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試點內測,多家公司紛紛澄清未涉及研發

央行數字貨幣推進再提速,反映了數字經濟的需求,銀行有望借數字錢包加快佈局支付業務;第三方支付機構分化加速,分發機構與多元持牌機構受益。國信證券認為,當銀行、銀聯甚至其他機構運營新式數字貨幣後,會形成複雜的競爭關係。

實際上,央行對數字貨幣進展的口徑一直是“穩妥推進”。 4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課題研究小組在《中國金融》發表題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文章稱,推進我國DC/EP法定數字貨幣研發。

4月3日,央行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穩妥開展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的第一項工作是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系統推進現金髮行和回籠體系改革,加快推進鈔票處理業務、發行庫守衛和發行基金押運轉型。

受此影響,數字貨幣概念漲勢喜人。截至午間收盤,匯金股份漲停,海聯金匯逼近漲停,其餘多股紛紛跟漲。 不過,對於市場的熱情,上市公司較為冷靜。多家公司紛紛發佈澄清公告表示並未涉及數字貨幣研發。

高偉達發佈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業務收入中並未有關於數字貨幣的研發成果而直接產生的業務收入,公司未直接參與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公司表示,會積極關注數字貨幣技術給銀行科技帶來的市場商機,如未來有相關業務進展,公司會根據深交所相關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匯金股份發佈澄清公告稱,公司現有主營業務中並未涉及數字貨幣相關內容,公司截至目前尚無數字貨幣相關業務收入且公司未參與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 聚龍股份公告稱,公司收入結構中尚未有數字貨幣產品或技術成果產生直接業務收入,公司未直接參與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

中泰證券分析認為,若央行數字貨幣加載智能合約功能,或將改變產業生態。大部分智能合約的設定應該在運營層面進行。運營模式變化,各類機構才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

東吳證券計算機團隊表示,數字貨幣相關IT系統改造升級包括髮行、流通、管理三個環節,建議關注所涉及的相關產業鏈標的。 安信證券認為,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勢必將對現有的金融市場帶來顛覆性的變化,創造全新的商業機會。

建議圍繞三條主線尋找投資機會:1)發行環節—銀行IT供應商。建議關注宇信科技、長亮科技、恆生電子、高偉達、四方精創、科藍軟件、先進數通、潤和軟件等;2)流通環節—錢包服務提供商、支付服務提供商。

建議關注拉卡拉、新國都、新大陸、海聯金匯等;3)管理環節—安全加密、KYC認證。建議關注衛士通、三六零、飛天誠信、格爾軟件、數字認證等。


免責聲明: 以上所發內容僅供交流 , 不構成買賣股票的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