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言碎語話春天(4)

文/秋疯

不要试图去随便的评价一个人!

更不要试图以评论的方式去妄念一个人!

这是防止“笑柄”的最好方法。

交给时间,时间会给出正确答案。

让自己静会儿。

静听静处或静赏。

文字,如同口舌。

本身没有对与错,

而在于是非的人心。

很多时候,

我常常不是“我”!

很多时候,

戴着有色眼睛(或镜)的“我”,

常常以为是我!

当世界呈现我们眼里的瞬间,

只怕极少有人会先分辨到底是我还是另一个“我”正在看了。

而这,又往往是最重要的!

我们常常以为的“是”,

往往是别人口里的自以为是。

我们常常以为的“对”,

常常被认为自费口舌。

而常常的“错”,

时间终将告诉你当初“将错就错”才更正确。

人性太广阔!

人心最复杂!

人的精神层次决定了德性的广阔。

人的精神追求决定了人心的复杂。

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

你可能永远都无法感同身受!

或许,最恰当的方式是:

且赏且认可。

玩文字粒的心更要小心。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可走的再远,

都将被文字串成的这根绳子拽着。

思想与现实,

往往是以一个最深层次的形式出现。

最后又以最残忍的结局收官!

但凡每一个闪光点,

都是在这煎熬极致时刻迸发而成的。

而这,

是后来者的我们无法体会的。

所以,最恰当的,只能先默默循迹而随,蕴意足够,才大成独辟蹊径!

孤独,羁傲不训,所以“疯子”!

自“我”,另类与内省,成就“艺术”!

生命面前,我们常常“后知后觉”!

视线之内,我们常常“先知先觉”!

作者与作品,才是“当知当觉”!

这可能就是为何大多引起普遍共鸣的优秀作品和作者,

往往都是逝去后才成名,才被人们所称颂的原因了。

因此,

一个真正的思者,

在任何艺术形式面前,

除了跟随和反思,更得虔诚着!

否则,容易陷入迷茫和伪境中了。

因为,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去亲身体会当时作品和作者身处的环境和背景中了!

更不用说感同身受了!

共勉之!

闲言碎语话春天(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