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最本質的工作在於轉變用戶態度,可惜很多人都忽視了這一點!

营销工作的核心就是围着用户和市场转,通常也都是以KPI绩效考核为导向,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扛任务的第一线的营销人员,满脑子都是做推广、找客户、促成交。很多想靠社交电商赚钱的微商、分销推广员,整天想的更是成交、成交、成交。

但结果如何呢?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效率越来越低,用户越来越反感,转化越来越差。说起来大家都知道,营销是吸引成交,而推销是强行卖货,可实际上很多人干的还是推销的事。

营销最本质的工作在于转变用户态度,可惜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

营销,其实就是一个为用户输出价值、解决问题、并以此得到回报的过程。输出价值在前,获取回报在后,当然营销最终也是要促成用户买单,与推销不同的是要让用户主动地买单。

我一直在想,营销所倡导的吸引成交,用户买单这个最终的行为,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什么内在的规律呢?我们有什么要做的关键工作呢?

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行为的产生,都有特定的演变规律:需求→ 动机→价值观→态度→行为 。用户买单的行为,是由最初的需求,经过一系列营销活动,对动机、价值观、态度施加影响转化而来的。

1

营销最本质的工作在于转变用户态度,可惜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

之前我也专门讲过需求、动机和价值观部分,今天重点讲一下态度这个关键因素的重要意义。用户最终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是由自身的需求和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决定了你对特定事物的的不同态度。 比如,你的择偶价值观不同,那你对不同恋爱对象的态度也不同。但价值观是一个人头脑中的观念,我们看不见,不好去判断。而态度是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我们可以看得见。

营销最本质的工作在于转变用户态度,可惜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

态度是什么

态度是什么?通常我们生活中所理解的态度,可能是指积极的或消极的,有好感的或反感的,这都偏重于情感方面的表达。而心理学意义上的态度,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三个成分:认知,情感、意愿。

营销最本质的工作在于转变用户态度,可惜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

转变用户态度的营销努力

比如我们通过人员推销、宣传资料或媒体传播等多种方式宣传,都是为了改变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包装形象、贴心服务、情感共鸣、公益活动等,都是为了建立用户对产品的好感;激发欲望、促销优惠、对比实验、售后承诺等,都是为了增强用户的购买意向。

我们所做的一切营销努力,本质上都是在转变用户态度。消费者的态度,决定了他最终的消费行为。 而在此之前的营销努力,不过是在为转变用户态度做铺垫。

2

现在我们再来反思一下:为什么很多人整天发广告,却带不来业绩呢?

关键是没有看透营销活动的本质,忽视了转变用户态度的重要性,想要跳过态度这个环节,直接达成用户成交。尽管他们整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劲儿往何处使,就像习武一样,练惯了花拳绣腿,却悟不出武功的精髓所在。即便你能通过强推改变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但这种无视用户感受的频繁骚扰,能让用户产生好感吗?能让用户产生购买意向吗?

对营销活动而言,转变用户态度,才是真正的发力点。

3

虽然营销最终也是为了成交用户,获取回报,但成交与否,决定权在于用户, 我们不可能代替用户做决策, 更不可能强买强卖。 成交是个过程,用户买单只是最后阶段的行为,它是一系列营销活动施加影响的结果。

营销,如果无视消费行为规律,只盯着最后成交,直奔主题,那只能是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用户不会购买不需要、也不想要的东西,也不会购买觉得没有价值、不信任的东西。就象谈恋爱一样,它需要一个相识、相知、产生爱慕的过程,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洞房,那无疑就是耍流氓。

营销最本质的工作在于转变用户态度,可惜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

营销的底层逻辑

概括来讲,营销的底层逻辑就是:尊重消费行为规律,洞察并引导用户需求,激发欲望,提供诱因,顺应消费价值观,转变用户态度。只有按逻辑规律办事,才能让营销活动有的放矢,让用户成交水到渠成。

如果你对本文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样欢迎点赞转发以示鼓励,在此一并谢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