要我們鞏固好防控戰果,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確保不出現疫情反覆與反彈,中國經濟增速就將繼續上揚。

在謀篇佈局上主動作為。無論是應對防控常態化的疫情形勢,還是應對防控常態化下的經濟社會發展,都要做到因時、因勢、因地。要善於從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走勢中去動態把握局勢,及時做出科學策略。面對經濟發展中前所未有的挑戰,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從指導思想,到目標任務,從工作總基調,到工作主線,從重點工作,到重點戰略等,都要有一個總體發展思路和發展謀劃。既要立足眼前的困難,拿出務實的舉措,也要立足長遠發展,做出前瞻性佈局,切實做到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真抓實幹上主動作為。越是艱難時刻、困難時候,越是要有務實作風和實幹精神。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要做到心裡有譜、心中有數,要沉著冷靜,措施實在。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要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牢牢把握調控主動權。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釋放消費潛力、擴大有效投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招,不失時機推動改革,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來解決各種矛盾問題,來破題破局。

主動作為,直面問題,把信心鼓足,把思路理清,把措施抓實,讓政策思考跑在矛盾問題的前面,提早分析預判,積極作為,實幹擔當,才能從容應對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才能推動各項工作穩步前進。

稿源:荊楚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